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部件: 冂 (包括子部件) 共 7 字 | 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 |
漢字 | 部件 | 甲骨 | 形義通解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內 | 金文於「入」字中間加一圓點為飾,後來圓點伸展為橫畫,形成「大」形。 金文用法有五:一,表示進入,鄂君啟舟節:「𨑗(上)江,內(入)湘。」二,表示內裏,毛公鼎:「命女(汝)辥我邦我家內外」。三,表示貢獻,噩侯鼎:「噩侯馭方內(納)豊(醴)于王。」四,讀作「芮」,古國名,內大子白簠蓋:「內(芮)大(太)子白乍(作)簠」。五,用作職官名,如「內史」是史官。 | |||||
尚 | 春秋戰國文字在「尚」所從的「八」中間加一圓點為飾,圓點後來伸展為短橫或短豎。短豎和「八」至小篆訛變為「小」。 金文表示崇尚,中山王方壺:「可灋可尚」,表示可以效法,可以崇尚。又表示尚且、還(陳初生),弔䟒父卣:「母(毋)尚為小子」,表示不要還是處於小子的階段。又通假作表示常法的「常」,陳侯因[次月]敦:「永為典尚(常)。」《易.繫辭下》:「既有典常。」《國語.越語下》:「無忘國常」,韋昭注:「常,舊法。」又通假作表示守護的「常」,冶仲考父壺:「子子孫孫永寶是尚(常)。」《詩.魯頌.閟宮》:「魯邦是常」,鄭玄箋:「常,守也。」又用作人名。 漢簡用作「上」,表示登,《銀雀山漢簡.晏子.一三》:「景公令脩(修)茖(路)𡨦(寢)之臺,臺成,公不尚(上)焉。」表示臺建成後,景公不肯登上去。 「尚」是從表示堂基的「冂」分化出來,表示高尚的本義,引申之,登上堂基又叫「尚」,這一意義的「尚」傳世文獻多寫作「上」,「尚」、「上」是音義密切相關的同源詞。中山王方壺表示上下的「上」加注「尚」字,成為雙聲字,「尚」既是聲符,又是義符。 《說文》:「尚,曾也。庶幾也。从八,向聲。」 「尚」字後來成為許多字的聲旁,如「常」、「裳」、「堂」、「嘗」、「黨」等。 | |||||
亳 | 早期古文字「高」不從「口」,為「亳」字所從。商志𩡝認為一般的居住房稱「宅」,而高樓重屋稱「亳」。這種廣室高樓多為帝王所居住,建於王都所在,於是表示樓閣的「亳」到後來演變為商代首都的專用名詞。 甲骨文用作地名、人名。 金文用作人名,亳鼎:「公侯易(賜)亳杞土」,意謂公侯賞賜杞國的土地給亳。 戰國竹簡通假為「度」,表示法度、度量,《郭店簡.語叢一》簡33:「豊(禮)生於莊,樂生於亳(度)。」意謂禮通過莊重恭敬的容貌儀態來體現,樂必須有節制,不能過度(劉釗)。《呂氏春秋.大樂》:「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,生於度量,本於太一。」 《說文》:「亳,京兆杜陵亭也。从高省,乇聲。」 | |||||
高 | 可能因為高處便於遠眺,故「高」又有遠義。後加「口」形以區別於「京」字,一說「口」象屋下層的窗戶(孔廣居)。參見「京」。 甲金文用作地名。又表示遠,《屯南》1102:「高且(祖)」,史牆盤:「青(靜)幽高且(祖)」,「高祖」即遠祖。秦公簋:「高引又(有)慶」,「引」有長久之意,表示長遠有吉慶福善之意。金文以「高」為人名、地名,疑取其崇高之義。如噩君啟舟節:「高丘」,地望不詳,疑因該地山高而得名。 漢帛書表示高矮之高,《馬王堆.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》:「臺室則崇高,汙池則廣深。」又云:「故《詩》曰:『高丘之下,必有大峽;高臺之下,必有深池。』」 | |||||
槁 | 卜辭殘缺而意義不明,見於《懷》824。 漢帛書通作「犒」,如《馬王堆帛書.春秋事語.宋荊戰泓水之上章》:「士匽為魯君槁師」,「槁」即為「犒」,表示犒勞、犒賞。 古書用作乾枯,如《荀子.勸學》:「木直中繩,輮以為輪,其曲中規,雖有槁暴,不復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」楊倞注:「槁,枯」;又用作乾癟,如陸游〈幽居〉之二:「芳樽雖匪金丹術,槁面尊前也蹔紅」;亦用作敲打,如潘岳〈河陽縣作二首〉之一:「熲如槁石火」,還用作死亡,如《說苑.立節》:「吾若是而生,何面目而見天下之士。遂立槁於彭山之上」。 | |||||
膏 | 甲骨文中「膏」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10918:「王狩膏。」又《合集》28188:「自瀼至于膏,亡(無)災。」「膏」在陶文與璽印文字中都用作人名。 傳世文獻中「膏」從油脂引申到濃稠的膏狀物,如藥膏。《後漢書.方術傳》:「若在腸胃,則繼截湔洗,除去疾穢,既而縫合,傅以神膏,四五日創愈。」另,混和油脂和香料而成的也稱為「膏」,《詩.衛風.伯兮》:「豈無膏沐」,朱熹集傳:「膏,所以澤髮者。」 又「膏」從油脂引申有肥沃的意思,晉潘岳〈藉田賦〉:「膏壤平坻。」另字亦有滋潤之義,《廣雅.釋言》:「膏,澤也。」《詩.曹風.下泉》:「芃芃黍苗,陰雨膏之。」孔穎達疏:「此苗所以得盛者,由上天以陰雨膏潤之。」 | |||||
蒿 | 「青蒿」的枝葉散發自然香氣,古人采摘作為蔬菜,野鹿也喜愛吃。《詩.小雅.鹿鳴》:「呦呦鹿鳴,食野之蒿。我有嘉賓,德音孔昭。視民不恌,君子是則是傚。我有旨酒,嘉賓式燕以敖!」而中藥所用的青蒿,指黃花蒿(Artemisia annua Linn.),民間用其枝葉作醬料,或做酒餅(即酵母,用以發麵、釀酒、製醬等)。沈括《夢溪筆談》:「青蒿一類,自有二種:一種黃色,一種青色。」「黃花蒿」枝葉綠而淡黃,氣味辛臭,是適用於熱症的中藥,藥性寒峭,解暑清熱。而「青蒿」莖葉深青色,枝葉揉之極香,嫩葉及幼苗是良好的飼料(參《詩經植物圖鑑》頁221)。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之研究小組即從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,以對治瘧疾,並因此獲得2011年拉斯克奬臨牀醫學奬和2015年諾貝爾醫學奬。 而「茼蒿」即蓬蒿,菊屬植物,葉子長形,原產於地中海南岸。茼蒿在歐洲原本是庭園中美麗的觀葉植物,但在宋朝引進中國後,卻成為餐桌上美味的佳餚(參維基百科)。現在「茼蒿」是香港人秋冬打邊爐(即吃火鍋)時常吃的菜。 甲骨文或從「林」或從二「林」,金文或從「艸」,古文字「林」、「茻」、「艸」作為偏旁可通用。甲骨文表示施肥,《合集》29375:「其蒿田。」朱歧祥認為「蒿」借為「膏」,表示施肥以增地力。金文用作地名,即「鎬京」,是西周的國都,參見「鎬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