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入 (主部件) 共 3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3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」基本上是一指示符號,狀似一個尖頭的東西,用以指出「內進」的方向。
」基本上是一指示符號,狀似一個尖頭的東西,用以指出「內進」的方向。《說文》:「入,內也。象从上俱下也。凡入之屬皆从入。」「」與「」為同形字,即兩字所表示的詞義有別但寫法相同,參見「」。查「」的古文字字形,一般都是左右對稱的,與左右長短不一的「」字不同。戰國文字或於「」字豎畫上加上飾點,見曾侯乙墓楚簡簡208字形。在隸變的過程中,由於「」字左右兩筆變得對稱,因此「」很易與「」字相混。為區別二字,「」字漸漸寫成今天通行的右捺蓋過左撇的模樣。
甲骨文用作本義,指進入,《合集》7840:「乙卯入商。」《合集》39990:「今夕王入商。」又指貢納,《合集》190反:「雀入三十」,指雀貢納了三十(塊龜甲)。另字又借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16348:「才(在)入。」
金文亦用作本義,指進入,宅𣪕:「其萬年用卿(饗)王出入」,指萬年用此𣪕來飲宴,並為王奔走。又特指進入王廷,毛公鼎:「𩁹之,庶出入事(吏),于外尃(敷)命尃(敷)政。」「出入」即指出入王廷,全句指過去,官吏出入王廷,在外布施政令。字又用為「」,指獻納。頌鼎:「頌拜稽首,受令冊佩以出,反入堇章。」「反入堇章」,郭沫若讀為「返納瑾璋」,指周世王臣受王冊命之後,對天子之有司貢納美玉,作為報答。
戰國竹簡多以「」讀為「」,《上博竹書一.性情論》簡10:「𦡊(體)丌(其)宜(義)而節取之,里(理)丌(其)情而出內(入)之。」全句指體察他適宜的舉動而加以節制取用它,調理他的情感而加以抒發收斂它。參見「」。
𠓛
《說文》:「𠓛,三合也。從入一,象三合之形。凡𠓛之屬皆从亼。讀若集。」此中所謂「三合之形」,象覆罩著的器蓋形(谷衍奎)。但「𠓛」很容易與另一部件「」相混,必須清楚地區別。
《說文》:「𠓛,三合也。從入一,象三合之形。凡𠓛之屬皆从亼。讀若集。」不過徐鉉懷疑「𠓛」為象形,並非如許氏所言「從入一」。然而徐氏未有說明其疑惑之因由。又《正字通》釋「𠓛」字時,認為乃「亼字之譌。本作亼。」雖亦對字形生疑,但未能清為二字之意義清楚定性。
查「𠓛」這個部件很容易與「」相混。前者(𠓛)從入從一,指的即《說文》所指的「三合之形」,後者(亼)指的則是向下張開的「倒口」。這兩個部件都未有獨立成字,由於二者形態相近似,所以向來都很易被混淆,如古代的《說文》和當代的《漢語大字典》都只知有「𠓛」,而未知有「」。由於這兩個部件無論意義或功能都迥殊,於認知上必須清楚區別。
就字的形態而言,「𠓛」的三劃都較直,而「」由於指向下張開的口,因此代表嘴唇的上兩劃都較彎。這一點從金文的相關字形中都可以清楚得見。
總括而言:
𠓛」(Unicode U+204DB)主要引出「」、「」等字;而
」(Unicode U+4EBC)主要引生「」、「」及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等字。
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而金文則大都從「」從「」,這一構形於不少簡帛文字中仍被保留。「」是居室,「」表示進入室內的符號,本義是進入屋內,引申為內裏、內外之內。
《說文》:「內,入也。從口,自外而入也。」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今人謂所入之処爲內,乃以其引伸之義爲本義也。」
金文於「」字中間加一圓點為飾,後來圓點伸展為橫畫,形成「」形。
金文用法有五:一,表示進入,鄂君啟舟節:「𨑗(上)江,內(入)湘。」二,表示內裏,毛公鼎:「命女(汝)辥我邦我家內外」。三,表示貢獻,噩侯鼎:「噩侯馭方內(納)豊(醴)于王。」四,讀作「」,古國名,內大子白簠蓋:「內(芮)大(太)子白乍(作)簠」。五,用作職官名,如「內史」是史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