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乘 |
|
UTF-8 | E4 B9 98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DBC |
倉頡碼 | 竹木中心 |
Matthews | 398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0040;(二版)46 |
康熙字典 | 11 |
Unicode | U+4E58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1943 | |
四角號碼 | 2090.1 | |
頻序 A/B | 1240 | 809 |
頻次 A/B | 1265 | 1128 |
普通話 | chng shng 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乘 | 覆也。从入、桀。桀,黠也。《軍法》曰:乘。〔食陵切〕𠅞,古文乘从几。 (114 / 109) | 桀 | 𠓲 𣔕 椉 𠅞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金文從「大」從「木」,象人登上樹木,「木」上的「大」(象正面站立的人形)除張開兩臂外,兩足向木的左右兩側置放,有乘坐之意。戰國竹簡下部加從「車」,表示乘坐在車上,引申為一切的登乘。本義是登乘、騎乘、乘坐。 103 字 詳解: 王國維指出甲骨文象人乘木之形。徐中舒認為甲骨文「乘」字下部所從是「木」的訛形,按「木」字上部略去中豎,寫作分岔形,應有表意作用,象可供人乘坐的樹杈之形。金文或加從象雙腳形的「舛」,戰國文字象兩足的「舛」或延伸與兩臂相交,或省去「木」,參見《古璽彙編》5373。楚文字或不從「木」而從「几」(與《說文》古文形近)或「車」,分別象登乘在几上和車上,表示登上之意同。古人登車以几為踏腳,《禮記.內則》:「乘必以几」,《儀禮.士昏禮》:「婦乘以几」(陳邦懷)。秦文字下部訛變為「桀」,是「乘」字小篆作「椉」,從「入」從「桀」的根據。 「乘」由乘坐馬車,引申為車的量詞,由於古代的車多由四匹馬牽引,故「乘馬」表示四匹馬。 甲骨文用作人名,《合集》171:「令望乘」,「望乘」是商王武丁時的軍事將領。 金文用作本義,表示乘坐,麥尊:「王乘于舟」。又用作量詞,表示馬車的單位,多友鼎:「孚(俘)戎車百乘」,指俘獲一百輛戰車。又用作數詞,表示四,虢季子白盤:「王睗(賜)乘馬」,意指王賞賜四匹馬。《詩.大雅.崧高》:「路車乘馬,我圖爾居。」毛亨傳:「乘馬,四馬也。」 戰國竹簡用作量詞,計算戰車的單位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60:「兵車百乘」。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37:「率車千乘」。《上博竹書五.鮑叔牙與隰朋之諫》簡6:「萬乘之邦」。一車四馬為「一乘」,「萬乘」指兵車一萬輛,戰國時期的諸侯國,小者稱「千乘」,大者稱「萬乘」。 《說文》:「𠓲(𣔕椉乘),覆也。从入、桀。桀,黠也。《軍法》曰乘。𠅞,古文乘从几。」 654 字 相關漢字: 大,木,車,舛,几,桀,椉,入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p30 | 周p2 | |||||
李p180 | 何p212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||
黃p30 | 周p2 | |||||
李p180 | 何p212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乘」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乘人之危, 乘堅策肥, 乘虛而入, 乘風破浪, 乘龍快婿… | (5/221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槎, 驂, 搭, 桴, 下, 客, 扆, 鸞, 冪, 危, 追, 瘔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classifier | numerary adjunct for vehicles; the count of four (arch.) |
n. | vehicle (Buddh.) |
v. | avail of; ascend; ride; multiply (math.) |
瀏覽次數: 1918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