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◎ (主部件) 共 185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61 - 70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從「」從◎,「」字是把「」字的中豎向上突出而產生的分化字(張玉金),象張口伸舌,本義是說話、告訴、舌辯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◎,「」字是把「」字的中豎向上突出而產生的分化字(張玉金),象張口伸舌,本義是說話、告訴、舌辯。一說「」字從「」從「」,會以牛祭神,並且祝告之意,引申為報告(張日昇)。可備一說。
甲骨文用作祭名,讀作「」,《說文》:「祰,祭名。」《合集》1166甲:「告于太甲、且(祖)乙」,表示對太甲、祖乙進行祰祭。甲金文又用作本義,表示報告。《屯南》997:「犬來告又(有)鹿,王往逐」,表示名叫犬的官員來稟報有鹿,商王前往追逐擒捉。五年琱生簋:「告曰」。何尊:「唯武王既克大邑商,則廷告于天。」表示武王戰勝商後,稟告上天。又表示告誡,中山王方壺:「卲(昭)告後嗣」。金文又表示控告,五祀衛鼎:「衛以邦君厲告于井(邢)白(伯)。」表示衛向邢伯控告邦君厲。
戰國竹簡亦用作本義,表示告訴,《郭店楚簡.緇衣》簡47:「我黽〈龜〉既厭,不我告猷。」表示卜問多了,用來占卜的龜靈都感到煩厭,不會告訴我應該怎麼做(季旭昇)。
戰國文字從「」,從「」,會人跽坐於地上之意。陳劍認為古代的「」即「」,「」應是「」的初文,「」和「」形音義關係皆密切,很可能本為一語一形之分化。「」的本義是跪坐。古人席地而坐,雙膝着席,臀部壓在腳上。
甲骨文象人坐於席上,或釋為「」,可備一說。(中島竦、李孝定)戰國文字從「」,從「」,會人跽坐於地上之意。陳劍認為古代的「」即「」,「」應是「」的初文,「」和「」形音義關係皆密切,很可能本為一語一形之分化。秦系文字從二「」,屬於繁化。後來「」形訛變,《說文》遂誤以為字從「」省。「」的本義是跪坐。古人席地而坐,雙膝着席,臀部壓在腳上。《說文》:「坐,止也。」如《左傳.昭公二十五年》:「明日宴,飲酒,樂,宋公使昭子右坐,語相泣也。」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先生書策琴瑟在前,坐而遷之,戒勿越。」孔穎達疏:「坐亦跪也。」
」也表示席位、座位,後寫作「」。如《韓非子.外儲說左上》:「鄭人有且置履者,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,至之市而忘操之。」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:「項王則受璧,置之坐上。」
」引申表示留守。如《左傳.桓公十二年》:「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。」杜預注:「坐,猶守也。」又如馬王堆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.蘇秦獻書趙王章》第229行:「秦以強弩坐羊腸之道,則地去邯鄲百廿里。」
」又表示因……而獲罪。如《史記.秦始皇本紀》:「十年,相國呂不韋坐嫪毐免。」意謂呂不韋因嫪毐而獲罪免職。《漢書.武帝紀》:「閏月,諸邑公主、陽石公主皆坐巫蠱死。」亦表示連坐,即因別人犯罪而被連帶受罰。如《韓非子.八說》:「明君之道,賤德義貴,下必坐上,決誠以參,聽無門戶,故智者不得詐欺。」
」表示對質。如《左傳.昭公二十三年》:「晉人使與邾大夫坐。」杜預注:「坐,坐訟曲直。」又如《晏子春秋.內篇問下》:「言不相坐,行不相反。」
