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伏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伏 | 司也。从人从犬。【臣鉉等曰:司,今人作伺。】〔房六切〕 (167 / 164) | 人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伏 | 436 | 扶富 |
![]() |
奉 | 全濁 | 唇 | 去 | 流 | 尤/宥 | 開 | 三 | |
伏 | 453 | 房六 |
![]() |
奉 | 全濁 | 唇 | 入 | 通 | 東/屋 | 合 | 三 |
形義通解 |
---|
伏字的甲骨文構形象一人伏地之形,本義是人伏於地。金文除從一伏地之人外,還兼從犬,一說其字構形會犬趴伏之意,一說會犬趴伏伺機襲擊人之意。釋形雖異,但都有趴伏之意。篆文承金文之形。 88 字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 | 周 | ||||
李 | 何 | |||||
HKLS張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「伏」的異讀字 | |
![]() |
黃p49 | 周p4 | ||||
李p109 | 何p360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伏」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伏龍府, 伏羌縣 | (2/2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老驥伏櫪, 降龍伏虎, 伏低做小, 做小伏低, 此起彼伏… | (5/174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雌, 潛, 跧, 瘕, 跪, 兮, 犧, 羲, 起, 煦, 降, 驥, 蜷, 櫪, 埋, 危, 匍, 十, 廋, 軾, 擿, 怗, 蠖, 制, 蟄, 晝, 誅, 坻, 瀤, 螑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secret; hidden |
v. | prostrate; yield; suffer; lie in ambush; hide; conceal; suppress; sit on eggs |
瀏覽次數: 422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