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恭 |
|
UTF-8 | E6 81 AD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EA5 |
倉頡碼 | 廿金心 |
Matthews | 3711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2299;(二版)2451 |
康熙字典 | 313 |
Unicode | U+606D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2507 | |
四角號碼 | 4433.8 | |
頻序 A/B | 2589 | 2280 |
頻次 A/B | 191 | 117 |
普通話 | gng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簡帛文字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恭 | 肅也。从心,共聲。〔俱容切〕 (218 / 217) | 心 | 𢙄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「恭」古作「龏」、「共」,兩字皆從「𠬞」,象兩手捧奉物件,有敬奉之義。「恭」從「共」從「心」,本義是肅敬、恭敬。 56 字 詳解: 「恭」古作「龏」、「共」,兩字皆從「𠬞」,象兩手捧奉物件,有敬奉之義。西周金文以「龏」表示恭敬奉事,戰國以後,簡帛又以「共」表示恭敬,按「龏」、「共」、「恭」音同,故古通用。戰國楚文字「共」上部之「廿」一度寫成「心」形(參見「共」),以表示心中恭敬,後於「共」下加「心」為義符。「恭」最早見於長沙子彈庫帛書甲篇第8行「恭(恐)民未智(知)」,簡文音近通讀作「恐」,表示恐怕。「恭」從「共」從「心」,本義是肅敬、恭敬。《說文》:「恭,肅也。从心,共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肅者,持事振敬也。」如《論語.顏淵》:「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。」《孟子.離婁上》:「恭者不侮人,儉者不奪人。」 「恭」亦表示奉行。《釋名.釋言語》:「亦言供給事人也。」如《尚書.甘誓》:「今予惟恭行天之罰。」孔傳:「恭,奉也。」「恭行天罰」意謂奉天之命進行懲罰,後借指天子用兵。又如《後漢書.孝桓帝紀》:「群公卿士,虔恭爾位,勠力一意,勉同斷金。」 「恭」和「敬」在古書中經常對舉或連用。如《左傳.宣公二年》:「不忘恭敬,民之主也。」《禮記.少儀》:「賓客主恭,祭祀主敬。」鄭玄注:「恭在貌,敬在心。賓客輕,故主恭,祭祀重,故主敬。」若分開而論,則「恭」則重於外在行為,而「敬」則主要指內心感情,故云「肅然起敬」、「玩世不恭」。 549 字 相關漢字: 龏,共,𠬞,心,廿,恐,敬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恭」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思恭縣, 恭城縣 | (2/2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前倨後恭, 卻之不恭, 必恭必敬, 洗耳恭聽, 玩世不恭… | (5/68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畢, 必, 倨, 敬, 禧, 謙, 兄, 賀, 卻, 毣, 送, 熅, 玩, 足, 訢, 簐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respectful and submissive |
v. | follow; bow |
瀏覽次數: 1185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