」表示因為、由於。如《樂府詩集.相和歌辭三.陌上桑》:「來歸相怒怨,但坐觀羅敷。」唐代杜牧〈山行〉:「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於二月花。」
」還用作副詞,表示自然而然。如《管子.輕重甲》:「北海之眾無得聚庸而煮鹽。若此,則鹽必坐長而十倍。」又表示徒然。如南朝梁江淹〈望荊山〉:「玉柱空掩露,金樽坐含霜。」又表示恰好。如唐代杜甫〈答楊梓州〉:「悶到房公池水頭,坐逢楊子鎮東州。」亦表示遂。如唐代柳宗元〈早梅〉:「寒英坐銷落,何用慰遠客?」
尿
尿」象一人在撒尿,本義是排泄小便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小點(以◎表示),象一人在小便的側視圖,本義是撒尿、排泄小便,又指小便,引申為人或動物經腎臟過濾排泄出的液體。小篆改為從「」從「」。《說文.尾部》:「尿,人小便也。从尾,从水。」徐灝箋:「今俗語尿息遺切,讀若綏。」「尿」除了「奴弔切」(即普通話niao4,粵語niu6)一音外,還有一個音,清朝的徐灝是廣東番禺人,他指出「尿」的俗音是「息遺切」,讀若「」,此音對應今天粵語俗呼「尿」為syu4(音同「」),尤其在呼喚小孩撒尿時,會說「屙薯薯」。在方言中,撒尿又叫「屙尿」。
尿」字過去也借「」字表示,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古書多假溺為之。」《漢書.酈陸朱劉叔孫傳》:「沛公不喜儒,諸客冠儒來者,沛公輒解其冠,溺其中。」顏師古注:「溺,讀曰尿。」意謂劉邦不喜歡讀書人,客人中若有戴帽子的讀書人,劉邦便摘下他們的帽子,在上面撒尿。
甲骨文表示撒尿,《合集》137正:「豐尿于彔(麓)」,「」是人名,意謂豐在山腳撒尿。又表示尿病,相當於今天的前列腺炎、尿道病、膀胱病、攝護腺病一類的疾病(參嚴一萍),《合集》13887:「貞:尿,弗其肩興㞢(有)疾。」「肩興有疾」的意義是「克興有疾」(蔡哲茂),意謂貞卜尿病,不會好轉。
「尿尿」二字連用時,首字用作動詞,讀niu6(普:niao4),次字用作名詞,讀seoi1(普:sui1)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,甲骨文或從丨從◎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象戈柄之形,「」字象繩索纏繞戈柄之形。學者多從徐灝的說法,認為戈柲纏繞繩索,整齊有次弟,故有次弟之義,又引申為兄弟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,甲骨文或從丨從◎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象戈柄之形,「」字象繩索纏繞戈柄之形。學者多從徐灝的說法,認為戈柲纏繞繩索,整齊有次弟,故有次弟之義,又引申為兄弟。
金文或不從「」的初文而從「」,「」象木橛之形,繩索纏繞戈柄與木橛之意同。
甲金文表示兄弟之弟,殳季良父壺:「用亯孝于兄弟、婚顜、者(諸)老」。
《說文》:「弟,韋束之次弟也。从古字之象。凡弟之屬皆从弟。𠂖,古文弟从古文韋省,丿聲。」
甲金文象一把鋸。假借為第一人稱代詞。
甲金文象有鋸齒的長柄兵器,本義是一種鋸,或形近鋸的古兵器。假借為第一人稱代詞,表示自己。《說文》:「我,施身自謂也。或說:我,頃頓也。从戈从𠄒。𠄒,或說:古(垂)[𠂹]字。一曰:古殺字。凡我之屬皆从我。𢦠,古文我。」
郭沫若認為象兵器的「」即《詩經》與「」並舉的「」,「」是「」的象形初文,指刃部有齒的鉞形武器。「」所象的兵器,羅西章認為即是陝西扶風縣莊白村出土的三齒兵器,曾憲通、陳煒湛認為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。漢字中唯一保留了「」兵器義的,大概只有「」字(關子尹)。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用為貞人名、國名。又用作複數第一人稱代詞,多為殷商之自稱,如《合集》9688:「我受年」,表示我們的禾黍會豐收,這是殷人貞卜自己國家農作物的收成情況。
