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義通解
上一頁 | 下一頁 |
搜索詞 :
假借
(共 251 筆) 31 - 40 [重新搜索] |
頁 |
漢字 | 形義通解 |
---|---|
千 |
甲金文「千」字用作數詞,《合集》31997:「八千人。」《合集》6409:「今春王𠬞(共)人五千正(征)土方」,指今春王徵集五千人征伐土方。或由「千」數引申為眾多之義,如梁其鼎:「其百子千孫。」翏生盨:「其百男百女千孫。」 「千」可通作「阡」,指田間南北小路。《睡虎地秦簡.法律答問》簡64:「盜徙封,贖耐。可(何)如為『封』?『封』即田千佰。」意指「偷偷地移動田界的標誌,處以剃掉男子的鬚鬢的耐刑,或可以用金錢贖刑。什麼是田界的標誌呢?標誌就是田間小路。」「千佰」,《漢書.食貨志》作「仟伯」,顏師古注:「仟伯,田間之道也,南北曰仟,東西曰伯。」《史記.秦本紀》:「為田,開阡陌。」 |
徹 |
甲骨文或從「丑」、「廾」,「丑」象手形,「廾」象兩手之形。金文下加從「火」,或不從「又」而從「攴」,與《說文》古文形近。小篆從「彳」從「育」從「攴」,「彳」象街道,楊樹達認為「育」假借為「肉」,會以手持肉上路之意,姑備一說。 甲骨文用為地名、人名。金文表示治理,史牆盤:「用肇徹周邦。」即是治理周邦。《詩.大雅.江漢》:「徹我疆土」,鄭玄箋:「治我疆界於天下」。又用作人名。 《說文》:「徹,通也。从彳从攴从育。𢖉,古文徹。」 |
鎗 |
「鎗」後來又指一種古代兵器,在長柄的一端裝有金屬尖頭,即「槍」。《將苑.地勢》:「蘆葦相參,竹樹交映,此鎗鉾之地也。」「鉾」即「矛」;意指在蘆葦與竹樹相互交錯生長的地帶,適合以槍矛作戰。後來亦指考試時作弊,替別人做文章或答題,即「鎗手」、「作鎗」。清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「凡是考試都可以請鎗手進場冒名頂替。」又:「請你作鎗的是誰?」粵語現在仍有「請槍」、「槍手」等詞,泛指替別人做功課、考試或做事。 金文用作本義,梁其鐘:「鎗鎗鏓鏓」,形容鐘聲的擬聲詞。西周金文借「倉」為「鎗」,㝬鐘:「倉倉恖恖」。 「鎗」字在傳世文獻中假借作「蹌」字。《荀子.大略》:「朝廷之美,濟濟鎗鎗。」楊倞注:「鎗與蹌同。濟濟,多士貌;蹌蹌,有行列貌。」意指朝廷之美,人才眾多,而且行列有序。文獻又以「瑲」為「鎗」。《詩經.小雅.采芑》:「約軧錯衡,八鸞瑲瑲。」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:「瑲瑲,本亦作鎗。」「約軧」即以皮革包裹車軸;「錯衡」即在車前扶手的橫木上飾以花紋;「鸞」即結在馬口旁的鈴鐺。這兩句詩指戰車纏着皮革,車橫木飾以花紋,美輪美奐,四匹戰馬奮力衝前,八個鈴鐺「鎗鎗」作響。 |
麤 |
「麤」引申之為魯莽(段玉裁),又引申有警惕之義。《廣韻》:「麤,《字統》云:『警防也。鹿之性相背而食,慮人獸也,故從三鹿。』」 然而,古書中「麤」多假借為粗細的「粗」,並引申有粗暴、粗壯、粗疏等意義。《戰國策.趙策一》:「夫知伯為人也,麤中而少親。」鮑氏本校注曰:「麤、粗同,疏也。」此句意指智伯這個人,性格粗暴而少恩寡情。《史記.樂書》:「其怒心感者,其聲麤以厲。」全句意謂內心感到憤怒時,所奏出的樂聲是粗壯而嚴厲的。班固〈兩都賦〉:「且夫道有夷隆,學有麤密。」意謂道理主張(此處引申為國家政教)有衰落興盛之時,學問有粗疏精密之分。「麤」所有和「粗」有關的引申義,如今已完全被「粗」取代,「麤」則成了「粗」的異體字(參《現代漢語詞典》「粗」字)。 漢帛書「麤」亦用作粗細之「粗」。《馬王堆漢帛書.五十二病方》:「取棗種麤屑二升,葵種一升。」「麤屑」即是粗的碎屑。 「麤」未見於甲骨文,唯學者多認為甲骨文中從二「鹿」之字形當釋為「麤」,從二「鹿」與從三「鹿」同(王襄、商承祚、孫海波、李孝定、馬如森)。 |
