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彳 (主部件) 共 15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1 - 15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、「」皆是聲符。本義疑為逃亡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、「」皆是聲符。本義疑為逃亡。《說文》:「逋,亡也。从辵,甫聲。𨕝,籒文逋从捕。」一說甲骨文不是「」字,不從「」,所謂甫形象某種有柄工具(姚孝遂)。
古書中「」表示逃亡,特指上古的奴隸或農奴的逃亡。《書.牧誓》:「惟四方之多罪逋逃」,「逋逃」指逃亡的奴隸、罪犯。
甲骨文用作貞人名,《合集》35402:「逋貞」,意謂名叫逋的貞人占卜。
金文也用作人名,逋乍父乙觶:「逋乍(作)父乙」,意謂逋為父乙(鑄造了這件觶)。
戰國竹簡借「」來表示「」,《上博竹書三.周易》簡4-5:「歸肤(逋)丌(其)邑人三四戶,亡(無)眚。」意謂回來以後讓同鄉的三四戶人家逃走,不會遭禍。
漢帛書通假為「」,表示塗抹,《馬王堆帛書.五十二病方》第454-455行:「以豬織(膱)膏和,傅(敷)之。有去者,輒逋(敷)之,勿洒。」意謂混和豬油膏,塗抹(患處),如果藥物脫落,再塗抹它,不要洗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亦是聲符。「」從「」,象迎面走來的腳,「」是聲符,「」象道路,本義是路上相遇、相逢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亦聲,象在路上迎頭相遇。《說文》:「逢,遇也。从辵,峯省聲。」從迎面相逢引申有迎接之義,《方言》:「逢、逆,迎也。自關而東曰逆,自關而西或曰迎,或曰逢。」王維〈與盧象集朱家〉:「主人能愛客,終日有逢迎。」「」字進一步引申,有迎合、討合之義,《孟子.告子下》:「長君之惡其罪小,逢君之惡其罪大。」趙岐注:「君之惡心未發,臣以諂媚逢迎之,而導君為非,故曰罪大。」意思是說君主有惡行,臣下加以助長,這罪行還小;君主有惡行,臣下加以逢迎,給他找出理據,使他無所忌憚,這罪行可大了(楊伯峻)。
金文或加從「」,象雙手之形,是「」的增繁之形,孫常敍認為「」所從的「」和「」象雙手搬動泥土,掩蓋樹根,會兩相踫合之意,故有相遇、相逢義。按此說並無確據,姑備一說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36914:「才(在)逢」。
金文表示適逢、踫上,中山王圓壺:「逢郾(燕)亡(無)道」,表示適逢燕國政治紛亂,不行正道。《詩.王風.兔爰》:「我生之後,逢此百凶。」
戰國竹簡表示遇上,《郭店簡.唐虞之道》簡14:「聖以遇命,仁以逢時」。意謂聖明而遇上天命,仁愛而恰逢其時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「」象道路,故「」有路途遙遠之意,本義是遼遠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「」象道路,故「」有路途遙遠之意,本義是遼遠。
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從「」、「」的字皆有行走之意,「」表示腳程遙遠。《說文》:「遠,遼也,从辵,袁聲。」
甲骨文表示遙遠,與「」相對,《屯南》3759:「王其田遠,湄(彌)日亡(無)𢦏(災)。其邇田,湄(彌)日亡(無)𢦏(災)。」意謂商王到遠處田獵,整天都沒有災禍。到附近打獵,整天都沒有災禍。
金文表示晉姜鼎:「用康柔妥(綏)褱(懷)遠邇君子」,番生簋蓋:「柔遠能邇」,指以懷柔之道使遠方的人安順拜服。
