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庰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庰 | 蔽也。从广,并聲。〔必郢切〕 (192 / 190) | 广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庰 | 431 | 防正 |
![]() |
並 | 全濁 | 唇 | 去 | 梗 | 清/勁 | 開 | 三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金文與小篆從「广」,「幷」聲。本義為隱蔽無人之所。《說文》:「庰,蔽也。從广,幷聲。」 43 字 詳解: 金文與小篆從「广」,「幷」聲。本義為隱蔽無人之所。《說文》:「庰,蔽也。從广,幷聲。」「广」字的甲骨文和金文象屋頂之形,故從「广」之字都與房屋有關。段玉裁注:「此字從『广』,謂屋之隱蔽者也。」張衡〈思玄賦〉:「坐太陰之庰室兮,慨含唏而增愁。」意謂坐在幽深隱蔽之室中,慨嘆唏噓而增加愁緒。 由「屋之隱蔽者」引申為廁所。《廣雅.釋室》:「圊、圂、庰,廁也。」 「庰」與「屏」通。王褒〈洞簫賦〉:「處幽隱而奧庰兮。」李善注:「庰與屏同。」意指身處幽深隱蔽之室。 金文用作地名,六年庰令戈:「庰令趙倝」,「令」即縣令,這句即庰這個地方的縣令名叫趙倝。 漢帛書用「屏」為「庰」,解作廁所。《銀雀山漢墓帛書.守法守令等十三篇.守法》第808-809行:「廿步一屏(庰),離城毋過十五步。下之屏(庰)者必銜枚,二人俱斬。」「枚」是一種形狀像筷子的東西,頭尾兩端有繫繩,可掛於頸上;「銜枚」,古代軍隊秘密行動時,會讓士兵口中橫含枚,以防止士兵說話喧嘩,避免洩露軍事機密。這句指相隔二十步有一個廁所,廁所距離城門不要超過十五步;上廁所的士兵必須銜枚,必須二人同去,如有違令者,二人都要斬首。這是古代行軍保密防奸之法。 503 字 相關漢字: 广,幷,屏,令,枚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 | 周 | ||||
李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覆蓋;收藏;薄也 | |
![]() |
黃 | 周 | ||||
李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隱蔽的地方 |
瀏覽次數: 93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