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說: 金文從「
宀」,「
龍」聲。「
宀」是意符,象房屋,疑「
寵」的本義是尊貴地坐在屋中(許慎、張舜徽)。
47 字
詳解: 金文從「
宀」,「
龍」聲。「
宀」是意符,造字本義不明。從「
宀」的字多與房屋有關,疑「
寵」的本義是尊貴地坐在屋中(許慎、張舜徽)。《說文》:「寵,尊居也。从宀,龍聲。」張舜徽《說文解字約注》:「古人言居,猶今人言坐,尊居猶云尊坐,謂其位之崇也。」按《論語.陽貨》:「居,吾語女(汝)」的「
居」即是「
坐」的意思。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引伸為榮寵」。
金文表示恩寵,梁其鐘:「用天子寵蔑梁其𤯌。」表示天子寵愛梁其並勉勵他。《易.師》:「承天寵也」,《經典釋文》引鄭玄注:「寵,光耀也。」又用作人名,曾伯從寵鼎:「曾白(伯)從寵自乍(作)寶鼎用。」
戰國竹簡表示寵愛,《睡虎地.日書甲種》簡144正:「戊辰生子,有寵。」引申之,受寵幸的人也稱「
寵」,《上博竹書六.競公瘧》簡9:「內寵有會譴,外寵有梁丘據。」會譴、梁丘據都是齊景公的寵臣。
金文借「
龍」為「
寵」,遲父鐘:「不顯龍光」,即「丕顯寵光」(于省吾),表示大大的恩寵和榮耀。《詩.小雅.蓼蕭》:「為龍為光」,毛亨傳:「龍,寵也。」鄭玄箋:「言天子恩澤光耀被及己也。」
戰國竹簡從「
龍」從「
心」,可能是為恩寵、寵愛的「
寵」而造的,從心以示寵愛之意。《郭店楚簡.老子乙》簡5-6:「人𢤲辱若纓(驚),貴大患若身。」此字與後世表示急速、倉促的「𢤲怱」的「
𢤲」是同形異字。
漢帛書也借「
龍」為「
寵」,《馬王堆.老子甲本》第113行:「龍辱若驚,貴大梡若身。苛(何)胃(謂)龍辱若驚?龍之為下,得之若驚,失[之]若驚,是胃(謂)龍辱若驚。」王弼本《老子》作「寵辱若驚」。
又《郭店簡‧老子乙》上引「𢤲辱若纓(驚)」一語,白于藍認為應釋為「寵辱若䁝」。裘錫圭則據此進一步把「寵辱若䁝」訓為「寵辱若榮」,並重申「寵辱」與下文「貴大患」均為動賓結構,而且「寵辱若榮」正好與「貴大患若身」前後呼應。其用意是要顛覆常人喜愛「
榮」而厭惡「
辱」,和貴悅「
身」(生)而畏懼「大患」(死)的習性,從而誘勸世人應「像常人寵榮那樣寵辱,和像貴身那樣貴大患」。裘說一旦成立,則歷來把「寵辱若驚」一語解為批評俗世之想法,頓成為對老子此語背後深刻用意的嚴重曲解!
887 字
相關漢字: 宀,
龍,
居,
坐,
心,
𢤲,
榮,
辱,
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