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由 (主部件) 共 4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4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金文從「」形上加一豎筆或一圓形,本義未有定論。「」字現多指原因,又用作介詞,相當於「」。
甲骨文「」字首先由唐蘭釋出,他認為字從「」之初文省略而來,象古時戰士所戴之頭盔之形,參見「」。唯張玉金、陳劍已先後指出「」只是以「」為聲符,故此說未足採信。陳劍提出「」字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為「」的初文,「」、「」古音相近,因此「」或以「」為聲符,可備一說。
甲骨文「」多用於卜問疾病之辭,讀為「」,表示不好的意思,《合集》2274正:「乙夕㞢(有)疾,隹㞢(有)由(怞)。」又《合集》13656正:「㞢(有)疾齒,隹㞢(有)由(怞)。」另亦可用作人名,《合集》5898:「執由。」又可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20589:「由邑。」
金文「」用作人名,由乍旅鼎:「由乍(作)旅貞(鼎)。」
戰國竹簡「」可解作原因,《清華簡一.祭公》簡15:「旣沁(咸),乃又(有)履宗,不(丕)隹(惟)文武之由。」意謂如果這樣,就能有福佑於宗室,都是得到文王、武王保祐的緣故。另,字可讀為「」,《清華簡一.金縢》簡6-7:「成王由(猶)幼。」又可讀為「」,指道理。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15:「〈呂型(刑)〉:『播型(刑)之由(迪)。』」《尚書.呂刑》:「今爾何監,非時伯夷播刑之迪?」鄭玄注:「言當視伯夷布刑之道而法之。」「播刑之迪」即施行刑法的道理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,林義光、李孝定認為象人以肩膀擔負重物,上部象所肩負之物,疑本義為肩負重物,引申為勝任。
」的本義是肩負,《說文》:「𠅏(𡱀克),肩也。象屋下刻木之形。凡克之屬皆从克。𠅡,古文克。𠧻(𠧹),亦古文克。」《說文》所收之古文構形與甲金文有別,其中一個可能是「」的古文。
後期金文上部不從「」而從「」。羅振玉、朱芳圃認為「」象頭盔,其根據是「」字上從「」,按此說不可信,張玉金指出「」只是「」的聲符。
甲骨文用作人名,又表示能夠,《合集》20508:「其克翦周」,表示能夠翦滅周。又表示戰勝,《乙》5582:「正(征)基方,克」,意謂征伐基方,勝利。金文表示戰勝,何尊:「武王既克大邑商」。又表示能夠,中山王鼎:「隹(唯)吾老賈是(寔)克行之」,「」是人名,指司馬賈,意謂唯有我年老的司馬賈能夠做到。中山王鼎:「又(有)厥忠臣賈,克順克卑(俾)」,意謂有一位忠臣名叫賈,能順能從。《詩.大雅.皇矣》:「王此大邦,克順克比」,毛亨傳:「慈和徧服曰順,擇善而從曰比。」又表示完成,陳侯因[次月]敦:「大慕(謨)克成」,「」、「」同義連用(金國泰、張世超)。
戰國竹簡表示勝任,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2:「[重積德則无]不克」,意謂不斷積德就沒有甚麼不能勝任的(陳鼓應)。又表示戰勝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3:「周武王既克殷」。《上博竹書四.曹沫之陳》簡14:「又(有)克正(政)而亡(無)克陳」,意謂有絕對足以勝人的政治,而沒有絕對足以勝人的陣式。又表示可能,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10-11:「未視(見)聖,女(如)丌(其)弗克視(見)」,意謂人們沒有看到聖德典範的時候,就覺得自己永遠不可能見到(季旭昇)。
甲骨文從「」(盤類器具之形,方稚松釋作「」),以倒置之「」為聲符(劉釗)。本義未有定論,今多用作姓氏。
陳劍認為「」所從之偏旁非倒置之「」,兩者只是形近;並提出該偏旁當為「」之初文,「」、「」古音相近,因此「」可用作「」之聲符,可備一說。
甲金文「」字以往曾隸定作「」(郭沫若),林義光、趙誠、姚孝遂等或釋為從「」,「」聲,唯此說未確,原因有二。首先,甲骨文「」字並不從「」,由商代文字看亦可知「」所從「」形當為「」之訛寫。另外,以往學者釋從「」,其實「」字甲骨文部件上為「」(即倒口)下為豎立的橢圓形,與甲骨文「」明顯有別。詳參「」。
字形演變方面,金文「」初承甲骨文的形構,後從「」訛變作從「」。至於原初上作「」下作豎立而中空的橢圓形的部件則被填滿,後來線條化,線尾由向左微曲變成顯然彎曲,並且時或於豎曲線右邊加一與之平衡的曲線。在春秋中晚期,「」字或省去「」旁,參見𦅫鎛字形。
」字甲骨文用作嘆詞,《合集》16335︰「王占曰:俞。不吉,才(在)茲。」《爾雅.釋言》:「俞,然也。」《書.堯典》:「帝曰,俞。」
金文「」讀作「」,表示改變的意思,如𦅫鎛︰「枼(世)萬至於辝(予)孫子,勿或(有)俞(渝)改。」或讀為「」,不其𣪕︰「朔方玁允(狁)廣伐西俞(隅),王令我羞追于西。」李學勤認為「西俞」是泛指的地區名,讀為「西隅」,指西方。又用作人名,魯白大父乍仲姬俞𣪕:「魯白(伯)大父乍(作)仲姬俞賸(媵)𣪕。」
戰國竹簡「」讀為「」,《上博竹書一.孔子詩論》簡10:「〈關疋(雎)〉㞌(以)色俞(喻)於豊(禮)」,意謂〈關雎〉利用美色來比喻禮教。
《說文》︰「俞,空中木爲舟也。从亼从舟从巜。巜,水也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「」是「」的象形初文。西周金文或於下部增加代表頭部的意符「」。本義是頭盔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「」是「」的象形初文。西周金文或於下部增加代表頭部的意符「」。本義是頭盔。戰國竹簡從「」,「」聲,與《說文》或體同形。「」可能表示頭盔的質料。《說文》:「冑,兜鍪也。從冃,由聲。𩊄(䩜),《司馬法》冑从革。」
甲骨文疑為方國名。金文表示頭盔,豦簋:「冑、干、戈」,指頭盔、盾牌、戈。中山王。小盂鼎:「貝冑一、金干一」,指以貝裝飾的頭盔一個,青銅製造的盾牌一個。《詩.魯頌.閟宮》:「貝冑朱綅」,指以貝裝飾頭盔,以朱紅色的線來連綴貝殼。
戰國竹簡用作動詞,表示戴頭盔,《清華簡一.耆夜》簡5:「人備(服)余不冑」,意謂別人全副武裝,我連頭盔也不戴。
此外,注意區別「」、「」。「」字下部從「」,而「」字下部從「」。「」是頭盔,「」是王族的後代,兩者不可相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