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象 |
|
UTF-8 | E8 B1 A1 |
---|---|
大五碼 | B648 |
倉頡碼 | 弓日心人 |
Matthews | 2568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3611;(二版)3849 |
康熙字典 | 1123 |
Unicode | U+8C61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4783 | |
四角號碼 | 2723.2 | |
頻序 A/B | 191 | 292 |
頻次 A/B | 13709 | 4031 |
普通話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象 | 長鼻牙,南越大獸,三年一乳。象耳、牙、四足之形。凡象之屬皆从象。〔徐兩切〕 (198 / 196) | 象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金文象側面的大象之形。突出大象的長鼻子。本義是大象,後引申為抽象、形象之「象」。 41 字 詳解: 甲金文象側面的大象之形。突出大象的長鼻子。本義是大象,後引申為抽象、形象之「象」。《說文》:「象,長鼻牙,南越大獸,三年一乳,象耳、牙、四足之形。凡象之屬皆从象。」 韓非認為由於北方少見大象,人們憑着象骨想像其形狀,故凡意想、想像皆稱「象」。《韓非子.解老》:「人希見生象也,而得死象之骨,案其圖以想其生也,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『象』也。今道雖不可得聞見,聖人執其見功以處見其形,故曰:『無狀之狀,無物之象。』」後增「人」旁分化出「像」字以表示雕像、塑像之義。 戰國文字「象」和「兔」字相混,商承祚最早指出「兔」、「象」的區別,「兔」尾短而上翹,「象」歧尾而下垂,不過部分字形已訛變得難以區分了,參見「兔」。 甲金文用作本義,《合集》10222:「隻(獲)象」。師湯父鼎:「象弭」,即用象牙做的弓弭。《詩.小雅.采薇》:「象弭魚服」。甲骨文又用作方國名,《乙》1002:「伐象」。金文又用作地名。 戰國竹簡用作本義,表示大象,《睡虎地秦簡.為吏之道》簡17:「犀角象齒」。 此外,《郭店簡.老子丙》簡4:「埶〈執〉大象,天下往」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第250行:「執大象,天下往」,林希逸注:「大象者,无象之象也。」河上公認為大象即大道。表示執守大道,天下人都來歸往(陳鼓應)。 戰國竹簡「傷」通假為「象」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》簡65背:「人恒亡赤子,是水亡傷取之」。劉樂賢認為「水亡傷」即「水罔象」,「罔象」又作「罔兩」、「魍魎」,鬼怪名。 625 字 相關漢字: 人,像,兔,傷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象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象山縣, 象岡巡司, 象州, 守禦象州中右千戶所, 馴象衛 | (5/5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包羅萬象, 森羅萬象, 氣象萬千, 萬象更新, 盲人摸象… | (5/83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菝, 表, 抽, 鞮, 對, 返, 砏, 假, 杞, 景, 卦, 嘓, 限, 瞎, 拽, 印, 現, 影, 鉠, 轔, 羅, 咯, 轆, 盲, 爻, 乃, 揥, 幻, 吰, 祲, 瑱, 跡, 徵, 箸, 溞, 洬, 嶈, 韹, 颾, 靇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idiom | such as |
n. | elephant; ivory; figure, image, appearance, shape |
prep. | like |
v. | imitate; look as if; seem |
瀏覽次數: 1796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