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8 AB AD |
---|---|
大五碼 | BFD9 |
倉頡碼 | 卜口人一弓 |
Matthews | 7641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3999;(二版)4261 |
康熙字典 | 1099 |
Unicode | U+8AED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0862.1 | |
頻序 A/B | 2400 | 3306 |
頻次 A/B | 245 | 29 |
普通話 | tu y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簡帛文字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諭 | 告也。从言,俞聲。〔羊戍切〕 (51 / 46) | 言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從「言」,「俞」聲。本義是曉諭、告知。 19 字 詳解: 從「言」,「俞」聲。本義是曉諭、告知。《說文》:「諭,告也。从言,俞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凡曉諭人者,皆舉其所易明也。」如《周禮.秋官.訝士》:「訝士掌四方之獄訟,諭罪刑于邦國。」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:「梁乃召故所知豪吏,諭以所為起大事,遂舉吳中兵。」又表示教導。如《淮南子.脩務》:「此教訓之所諭也。」高誘注:「諭,導也。」 「諭」也表示明白、理解。《廣雅.釋言》:「諭,曉也。」如《戰國策.魏策》:「先生坐,何至於此,寡人諭矣。」《漢書.眭兩夏侯京翼李傳》:「陛下明聖虛靜以待物至,萬事雖眾,何聞而不諭,豈況乎執十二律而御六情!」 「諭」表示比喻。如《荀子.非十二子》:「辯說譬諭、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,謂之姦說。」《史記.李將軍列傳》:「此言雖小,可以諭大也。」 「諭」表示表明。如《韓非子.解老》:「禮者,外節之所以諭內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離謂》:「言者,以諭意也。」 「諭」表示詔令、告示。如《漢書.西南夷兩粵朝鮮傳》:「故使賈馳諭告王朕意,王亦受之,毋為寇災矣。」 433 字 相關漢字: 言,俞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諭」字下錄有5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不言而諭, 家諭戶曉, 旁指曲諭, 不可理諭, 廣譬曲諭… | (5/8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諷, 教, 曉, 諟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instruction; edict |
v. | instruct, tell |
瀏覽次數: 748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