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說: 甲骨文從「
庚」,「
◎」聲。「
◎」是筒、桶一類東西的象形字。「
庸」或從「
庚」,「
用」聲。「
用」是由「
◎」分化出來的一個字。「
庸」是「
鏞」的初文,本義是大鐘。(裘錫圭)
82 字
詳解: 甲骨文從「
庚」,「
◎」聲。「
◎」是筒、桶一類東西的象形字。「
庸」或從「
庚」,「
用」聲。「
用」是由「
◎」分化出來的一個字。「
庸」是「
鏞」的初文,本義是大鐘。(裘錫圭)
甲骨文用本義,如《合集》31023:「其奏庸,[門𢻱]美,又正。」「奏庸」即「奏鏞」。此用法亦見傳世古書,《逸周書.世俘》「王奏庸」,朱右曾集訓校釋:「庸,大鐘也。庸,鏞本字,經典皆作鏞。」又如《合集》31017「庸壴(鼓)」,指一種與鏞配合的鼓。(裘錫圭)
金文多從「
庚」從「
用」,亦有從「
庚」從「
◎」的字形,見天亡𣪕。金文「
庸」可表示奴隸,如訇𣪕:「今余令汝啻官司邑人,先虎臣、後庸。」「先虎臣」是一種軍旅,「
先」指先鋒。「後庸」指追隨於正規軍隊之後的「
庸」。(陳世輝、裘錫圭)
「
庸」又表示用,如中山王鼎:「寡人庸(用)其悳(德),嘉其力。」古代「
庸」、「
用」常通用。《說文》:「庸,用也。」如《國語.吳語》:「夫吳之與越,唯天所授,王其無庸戰。」後還表示受雇用,如《史記.陳涉世家》:「若為庸耕,何富貴也?」又指被雇用的人,後作「
傭」。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澤居苦水者,買庸而決竇。」
金文「
庸」也表示平凡、平常。如中山王鼎:「後人其庸庸之,母(毋)忘尒(爾)邦。」此義亦見傳世古書。《爾雅.釋詁上》:「庸,常也。」如《荀子.榮辱》:「夫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之分,固非庸人之所知也。」《史記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且庸人尚羞之,況於將相乎?」
「
庸」還可作副詞,表示難道。如《左傳.僖公十五年》:「晉其庸可冀乎?」意謂晉國難道可以冀求嗎?又如《管子.大匡》:「雖得賢,庸必能用之乎?」
683 字
相關漢字: 庚,
◎,
用,
鏞,
先,
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