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4
10
(14)
異讀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6 9C A2
大五碼 E1FB 
倉頡碼 尸月竹土 
Matthews 7043 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2101;(二版)2253  
康熙字典 434 
Unicode U+6722
GB2312  
四角號碼 7710.4 
頻序 A/B 5422 
頻次 A/B -- 
普通話 wng    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字例: 18/34
(部件樹)
其他: ,,,
甲骨
字例: 7/7
(部件樹)
其他:
簡帛文字
字例: 2/2
其他
字例: 2/2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月滿,與日相朢,以朝君也。从月从臣从𡈼。𡈼,朝廷也。〔無放切〕𦣠,古文朢省。 (169 / 167) 𡈼 𦣠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176 武方
426 巫放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次濁 /
次濁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甲骨文從「」從「𡈼」,「」象豎目之形,「𡈼」象人挺立土上,「」象人立土上舉目遠望,本義為登高遠望。「」在人上,目形竪起,強調極目遠望之動作。
74 字

 詳解: 甲骨文從「」從「𡈼」,「」象豎目之形,「𡈼」象人挺立土上,「」象人立土上舉目遠望,本義為登高遠望。「」在人上,目形竪起,強調極目遠望之動作。或於人下加「」(腳趾),寫作從「」之形。卜辭「」用為動詞,有觀察、監視之義,為「」之引申義。「」又用為祭名、人名、地名、方國名等。

  早期金文從臣從𡈼,與甲文同,本義為看望。銘文中除用為人名外,還借為「朔望」,乃月相名,指月滿盈也,故增「」旁以表意。如臣辰盉:「才五月既朢辛酉」,《釋名.釋天》:「望,月滿之名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朢,月滿,與日相朢,以朝君也,从月从臣从𡈼,𡈼,朝廷也。𦣠,古文朢省。」

  又有增「」、「」等形,或訛「」為「」。又有不從「」,而增「」為聲符,造「」字。可見「」為「」之後起字,「」行而「」廢。古代文獻中同「」字。如《馬王堆帛書.老子乙本.德經》31行:「(鄰)國相朢,鷄犬之[聲相]聞……」。由於音同,金文「」字又借用為忘記之「」。

  此外,「」、「」甲骨文形近,皆強調「」,故皆作人形而「」特大。然「」平視,故其「」橫,「」遠視,故其「」豎。參見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
500 字


相關漢字: ,𡈼,,,,,,,,,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277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「朢」的異讀字

p38 p73
p42 p278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同「
詞類 英文意義
v. look at, gaze at; hope, expect
瀏覽次數: 64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