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水 (主部件) 共 53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31 - 40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水名,即淮河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水名,《說文》:「淮,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,東南入海。從水,隹聲。」《爾雅.釋水》:「江、河、淮、濟為四瀆。四瀆者,發原注海者也。」全句指長江、黃河、淮水、濟水合稱為四瀆,四瀆發源後都流入大海。按淮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,東流經安徽省,入江蘇省,本來東流入海。後因黃河南竄,淮河入海之道被奪,因而流入洪澤湖,再經高郵湖、邵伯湖,到江蘇省江都縣三江營流入長江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41762:「王步于淮,亡(無)災。」
金文用作本義,指淮水。駒父盨蓋:「我乃至于淮。」另有「淮夷」一詞,統指淮水流域的少數民族,又稱為「淮戎」。彔卣:「淮尸(夷)敢伐內國」,指淮夷膽敢攻伐內陸。《尚書.費誓》:「徂茲淮夷、徐戎並興」,全句指現在淮水一帶的少數民族、徐州之間的戎人都起來作亂。
戰國竹簡用作本義,指淮水,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25:「禹通淮與忻(沂),東注之海,於是乎競(青)州、莒州始可處也。」全句指禹疏通了淮水與沂水,引導它們向東流入大海,於是乎青州、莒州開始可以用作居所了。大禹治理淮水、沂水的事亦見於傳世文獻,《尚書.禹貢》:「淮沂其乂,蒙羽其藝。」孔安國傳:「二水已治,二山已可種藝。」
漢帛書亦用作本義,指淮水。《馬王堆帛書.戰國縱橫家書.謂燕王章》第210-211行:「夫以宋加之淮北,強萬乘之國也,而齊兼之,是益齊也。」全句指以宋國和楚國淮水以北的地方加起來,抵得上一個強大的國家,而齊國吞併了它,等於增加了一個齊國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象以手探穴之形(徐在國),作為「」的聲符。從「」為意符,本義是深淺的「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象以手探穴之形(徐在國),作為「」的聲符。從「」為意符,本義是深淺的「」。
甲骨文用義不詳,金文表示深淺之深,由水深引申為情感的深切,中山王方壺:「□愛深則賢人親。」
簡帛文字表示深淺之深,《上博竹書四.柬大王泊旱》簡8:「高山深溪」。《馬王堆帛書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194行:「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。」又借「」字來表示「」,《馬王堆帛書.十問》簡30:「息必探(深)而久」,表示呼吸深而長久。王輝指出《史記》借「」來表示「」,《史記.魏公子列傳》:「臣之客有能深(探)得趙王陰事者。」表示臣的門客中有可以探知趙王私事的人。
《說文》:「深,水。出桂陽南平,西入營道。从水,罙聲。」
甲骨文外面從橢圓形邊框,裏面從「」,象水在潭中之形。本義是深水潭。
甲骨文外面從橢圓形邊框,裏面從「」,象水在潭中之形。本義是深水潭。
金文從象左右兩岸的豎筆,中間從「」,象淵潭之形。沈子它簋於「𣶒」旁疊加水為形符,史牆盤字形是淵潭之形的進一步訛變。
甲骨文用為地名。金文用作本義,表示深淵,中山王鼎:「與其汋(溺)於人也,寧汋(溺)於𣶒(淵)。」《大戴禮記.武王踐阼》:「盥盤之銘曰:『與其溺於人也,寧溺於淵。溺於淵猶可游也,溺於人不可救也。』」《詩.小雅.小旻》:「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」又表示深,史牆盤:「𣶒(淵)哲康王」,《小爾雅.廣詁》:「淵,深也。」「淵哲」即深沉而有智。
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為帶雨之雲湧現(段玉裁)。
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為帶雨之雲湧現(段玉裁)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唯卜辭辭殘,其義不詳。戰國竹書或有置「」於「」下之形,參見《上博竹書三.周易》簡58。