金文除用作人名外,多用作第一人稱代詞,表示自己,毛公鼎:「虔夙夕叀(惠)我一人。」意謂朝夕虔敬輔助我一個人。
戰國文字也用作第一人稱代詞,《郭店簡.老子甲》簡31:「我無事而民自富」。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10:「《詩》員(云):「皮(彼)求我則,女(如)不我得,執我仇仇,亦不我力。」意謂《詩經》說:「君主請求我從政時,唯恐請不動我;等到我答應了,卻又不信賴、重用我」(季旭昇)。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24-25:「息侯弗順,乃使人于楚文王曰:『君來伐我,我將求救於蔡,君焉敗之。』」又假借作「」,《郭店簡.語叢一》簡22:「仁生於人,我(義)生於道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,象婦女頭上加笄(髮簪)之形。古時女子十五而笄,二十而嫁,有笄有髻,顯示已出嫁的婦女形象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,象婦女頭上加笄(髮簪)之形。古時女子十五而笄,二十而嫁,有笄有髻,顯示已出嫁的婦女形象。故孫雲鶴疑「」是「」的異體字。《禮記.內則》:「女子十有五年而笄。」《古列女傳.魏曲沃負》:「十五而笄,二十而嫁」。
甲骨文用法有二,一,用同「」。二,又讀為「」,表示悔吝。金文多用作人名,又表示捷疾,後作「」,何尊:「叀王龏德谷(裕)天,順(訓)我不每(敏)。」又假借為「」,中山王圓壺:「昔者先王慈愛百每(牧)」,「百牧」即群臣(參李學勤、李零),一說認為「百每」讀作「百謀」,意指「百慮」,《說文》:「慮難曰謀」(參張政烺)。
《說文》:「每,艸盛上出也。从屮母聲。」
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表雄性器官,結合不同獸類形符,表牛、羊、馬等雄性家畜或獸類(由於公豬有「」字表示,故除外)。本義是雄性動物,與「」相對。
」字之釋形說法甚多。郭沫若以為「」為牡器之象形。馬如森、徐中舒等釋「」從牛從「」,「」表示雄性動物的符號。季旭昇進一步認為,甲骨文表示公豬的「」(「」)從「」,而「」字在甲骨文中畫出整個身體,表生殖器的「」與身體相連。由於牛、羊等字只表現頭部,無從附着牡器,所以「」與牛、羊身體獨立開來。因「」形和甲骨文簡寫的「」字一樣,後人都以為雄獸旁從「」。
《說文》:「牡,畜父也。从牛,土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土聲求之疊韻、雙聲皆非是。蓋當是從土,取土為水牡之意。」王國維因「」古音屬之部,「」在尤部,之、尤二部音近而認為「」從「」得聲。根據以上分析,「」字既不從「」,也不從「」,而從「」。
」甲骨文用作祭牲。如《乙》2854:「辛未卜,卯于祖牡(從羊)、䝅。」表示宰割公羊、公豬以祭祀祖先。
」屬「明母」,今音多讀鼻音聲母m,但在閩南方言中讀唇音聲母b,與歷史上「去鼻化音變(Denasalization)」相關。
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欄圈的象形初文,字或從「」。「」象家畜關在欄圈內,本義是欄圈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蓄養牛羊的欄圈,本義是欄圈。古人以欄圈豢養用來祭祀的牲畜,「」在甲金文中多指祭牲,從「」專指用來祭祀之牛,從「」則專指用來祭祀之羊。戰國竹簡「」多寫作「」形。《說文》:「牢,閑,養牛馬圈也。从牛,冬省。取其四周帀也。」按《說文》:「閑,闌也。」即「」是木欄的意思。另「」字不從「」省,所謂從「」,實象牢形,即許慎所說取其四周包圍之義(李孝定)。