戰國竹簡表示遠近之「」,《郭店簡.魯穆公問子思》簡7:「義而遠彔(祿)爵」。《郭店簡.五行》簡36:「遠而莊之,敬也。」《郭店簡.六德》簡48:「新(親)戚遠近」。《上博竹書一.孔子詩論》簡2:「丌(其)思深而遠」。《上博竹書四.采風曲目》簡3:「道之遠尔(邇)」。《上博竹書四.內豊》附簡:「母(毋)忘姑姊妹而遠敬之」。《上博竹書五.姑成家父》簡7:「遠慮𢝬(圖)後」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亦聲,金文改從「」亦聲。「」象道路,可能是強調正道、得道之意。全字表示人在路上行走,目光直望向前,意會人的行為正直。本義是道德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亦聲,金文改從「」亦聲。「」象道路,可能是強調正道、得道之意。全字表示人在路上行走,目光直望向前,意會人的行為正直。本義是道德。甲骨文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或從「」,表示道路之意同。金文所從的「」的「」旁中間或加一點,變為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人心通徹、聰明,以表有德者多為聰明敏慧之人,「」字的心性意義和處境意義益顯。
甲骨文通作「」,表示前進,《合集》559正:「王陟土方」,表示王前往土方。
金文多表示道德、德行,史牆盤:「上帝降懿德大甹(屏)」,意謂上帝降下美德、護佑。井人鐘:「穆穆秉德」,意指莊重肅穆地秉持德行。
戰國竹簡亦用作本義,表示道德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41-42:「晉文公思齊及宋之德,乃及秦師圍曹及五鹿,伐衛以脫齊之戍及宋之圍。」大意是說晉文公考慮到齊國、宋國的德行,所以幫助二國解圍脫困。
《說文》:「德,升也。从彳,悳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升當作登。〈辵部〉曰:『遷,登也。』此當同之。德訓登者。《公羊傳》:『公曷爲遠而觀魚,登來之也。』何曰:『登讀言得。得來之者,齊人語。』齊人名求得爲得來。作登來者,其言大而急,由口授也。唐人詩:『千水千山得得來』,得卽德也。登德雙聲。」
此外,德字又可寫作「」,參見「」。另參見「」、「」。
」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金文作「」,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、「」意思相通,皆有行走之意,本義為慢慢地行走,引申為慢、遲、久。
」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金文作「」,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、「」意思相通,皆有行走之意,本義是慢慢地行走;引申為慢、久、晚、遲到、延遲、逗留、停滯、遲鈍等義。「」字又有安適、閒雅之義,參見「」。小篆把「」的聲符「」改換為「」聲,成為現在的「」字。戰國竹簡「」從「𡰥」聲,寫作「𨒈」,是「」、「」的異體,《說文》:「遲,徐行也。从辵,犀聲。《詩》曰:『行道遲遲。』𨒈,遲或从𡰥。遟,籒文遲从屖。」
」常表示時間的長、久、晚,《詩.豳風.七月》:「春日遲遲,采蘩祁祁。」意謂春天的日子很長,採摘白蒿的人很多。《楚辭.離騷》:「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遲暮。」此句哀嘆(時光流逝,)草木凋零,美人到了晚年。戰國竹簡表示久,《清華簡一.金縢》簡1:「王不𤶠(豫),又(有)𡰥(遲)。」「不豫」表示身體不舒服(顧頡剛、劉起釪),全句意謂武王生病,而且病情遷延日久(宋華強)。《上博三.周易》簡14:「𨒈(遲)又(有)𢘓(悔)」,傳世本《周易》作「遲有悔」,意謂(悔悟)遲了便有禍事。
金文「」用作族氏名,𠭯父簋:「皇考遟(遲)白(伯)」,意謂先父遲伯。又用作古樂律名,「遟(夷)則」又作「屖則」,即是古書的「夷則」,是十二律之一,指陽律的第五律。
戰國竹簡「」又假借「𦳊」字來表示遲到的「」,《睡虎地秦簡.封診式》簡36:「有失伍及𦳊(遲)不來者,遣來識戲次。」「𦳊」即是「」字,與「」音近。全句意謂如有掉隊和遲到的,派來軍隊偏師的駐地辨認。「偏師」是主力軍以外的部分軍隊。
」又是中醫脈象之一,指脈搏緩慢,在一呼一吸之間,只跳動三次。《脈經》:「呼吸三至,去來極遲。」《脈訣匯辨》:「遲脈之病為陰盛而陽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