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彡 (包括子部件) 共 6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6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」異體作「」,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何琳儀認為象人有長髮,陳秉新認為是「」的初文。按「」在人臂下,不象長髮。
甲骨文用作「」,表示熱病,「貞㞢(有)疾,王㐱(疹)」。又用作人名。金文用作人名,㐱卣:「㐱乍(作)甲考宗彝」。
《說文》:「稠髮也。从彡从人。《詩》曰:『㐱髮如雲。』鬒,㐱或从髟眞聲。」
甲骨文與篆文從「」,從「」,「」象毛,本義為長毛狗。
甲骨文與篆文從「」,從「」,「」象毛,字象犬毛長之義,本義為長毛狗。《說文》:「尨,犬之多毛者。从犬,从彡。《詩》曰:『無使尨也吠。』」段玉裁注:「尨,犬之多毛者。《釋嘼》、毛傳皆曰:『尨,狗也。』此渾言之,許就字分別言之也。引伸為雜亂之偁。《小戎》箋曰『蒙尨』是也。牛白黑雜毛曰牻,雜語曰哤,皆取以會意。從犬彡。會意。彡以言其多毛也。……《詩》曰:『無使尨也吠。』《召南.野有死麇》文。」
卜辭用作本義,見於《合集》11208;亦用作人名,如《合集》4652:「令(命)尨」。
印璽文字用作人名,如《古璽彙編》1526:「孫尨」。
古書通作「」,如柳宗元〈三戒.黔之驢〉:「尨然大物也」;亦通作「」,表示姓氏,如《左傳.襄公四年》:「尨圉」,《漢書.古今人表》作「庬圉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小篆改變聲符為從「」,「」聲的「」字。「」是樹木名,指杉樹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小篆字形「」和「」是異體。《說文》:「檆,木也。从木,煔聲。」參見「」。《集韻.銜韻》:「檆,亦作杉。」「」的本義是杉樹,亦稱沙木,為常綠喬木,樹幹高直,葉長披針形,果實球形,木理通直,結構細緻,為好建材,其樹皮、根、葉子和種子可入藥。
」在卜辭用作地名,如《合集》8172:「于杉」。
金文用作人名,如乘父士杉盨:「乘父士杉。」「」是姓氏,「」是對男性長輩的通稱,「士杉」為名字,全句意謂姓乘叫士杉的男性長輩。
」用本義的例子如唐代杜甫〈詠懷古蹟〉:「古廟杉松巢水鶴,歲時伏臘走村翁。」廟宇、寺院中多種植杉樹。又如《新唐書.五行志》:「長壽二年十月,萬象神宮側檉杉皆變為柏。柏貫四時,不改柯易葉,有士君子之操;檉杉柔脆,小人性也。」
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一面鼓,「」象鼓聲。本義為鼓聲。
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「」象擊鼓時發出的響聲。本義為鼓聲。《說文》:「鼓,鼓聲也。從壴,彡聲。」按「」實非聲符,「」為鼓聲之標幟(李孝定)。
甲骨文「」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7064:「乎(呼)取彭」,指命令攻取彭地。《詩.鄭風.清人》:「清人在彭。」毛亨傳:「彭,衛之河上,鄭之郊也。」地在今河南中牟(何琳儀),一說以為在今徐州(崔恆昇)。另「」又用作人名。
金文「」亦用作地名,揚方鼎:「己亥,揚視事于彭」,指揚到彭地仕職辦公。又用作人名,廣簋蓋:「廣乍(作)弔彭父寶𣪕(簋)。」鄂君啟舟節有「彭射(澤)」一詞,用作地名,《漢書.地理志》列在「豫章郡」下,即今江西湖口之東(何琳儀)。
戰國文字「」多用為姓氏,《上博竹書三.彭祖》簡1:「狗老問于彭祖。」《古璽彙編》3513亦有「彭𣇾」一名。《通志.氏族略二》:「彭氏,即大彭之國。在商時為諸侯伯。古祝融氏之後,有陸終氏,六子。第三子彭祖建國于彭,子孫以國為氏。」
傳世文獻中「」或用作行進貌,《詩.大雅.烝民》:「四牡彭彭。」鄭玄箋:「彭彭,行貌。」另「」亦可用來形容盛多的樣子,《廣雅.釋訓》:「彭彭,盛也。」《詩.齊風.載驅》:「行人彭彭。」毛亨傳:「彭彭,多貌。」又《詩.魯頌.駉》:「有驪有黃,以車彭彭。」毛亨傳:「彭彭,有力有容也。」全句指有純黑色的馬,有黃赤色的馬,以牠們來駕駛馬車,壯盛而美觀。今天粵語仍以「彭彭聲」形容事物的美盛貌。
甲金文「」字從「」(山丘),「」亦聲。表示太陽昇起,照射在山坡上。本義是山南的向陽面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亦聲。「」象山丘,「」字象太陽昇起於草木之上,陽光照射在山坡上之形。本義是山的南面,因為中國位於北半球,古人看見太陽從東方昇起,經過南方後,在西方落下。所以山的南面是向陽坡,北面是背光坡,南面的日照較北面充足,因此山的南面叫做「」,山的北面叫做「」。引申指日光照得見的一面,即向陽部分。《周禮.考工記.輪人》賈公彥疏:「記識其向日為陽,背日為陰之處。」
甲骨文用作地名。金文表示山的南面,水的北面。虢季子白盤:「搏伐玁狁,于洛之陽。」表示在洛水的北面搏伐玁狁。金文又用作地名和國族名。《玉篇》:「陽,山南水北也。」《詩.大明》:「在洽之陽,在渭之涘。」孔疏云:「水北曰陽」。參見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
《說文》:「陽,高、明也。从𨸏,昜聲。」
」是「」的初文,本義是鬍鬚。借來表示必須。
甲骨文從「」,從◎象人的臉面,從「」象人的鬍鬚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。
因「」借為必須的須,故造「」字表示「」的本義。《說文》:「須,面毛也。从頁从彡。凡須之屬皆从須。」段玉裁改為「頤下毛也」。後來人面(◎)訛變為「」,故從「」從「」。
早期金文從「」,人面的兩邊都畫有鬍子,西周以後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側立人形而突顯頭部,全字象人的面上長着鬍鬚。從「」、「」表示人形之意同。
甲骨文用作人名,金文除用作姓氏、人名、族徽外,多用為「」,是古代盛載食物的器皿。白㲽其盨:「白(伯)㲽(梁)其乍(作)旅須(盨)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