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婁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婁 | 空也。从毌中女,空之意也。一曰:婁,務也。〔洛侯切〕𡜰,古文。 (264 / 265) | 女 | 𡜰 𡡼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婁 | 77 | 力朱 |
![]() |
來 | 次濁 | 舌 | 平 | 遇 | 虞/虞 | 合 | 三 | |
婁 | 213 | 落侯 |
![]() |
來 | 次濁 | 舌 | 平 | 流 | 侯/侯 | 開 | 一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金文從兩「爪」從「角」從「女」,用作人名。古書中可表示空、牽、繫等義,又用作星宿名和獸名。 45 字 詳解: 金文從兩「爪」從「角」從「女」,「角」是聲符,雙「爪」象雙手之形,象雙手持角之形,陳秉新認為象捉住獸角搏鬥,本義為拖曳。從女象捉住女子拖曳之意,姑備一說。金文用作人名。 「婁」表示空、疏。《說文》:「婁,空也。」如《管子.地員》:「五觳之狀婁婁然,不忍水旱。」尹知章注:「婁婁,疏也。」《釋名.釋宮室》:「樓,言牖戶諸射孔婁婁然也。」 「婁」是二十八星宿之一,乃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二宿。《廣韻.侯韻》:「婁,星名。」如《呂氏春秋.有始》:「西北曰幽天,其星東壁、奎、婁。」《淮南子.天文》:「太陰在巳,歲名曰大荒落,歲星舍奎、婁,以四月與之晨出東方,角、亢為對。」 「婁」表示牽、拉。《詩.唐風.山有樞》:「子有衣裳,弗曳弗婁。」毛傳:「婁,亦曳也。」又表示繫、拴。《春秋公羊傳.昭公二十五年》:「且夫牛馬,維婁委己者也而柔焉。」何休注:「繫馬曰維,繫牛曰婁。」 「婁」是傳說中的獸名。《韓詩外傳.卷五》:「北方有獸,名曰婁,更食而更視,不相得不能飽。」 「婁」通「屢」,表示多次。如《詩.周頌.桓》:「綏萬邦,婁豐年。」孔穎達疏:「武王誅紂之後,安此萬邦,使無兵寇之害;數有豐年,無飢饉之憂。」《郭店簡.成之聞之》簡5:「是古(故)畏(威)備(服)型(刑)罰之婁(屢)行也。」 538 字 相關漢字: 爪,角,女,屢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12 | 周p287 | ||||
李p37 | 何p82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 | |
![]() |
黃 | 周 | ||||
李 | 何p298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拉;牽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婁」字下錄有8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婁縣 | (1/1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離婁之明, 離婁之目, 離婁至明 | (3/3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邾, 趧, 瞴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hollow |
n. | Aries; sow that seek for life mate; surname; The Bond, one of the 28 mansions or constellations, located in the Western sky |
v. | converge |
瀏覽次數: 688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