|
鎔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鎔 | 冶器法也。从金,容聲。〔金封切〕 (294 / 295) | 金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鎔 | 35 | 餘封 |
![]() |
以 | 次濁 | 喉 | 平 | 通 | 鍾/鍾 | 合 | 三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金」,「容」聲。本義是熔鑄金屬的模範。 21 字 詳解: 從「金」,「容」聲。本義是熔鑄金屬的模範。《說文》:「鎔,冶器法也。从金,容聲。」徐鍇繫傳:「亦模範也。」如《漢書.董仲舒傳》:「夫上之化下,下之從上,猶泥之在鈞,唯甄者之所為;猶金之在鎔,唯冶者之所鑄。」顏師古注:「鎔,謂鑄器之模範也。」《潛夫論.德化》:「中民之生世也,猶鑠金之在鑪也,從篤變化,唯冶所為,方圓薄厚,隨鎔制爾。」 「鎔」表示熔鑄,即把金、石等加熱,使之變成液態,後作「熔」。《玉篇.金部》:「鎔,鎔鑄也。」如《隋書.食貨志》:「私家多鎔錢,又間以錫鐵,兼以粟帛為貨。」唐代楊諫〈新渾儀賦〉:「煽洪鑪以效役,鎔珍金以為器。」 「鎔」也比喻寫作時提煉內容,後亦作「熔」。如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.風骨》:「若夫鎔冶經典之範,翔集子史之術,洞曉情變,曲昭文體,然後能莩甲新意,雕畫奇辭。」又比喻陶冶。如唐代歐陽詹〈太學張博士講《禮記》記〉:「鎔乎作者之意,注乎學者之耳。」 「鎔」還是兵器名。如〈急就篇〉:「鈒戟鈹鎔劍鐔鍭。」又《廣雅.釋器》:「鎔,鈹也。」 435 字 相關漢字: 金,容,熔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48 | 周p185 | ||||
李p250 | 何p349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鎔」字下錄有7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鎔今鑄古, 鎔古鑄今, 鎔經鑄史 | (3/3) | 詳細資料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v. | melt, fuse; smelt |
瀏覽次數: 126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