甲骨文「」指圈養之祭牲,如《合集》21260「𤉲(燎)三牢」,即以三隻祭牲進行燎祭。
金文「」字用作動詞,指進獻祭牲,如貉子卣「王牢于阹」,指王於阹地進獻祭牲。
傳世文獻中仍有用作本義,指蓄養牛羊的欄圈。《詩.大雅.公劉》:「執豕于牢,酌之用匏。」鄭玄箋:「其羣臣乃造其羣牧,執豕於牢,以為飲酒之殽。」《戰國策.楚策四》:「亡羊而補牢,未為遲也。」「」從欄圈引申有牢固之義(段玉裁),《廣雅.釋詁一》:「牢,𩋆(堅)也。」如《韓非子.難一》「朞年而器牢」,指滿一年而器物變得牢固。
甲金文「」字象手拿着相連的絲線。本義是聯繫。
甲金文從「」或「」從頂部相連的絲,「」、「」皆象手形,頂部相連的絲是「」的初文,全字象手拿着相連的絲線。羅振玉:「卜辭作手持絲形,與許書籀文合。」商承祚則認為象手持二絲或三絲而繫聯之,本義是綁繫、繫聯。學者或認為此字是「」的初文(丁山、裘錫圭),《說文》:「攣,係也。」姑備一說。戰國文字「」下省從一「」,多借作「」。小篆「」之「丿」為「」之省變,《說文》誤以為「丿」標聲,不確。《說文》:「系,繋也。从糸丿聲。凡系之屬皆从系。𣫦,系或从毄處。𦃟,籒文系从爪絲。」
甲骨文用作祭名,于省吾認為因祀典有繫屬物品的舉動而得名。《合集》14311:「勿奏、系于東」,指不要在東方進行奏祭和系祭。甲骨文又用作地名、方國名。《合集》36964:「才(在)系。」《合集》27997:「系方。」金文用作人名。
戰國時韓國陶器用作姓氏,《陶彙》6.79:「系㦹。」另戰國文字多假借為「」,可用作人名,如《包山楚簡》簡179:「黃系(奚)。」「」或假借作疑問代詞「」,指怎樣。《上博楚竹書四.曹沫之陳》簡13:「吾欲與齊戰,𦖞(問)陣系(奚)女(如)?守邊城系(奚)女(如)?」全句指我想要跟齊國作戰,要怎樣佈置陣式?要怎樣守住邊境?參見「」。
馬王堆帛書「」可讀為「」,《馬王堆帛書.五十二病方.䰍》第382行:「若不能桼(漆)甲兵,令某傷,系(雞)矢(屎)鼠襄(壤)涂(塗)桼(漆)王。」意謂若不能用漆塗在盔甲與兵器上,反而令人患漆瘡,當以雞糞、鼠穴的泥土塗他。
又,《馬王堆帛書.六十四卦.習贛(坎)》第21行:「系(繫)用諱(徽)纆,親(置)之于繱(叢)勒(棘),三歲弗得,兇(凶)。」通行本《易》「」作「」。呂祖謙《周易音訓》:「係,晁氏曰:古文作系。」按「」、「」並通為「」,全句意指用繩索繫縛囚犯,使他置身於草叢荊棘之中,三年不得解脫,占得凶兆。
」由聯繫引申到世系的「」,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系之義引申爲世系。」《字彙.糸部》:「系,譜系。」劉向《別錄》:「《世本》,古史官明於古事者之所記也,錄黃帝已來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系謐名號,凡十五篇。」班固《漢書.高帝紀》:「漢帝本系,出自唐帝。」
甲金文象兩山分開之處(李孝定),「」象谷口,本義是山谷。
甲金文象兩山分開之處(李孝定),「」象谷口,本義是山谷。徐中舒則認為從「」從「」,象溪流自山澗流入平原之狀。李說較為合理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金文表示谷地,指兩山間之低狹地帶。啟卣:「山谷」。又用為「」,表示寬裕,何尊:「叀(唯)王龏(恭)德谷(裕)天」,讚美周王德盛,可配比上天。又用為人名。
簡帛文字「」多讀為欲,《郭店楚簡.尊德義》:「不以旨(嗜)谷(欲)害其義(儀)軌」。
《說文》:「泉出通川爲谷。从水半見,出於口。凡谷之屬皆从谷。」段玉裁注:「水注川曰谿,注谿曰谷。」又云:「川者,毌穿通流之水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