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1
8
(14)
單讀音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8 99 A1
大五碼 E3D4 
倉頡碼 卜心廿一金 
Matthews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2828;(二版)3018  
康熙字典 1003 
Unicode U+8661
GB2312  
四角號碼 2128.1 
頻序 A/B 5422 
頻次 A/B -- 
普通話 j    
小篆
字例: 2/2
金文
字例: 6/18
(部件樹)
甲骨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3/4
其他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𧇽 鐘鼓之柎也,飾爲猛獸。从虍、異,象其下足。〔其呂切〕鐻,𧇽或从金,豦聲。𧆾,篆文𧇽省。 (103 / 98) 𧆾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258 其吕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全濁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小篆從「」從「」,或從「」從「」。金文上部從「」,下部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。本義是古代懸掛鐘、磬等敲擊樂器的架子兩旁的柱子。
69 字

 詳解: 小篆從「」從「」,或從「」從「」。金文上部從「」,下部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。本義是古代懸掛鐘、磬等敲擊樂器的架子兩旁的柱子。《說文》:「𧇽,鐘鼓之柎也。飾為猛獸。从虍,異象其下足……虡,篆文𧇽省。」後代學者多認為《說文》「从虍,異象其下足」之說不可取。從金文字形看來,「」的下部象人兩足左右展開,兩手高舉托物之貌,故朱德熙和裘錫圭認為「」字不是從「𧇽」省,而是因為金文「」字下部形態和「」相像,故「」字訛誤為從「」從「」的「𧇽」字。于省吾認為「」字的下部是「」的古文,其構形表示擎舉之意。曾憲通指出,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鐘虡像一個站立的人高舉雙手支撐着橫筍,「」字的構形很有可能由此取象。「」字上部從「」,「」即虎皮上的斑紋;因為「」的足部多會加上獸形雕刻或圖案作裝飾,即《說文》「飾為猛獸」,故加「」為意符,一說「」亦是聲符。楚竹書「」字的形體更為簡化,變得有點像戰國時的「」字。

  古代的鐘、鼓等敲擊樂器都會懸掛在木架上,木架的橫樑稱為「」或「」,兩旁的柱子則稱為「」。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有鐘磬而無簨虡。」鄭玄注:「橫曰簨,植曰虡。」即「」是懸掛鐘、磬架子的橫樑,而「」即架子兩旁的柱子。又引申泛指懸掛鐘磬的架子。《新唐書.禮樂志》:「磬虡在西,鐘虡在東。」後來又用作鐘鼓編組的量詞。《宋史.樂志》:「按《唐六典》:天子宮架之樂,鎛鐘十二,編鐘十二、編磬十二,凡三十有六虡。」「宮架之樂」即宮廷音樂;意謂根據《唐六典》,天子可享受的宮廷音樂的樂制為鎛鐘十二組,編鐘十二組和編磬十二組,共有樂器三十六組。

  金文用作本義,郘鐘:「喬(蹻)喬(蹻)其龍,既𣃵(伸)鬯虡。」意指鐘架的柱子上都雕了龍的紋飾(參陳佩芬)。亦用作劍名,少虡劍:「朕余名之,胃(謂)之少虡。」即我把劍命名為「少虡」。金文以「」為「」,虡公劍:「虡公」,即「莒公」。

  楚竹書「」應該讀為「」,用作人名。《上博竹書六.競公瘧》簡1:「割(會)痰(讉)與梨(梁)丘虡(據)言於公曰。」「會讉」和「梁丘據」都是齊景公的寵臣;全句意指會讉和梁丘據對齊景公說。

  秦簡以「」為「」,解作懸掛鐘磬的架子,《睡虎地秦簡.秦律十八種.司空》簡125:「縣、都官用貞(楨)、栽為傰(棚)牏,及載縣(懸)鐘虞〈虡〉用膈,皆不勝任而折。」意指縣、都官用的木棍、木板編成的築牆用的板,和懸掛鐘鼓的架子上的橫木,都不勝負荷折斷了。

  許慎指出「」為「」的異體字,《資治通鑒.秦紀二》:「收天下兵聚咸陽,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。」胡三省注:「鐻與虡同。」「鐘鐻金人」即以兵器鎔化所得的青銅鑄造的人形的鐘架柱子;這句指(秦始皇)把天下的兵器收集到咸陽,並把它們重新鑄造成十二個用作鐘架柱子的銅人。參看「」。
1162 字


相關漢字: ,,,,,,𧇽,,,,,,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40 p152
鐘虡,磬虡,虡業
p286 p295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懸掛鐘鼓的木架兩旁的柱子
其他方言讀音
本字庫於「」字下錄有1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
成語彙輯
暮虢朝 (1/1) 詳細資料
配搭點:
詞類 英文意義
n. poles of a rack on which musical instruments were hung, support structure for bell; bell pendant stand
瀏覽次數: 55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