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柳 |
|
UTF-8 | E6 9F B3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C68 |
倉頡碼 | 木竹竹中 |
Matthews | 4097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1187;(二版)1271 |
康熙字典 | 449 |
Unicode | U+67F3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3388 | |
四角號碼 | 4792.0 | |
頻序 A/B | 1597 | 2103 |
頻次 A/B | 756 | 146 |
普通話 | li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
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柳 | 小楊也。从木,卯聲。卯,古文酉。〔力九切〕 (117 / 112) | 木 | 桺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木」,「卯」聲,本義為小楊樹(許慎)。 21 字 詳解: 從「木」,「卯」聲,本義為小楊樹(許慎)。《說文》:「桺(柳),小楊也。從木,戼聲。戼,古文酉。」按「戼」為「卯」的異體,並非「酉」的古文。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楊之細莖小葉者曰柳。」《本草綱目.木部.柳》:「楊枝硬而揚起,故謂之楊;柳枝弱而垂流,故謂之柳。」陳邦懷則以為柳於二月枝條皆綠,《說文》:「卯,冒也。二月萬物冒地而出」,故「柳」從「卯」聲。「柳」得聲之由未有定論,現姑備二說。甲骨文與散氏盤「柳」字「木」上「卯」下,與南宮柳鼎及小篆左「木」右「卯」之結構不同。 甲骨文「柳」字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36526:「柳邑。」《英藏》2566:「其于七月射柳兕」,指於七月射柳地之兕。 金文「柳」用作人名,南宮柳鼎:「王乎(呼)乍(作)册尹册令(命)柳」,指王命令負責冊命的官吏長冊封柳。另,散氏盤:「至于邊柳。」「邊柳」為地名。 秦陶文:「咸亭當柳恚器。」「當柳」為地名。 秦簡「柳」字用作本義,指柳樹。《睡虎地秦簡.秦律十八種.司空》簡131:「令縣及都官取柳及木楘(柔)可用書者,方之以書。」全句指令縣及都官用柳木或其他質柔可以書寫的木材,削成木方以供書寫。參見「方」。 傳世古籍中「柳」亦有用作本義。《詩.齊風.東方未明》:「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。」毛亨傳:「柳,柔脆之木。」鄭玄箋:「柳木之不可以為藩,猶是狂夫不任挈壺之事。」全句指柳樹不可以充當樊籬,就好像狂夫不能勝任提壺報時的事。另「柳」有聚集的意思,《尚書大傳》卷一:「秋祀柳穀華山」,指秋祀時把穀物聚集到華山。鄭玄注:「柳,聚也,齊人語。」古代把整套棺蓋的飾物稱作「柳」,《釋名.釋喪制》:「其蓋為柳。柳,聚也。眾飾所聚,亦其形僂也。」 曾侯乙墓出土漆盒蓋朱書二十八宿名有「梄」,而《呂氏春秋.有始》作「柳」。《爾雅.釋天》:「咮謂之柳。」郭璞注:「咮,朱鳥之口。」按「柳」即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,有星八顆,郝懿行義疏:「柳者,八星曲頭垂似柳。」 814 字 相關漢字: 木,卯,戼,酉,方,梄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柳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柳樹遞運所, 柳營江巡司, 柳州府, 柳城縣, 柳州衛 | (5/5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尋花問柳, 柳暗花明, 桃紅柳綠, 殘花敗柳, 花紅柳綠… | (5/197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尋, 檉, 牆, 柜, 櫸, 栘, 楊, 蒲, 翣, 垂, 桃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willow; The Willow, one of the 28 mansions or constellations,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ky |
瀏覽次數: 924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