戰國竹簡「」可讀作「」,指渡過。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31:「淒於廣川」,指渡過廣闊的河川。另「」讀作「」,亦可釋為「」(裘錫圭),《爾雅.釋言》:「濟,成也。」《郭店簡.成之聞之》簡25-26:「言信之于眾之可以淒惪(德)也」,是說取信於民眾可以成就德行。
《說文》:「淒,雲雨起也。从水,妻聲。《詩》曰:『有渰淒淒。』」段玉裁據《初學記》、《太平御覽》改為「雨雲起也」,指「」本指帶雨的雲湧現的意思。《漢書》引《詩經.小雅.大田》:「有渰淒淒」,顏師古注:「淒淒,雲起貌也。」今本《詩經》作「萋萋」,《毛傳》:「萋萋,雲行貌。」
」由雲行引申有寒涼的意思,《詩經.邶風.綠衣》:「淒其以風。」《毛傳》:「淒,寒風也。」繼而再由寒涼引申出悲涼,《漢書.外戚傳》:「秋氣潛㠯淒淚兮,桂枝落而銷亡。」王先謙補注:「淒淚與淒厲意同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表示用帚和水洒掃室屋或庭院之意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表示用帚和水洒掃室屋或庭院之意。金文字形從「𠃊」。「」象室屋、庭院或其他可以儲物、待人之處,「𠃊」是其省形。(裘錫圭)小篆從「」從「」,會以帚除塵土之意。《說文》:「埽,棄也。从土从帚。」異體作「」,後多用「」而少用「」,參見「」。
王盂:「王乍(作)𦯳京中𡨦(寢)[𠃊㴆](埽)盂。」「中寢埽盂」意謂用來盛洒掃中寢所需之水的器物。(裘錫圭)
從「」,「」聲,本義為水名,指發源於山西省發鳩山的「濁漳水」。
」之本義為水名,《說文》:「水,出發鳩山,入於河。从水,東聲。」同時也有「暴雨」義。《爾雅.釋天》:「暴雨謂之涷」。《楚辭.九歌.大司命》:「令飄風兮先驅,使涷雨兮灑塵。」意謂命令旋風開路,指使暴雨洗塵。
甲骨文「」字只見於《合集》11156,意義不明。
」又通假為「」,《說文通訓定聲.豐部》:「涷,叚借為凍。」銀雀山竹簡《晏子.八》:「毋(無)涷餒之民」,「涷餒」之「」字為寒冷義,通「」。
」與「」音同而義不同,前者指「水名」或「暴雨」,後者由本義「」引申為「寒冷」,應注意兩字之區別。
甲骨文「」,初義是一種農作物。其字主要有三種構形︰或單以一株黍之象形表示,或加從「」,又或在黍之象形的線條間加點或圈(一說象水點,一說象黍的穀粒)。三者的共同特徵在於黍的穗子都是散垂的。
黍,在古代專指一種子實稱為黍子的禾本科農作物。其子實煮熟後有黏性,可釀酒、做糕等(《漢語大字典》)。《說文》:「黍,禾屬而黏者也。以大暑而穜,故謂之黍。从禾,雨省聲。孔子曰:『黍可爲酒,禾入水也。』凡黍之屬皆从黍。」《詩經.魏風.碩鼠》:「碩鼠碩鼠,無食我黍。」可見黍在先秦時期的重要。
甲骨文「」字形雖多樣,但多從一株黍的象形,其穗散開下垂,穗部作一至三個三叉斜垂(于省吾)。字形特徵在於其「散穗」(參羅振玉、王襄、裘錫圭)。
有的字形或加從「」,「」的形態及位置多樣。一說從水會可釀酒之意(參《說文》引孔子之言、張哲、何琳儀)。黍可釀酒是殷人的常識。雖說黍字從水不見得必為酒(參徐復),但古人造字,多取其意象,若以黍之顆粒代整株黍之象形,則難辨其為何字(參張哲)。
另有字形或在黍形的線條隙間加數點或多個中空的圓圈(以「」表示此部件),一說小點表示水點,與「」同(參于省吾、徐中舒)。有學者認為從「」以表示黍生於水(商承祚、孫海波),或說黍子好水(劉興隆)。但這種說法與黍的屬性不符,因為黍是禾穀類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,而其種子發苗所需的水量亦很小。《字彙》有云︰「土宜高燥。」因此有學者(如李孝定)認為其字從「」殊不可解,或以為其原因不詳(裘錫圭)。
一說甲骨文中所從之圓圈(或小點)代表黍穗或穀粒(參見「」)。增從小點或圓圈的字形,其「」時有簡化為「」,這算是形符改成義符的一個例子(參裘錫圭)。
金文及戰國文字保留「」形,而「」形則簡化為「」形,構形元素仍承襲甲骨文。
《說文》以為黍字「從雨省」,不確。許慎有此理解,可能是由於他以小篆字形下部所從為據(因為其下部部件略似「」之省形。參李孝定)。許慎對於黍字的構形初義另又引用孔子(或借其口而言)曰︰「黍可爲酒,禾入水也。」觀察黍字小篆字形,可見上從「」,下從「」,中間似是「」形(按︰其字構形元素實承金文,只是元素的位置有所不同而已)。可見許慎對「」之釋形有明顯未通之處︰何以其字同一部件一方面釋從雨省,另一方面又釋從入從水?
