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2
11
(15)
破音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6 9A B4
大五碼 BCC9 
倉頡碼 日廿金水 
Matthews 4957 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1532;(二版)1643  
康熙字典 427 
Unicode U+66B4
GB2312 1709 
四角號碼 6013.2 
頻序 A/B 1155  1140 
頻次 A/B 1458  590 
普通話 bo  b  p    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(部件樹)
甲骨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18/18
其他
字例: 10/10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晞也。从日从出从廾从米。〔薄報切〕𣋴,古文㬥从日,麃聲。 (139 / 135) 𣋴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418 薄報
451 蒲木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全濁 /
全濁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曾侯乙墓竹簡有從「」,「[日共]」聲的字形。裘錫圭認為「[日共]」象兩手持草木一類東西在日下曝曬,是曝曬的「」的初文。小篆「」從「[日共]」聲,又加注「」旁,後簡化為「」。
91 字

 詳解: 曾侯乙墓竹簡有從「」,「[日共]」聲的字形。裘錫圭認為「[日共]」象兩手持草木一類東西在日下曝曬,是曝曬的「」的初文。小篆「」從「[日共]」聲,又加注「」旁,後簡化為「」。《說文》另有「」字。《說文.夲部》:「曓,疾有所趣也。」「」乃疾暴之「」的本字,亦從「[日共]」聲。後多假借「」(暴)字表示,故又加注「」旁分化出「」字來表示「」的本義。

  「」表示本義的例子如《孟子.萬章上》:「江漢以濯之,秋陽以暴之,皜皜乎不可尚已。」《周禮.天官.染人》:「凡染,春暴練。」賈公彥疏:「春暴練者,以春陽時陽氣燥達,故暴曬其練。」

  「」引申表示暴露、顯露。如《孟子.萬章上》:「昔者,堯薦舜於天,而天受之;暴之於民,而民受之。」《論衡.禍虛》:「尸捐不收,骨暴不葬,在水為魚鱉之食,在土為螻蟻之糧。」

  「」表示凶殘、暴虐。如《左傳.哀公十六年》:「子木暴虐於其私邑,邑人訴之。鄭人省之,得晉諜焉,遂殺子木。」《戰國策.燕策二》:「秦取天下,非行義也,暴也。」

  「」表示損害、侵害。如《國語.晉語》:「忠不可暴,信不可犯。」韋昭注:「不可侵暴。」《莊子.盜跖》:「堯舜作,立群臣,湯放其主,武王殺紂。自是之後,以強陵弱,以眾暴寡。」

  「」表示輕慢。如《左傳.襄公二十年》:「慶氏無道,求專陳國,暴蔑其君,而去其親,五年不滅,是無天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至忠》:「何其暴而不敬也?」

  「」表示疾暴、猛烈。如《詩.邶風.終風》:「終風且暴,顧我則笑。」毛傳:「暴,疾也。」《史記.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「吾日暮途遠,故倒行暴施之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暴者,卒也,急也。」

  「」引申表示急躁。如《史記.佞幸列傳》:「至漢興,高祖至暴抗也,然籍孺以佞幸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言暴猛伉直。」《樂府詩集.雜曲歌辭.焦仲卿妻》:「我有親父兄,性行暴如雷。」

  「」還表示突然。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㬥,猝也。」如《春秋穀梁傳.宣公二年》:「靈公朝諸大夫而暴彈之,觀其辟丸也。」王引之述聞:「暴者,猝也,謂猝然引彈而彈之也。」《三國志.魏書.方伎傳》:「文帝問宣曰:『吾夢殿屋兩瓦墮地,化為雙鴛鴦,此何謂也?』宣對曰:『後宮當有暴死者。』」

  「暴虎」的「」過去多解釋為徒手搏擊,不確。「暴虎」本作「虣虎」,即以戈搏虎之意。參見「」。
964 字


相關漢字: ,,,,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33 p72
暴力,粗暴,暴殄天物,暴利,暴卒,暴政,暴虐,暴病,暴徒,暴動,暴發,暴亂,暴漲,暴躁,殘暴,暴戾恣雎,暴虎馮河,暴飲暴食,暴跳如雷,自暴自棄
p355 p235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

p49 p72
一暴十寒,暴露
p355 p357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
其他方言讀音
本字庫於「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
成語彙輯
十寒, 以, 戾恣睢, 殄天物, 虎馮河… (5/158) 詳細資料
配搭點:
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
詞類 英文意義
adj. cruel; savage; fierce; passionate; sudden; abrupt; violent
v. dry in the sun; exhibit; stick out; stand out; bulge
瀏覽次數: 151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