艸 | |
曹 |
一說「曹」是表示嘈雜、吵耳的「嘈」的本字(戴侗、高鴻縉、王獻唐),故從「口」為意符,可備一說。 金文在「口」中間加一短橫為飾筆,訛變為「甘」,至小篆「甘」訛變為「曰」。中山王方壺「𣍘」字省去一「東」形,後世楷書則簡省合併二「東」形作「曹」。古璽用作國名、姓氏,故加從「邑」為意符。 甲骨文用作國名、地名。金文用作族氏名、人名。又用作古國名,周武王封弟曹叔振鐸於曹,今山東定陶附近(何琳儀)。又假借為「遭」,《說文》:「遭,遇也。」中山王方壺:「適曹(遭)郾(燕)君子噲,不顧大義。」表示剛巧遭逢燕國君主子噲,不顧全道義。 漢帛書也假借為「遭」,表示逢、遇,《馬王堆帛書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204行:「舜雖賢,非適禺(遇)堯,不王也。湯、武雖賢,不當桀、紂,不王天下。三王者皆賢矣,不曹(遭)時不王。」表示舜、成湯、周武王都是賢人,然而,若不是遇到適合的時勢,不會成為君王。 《說文》:「𣍘(曹),獄之兩曹也,在廷東。从㯥,治事者。从曰。」徐鍇:「以言詞治獄也,故从曰。」段玉裁注:「曹,今俗所謂原吿、被吿也。曹猶類也。」「曹之引伸爲輩也、羣也。」 |
沖 |
「沖」字甲骨文疑用作人名。《合集》32906:「令(命)沖」,似是命令沖的意思。「沖」字金文見於沖子鼎:「沖子𡄹之行貞(鼎)。」陳夢家、林潔明認為當讀作「童」,「沖子」即「童子」。一說以為「沖」是姓氏。 傳世文獻也有「沖」讀作「童」的例子,如《尚書.盤庚下》:「肆予沖人。」孔安國傳:「沖,童。童人,謙也。」說明「沖人」是古人謙稱自己幼小無知。又如《尚書.召誥》:「今沖子嗣,則無遺壽耈。」孔安國傳:「童子,言成王少,嗣位治政。」「沖子」即「童子」,為成王自稱。全句指現在自己年少嗣位,不會違背老人長輩的教誨。金文又以「沈子」表示「沖子」,參見「沈」。 戰國文字中「沖」見於晉璽,用為姓氏。 「沖」字現在仍解作用水澆注,如沖洗、沖茶等。至於沖虛之「沖」的本字是「盅」,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凡用沖虛字者,皆盅之假借。」參見「盅」。 「沖」、「衝」二字在簡化字中合併為「冲」。「衝」的本義為通道,與「沖」不同。 |
冢 | |
汏 |
段玉裁認為「汏侈」之「汏」字是「泰」的省變之體未必可靠(裘錫圭),「汏」字在《漢語大字典》釋同「汰」字,本義為淘洗。「汏」的本義為淘洗,故發展到篆名從水從大,取其以水洗淅之義。 淘洗之義有「篩選」意味,故後世「汏」字經常與淘汰的「汰」字混用,表示篩選。 |
澹 |
「澹」表示淡泊、恬靜,同「淡」。如《莊子.知北游》:「澹而靜乎!漠而清乎!」《楚辭.惜誓》「澹然而自樂兮」,朱熹集注:「澹,一作淡。」也表示淡薄,如《呂氏春秋.本味》:「辛而不烈,澹而不薄。」「澹淡」連用形容水波流動之貌,如《文選.枚乘〈七發〉》:「湍流遡波,又澹淡之。」李善注:「澹淡,搖蕩之貌也。」清代姚鼐〈金麓村招游莫愁湖醉中作歌〉:「春水滿時春草長,湖波澹淡漂夕陽。」 「澹」又表示搖動、動盪,如《後漢書.班固傳》:「西盪河源,東澹海漘,北動幽崖,南趯朱垠。」李賢注:「澹,猶動也。」唐代白居易〈酬夢得早秋夜對月見寄〉:「庭蕪淒白露,池色澹金波。」 「澹」通作「贍」,表示充足、滿足。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澹,假借為贍。」如《荀子.王制》:「物不能澹則必爭,爭則必亂,亂則窮矣。」楊倞注:「澹,讀為贍。」《漢書.食貨志》:「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,猶未足以澹其欲也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