至於黍的用義方面,甲骨文用其本義,即糧食作物。如︰「庚申卜,我受黍年?[庚申]卜,我不其受黍年?」(《合集》10020)是卜問黍的收成如何,是否會豐收之意。
黍亦作為祭品用,如「貞乙亥登囧黍祖乙。」(《合集》1599)意思是乙亥當日進獻囧地(出產)之黍給祖乙。又如「叀白黍登」(《合集》32014),意即進獻白黍。其中「白黍」當指有別於黃黍的黍類穀物,《禮記.內側》︰「黍、稷、稻、粱、白黍、黃粱」,鄭玄注︰「黍,黃黍也」。
有學者認為「」或作動詞用,意即種黍(參徐中舒)。卜辭中數見「眾黍于……」一語(如《合集》10),可解作眾人種黍於某處。
值得留意的是,在關於農業的卜辭中,黍的地位突出,提到的次數較其他農作物多。可見當時的統治者對黍的重視,但並不能因此推論說黍是種植得最多的作物(參裘錫圭)。
金文「」仍用其初義,如仲𠭯父盤︰「黍梁稻麥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本義為水名,又稱沙河,位於河北省南部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本義為水名,又稱沙河,位於河北省南部。《說文》:「湡,水。出趙國襄國之西山,東北入寖。从水,禺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趙國襄國,二《志》同。今直隷順德府郉臺縣西南有襄國故城。商祖乙遷於郉,周時郉國皆在此。《前志》襄國下曰:『西山,渠水所出。東北至廣平國任縣入𣼡。』按,渠水當是湡水之譌。《一統志》曰:『灃河源出郉臺縣東南,東流逕南和縣西南。又東北逕任縣東,至隆平縣入胡盧河,卽百泉水也。』《方輿紀要》曰:『百泉水,葢卽灃河之上源。』引《志》云:『百泉水,一名湡水,又名鴛鴦水,《隋志》以爲㴲水也。』鴛鴦水,在南和縣西,見《魏都賦》注。从水,禺聲。」
卜辭疑用作地名,見於《小屯南地甲骨》2212。
金文用作地名,見於小臣缶方鼎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疑本義是水邊。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或加從「」。「」表示水流和草地的交接處,即水邊。《說文》:「湄,水艸交爲湄。从水,眉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《小雅》:『居河之湄』。《釋水》、《毛傳》皆曰:『水草交爲湄。』」
甲骨文假借作「」,表示終,「湄日」即終日(楊樹達、屈萬里)。《屯南》789:「王其田,湄日亡(無)𢦔(災)。」表示王去田獵,整天沒有災禍。又假借作「」,指黎明時候(于省吾)。《合集》29803:「[今]日湄至昏不雨。」表示今日自黎明時候至黃昏都沒有下雨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頂部相連的「」,金文或加從「」,構形初義不明,疑表示溼土之意,是「」(低濕之地)的本字(參季旭昇)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頂部相連的「」,金文或加從「」,構形初義不明,疑表示溼土之意,是「」(低濕之地)的本字(參季旭昇)。
《爾雅》:「下溼曰隰」。甲骨文用作地名,金文除用作宮室名外,讀作「」,表示新開墾的田地,散氏盤:「我既付散氏溼(隰)田」。《詩.周頌.載芟》:「千耦其耘,徂隰徂畛。」鄭玄箋:「隰,謂新發田也。」
楚簡表示溼潤之溼,《郭店楚簡.太一生水》簡4:「溼澡(燥)者,倉(寒)然(熱)之所生也。」
《說文》:「溼,幽溼也。从水;一,所以覆也,覆而有土,故溼也。㬎省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今字作濕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