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瘡 |
|
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瘡 | 175 | 初良 |
![]() |
初 | 次清 | 齒 | 平 | 宕 | 陽/陽 | 開 | 三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疒」,「倉」聲。本義是傷口、外傷,本作「創」。 25 字 詳解: 從「疒」,「倉」聲。本義是傷口、外傷,本作「創」。《說文》無「瘡」字。《說文》:「刅,傷也。从刃从一。創,或从刀,倉聲。」《玉篇.疒部》:「瘡,瘡痍也。古作創。」如《戰國策.楚策四》:「飛徐者,故瘡痛也;鳴悲者,久失群也,故瘡未息,而驚心未至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56回:「(周瑜)箭瘡未癒,因怒氣沖激,瘡口迸裂,昏絕於地。」 「瘡」後來專指潰瘍、瘡癤,乃皮膚病名。如《三國志.魏書.明帝紀》:「飲人以水,及以洗瘡,或多愈者。」《顏氏家訓.名實》:「而嘗於苫塊之中,以巴豆塗臉,遂使成瘡,表哭泣之過。」 「瘡」又引申表示民生疾苦。如《鹽鐵論.國疾》:「然其禍累世不復,瘡痍至今未息。」「痍」亦指創傷。唐代杜甫〈壯遊〉:「上感九廟焚,下憫萬人瘡。」 322 字 相關漢字: 疒,倉,創,痍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39 | 周p110 | ||||
李p259 | 何p281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瘡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挖肉補瘡, 瘡痍滿目, 百孔千瘡, 剜肉補瘡, 千瘡百孔… | (5/39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千, 痤, 痘, 疔, 凍, 痂, 疥, 好, 痍, 褥, 揭, 癩, 滿, 痔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sore, skin ulcer; tumor; wound |
瀏覽次數: 129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