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阜 (包括子部件) 共 7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7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象階梯。一說象高高的土山,其山坡有梯級。故「」可指梯級、山阜、高地。
甲骨文象階梯之形(徐中舒、許進雄)。一說象土山高峭,其山坡有梯級(葉玉森)。本義是階梯,引申為山阜、高地。王筠《說文釋例》:「蓋如畫坡陀者然,層層相重纍也。」「」除了獨立成字外,亦是漢字的重要部件。偏旁從「」的字,如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都有階級之義;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都有上升下降或墜落之義;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都有高峻或危險之義(徐中舒)。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等有山崗或山坡之義。《說文》:「𨸏(阜),大陸山無石者。象形。凡𨸏之屬皆从𨸏。𠼛,古文。」
」的本義有三說:第一,以為象土山高峭有阪級(葉玉森)。第二,以為「如畫坡陀者,層層相重纍」(王筠)。第三,以為象梯形(王國維、許進雄)。古人穴居多擇土層高厚之處,需攀上梯級,才能回家,故「」象梯形(徐中舒),以上說法均以為階梯即「」字之初義,至於將「」釋作高地,當為引申之義。另外,《爾雅.釋地》:「高平曰陸,大陸曰阜,大阜曰陵」。「大陸」古代指高而平的土山,故「」字後引申為廣大、豐富的意思,如「物阜民豐」,表示物產豐富,人民安樂。
甲骨文用作人名,地名。又可能表示高地,《合集》10405正:「才(在)[宀𦔻](庭)阜」,「」是地名,指在庭地的高峻之處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二「」,「」象山丘、山陵之形,二「」象兩隻腳趾向下的腳。全字表示二足從山上往下走。引申為下降、降落、降臨、降服之意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二「」,「」象山丘、山陵之形,二「」隸定作「」,象兩隻腳趾向下的腳。「」與二「」會二足從山陵自上往下走之意。「」字又可引申為降落和降臨的意思,後又引申出降服之意。《說文》:「降,下也。从𨸏,夅聲。」《詩.大雅.公劉》:「陟則在巘,復降在原。」鄭玄箋:「陟,升;降,下也。」「」、「」二字相對,二止登山為「」,下山為「」。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中,「」字可用作本義,表示下降,如《合集》15377:「降陟」,「」與「」便分別表示了下降與上陞。另如《合集》14178:「茲云其㞢降其雨」,則有落下之意。甲骨文中常見「降永」一吉祥用語,就是降下祥瑞的意思。另外,甲文亦有作降服用的例子。如《屯南》2301:「方來降」,「」指「方國」,意指「方國來投降」的意思。
金文也有用作本義,表示下降,如散氏盤:「陟剛(崗)三奉(封),降以南」,即是登上山崗,這是第三次的封地,從山崗南部下山。至於禹鼎:「用天降大喪于下或(國)」,指上天對國家降下大禍,「」字有降落的意思。另外,金文除了有從阜、從二止的構形外,中山王鼎「」字又增「」以顯示其移動,不降矛則增「」以標其為地名。
後人為降服之「」另造晚出省文「」字。
甲金文「」會兩腳向上登山之意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山丘、山陵之形,「」象兩隻腳趾向上的腳,「」、「」會二足由下而上登山之意。《說文》:「陟,登也。从𨸏、从步。𠌹,古文陟。」《爾雅.釋詁》:「陟,陞也。」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登高,《合集》15377:「降陟」,「」與「」表示下降與上陞。《詩.周頌.閔余小子》:「念茲皇祖,陟降庭止。」鄭玄箋:「陟降,上下也。」又用作祭名,《合集》32916:「其陟于高祖王亥」。又用作人名。
金文也用作本義,散盤:「陟剛」,表示登上山崗,「」通假為「」。《詩.大雅.公劉》:「迺陟南岡」。㝬簋:「其瀕在帝廷,陟降」,表示瀕臨、接近帝廷,「陟降」表示陞降、上下。《詩.大雅.文王》:「文王陟降,在帝左右。」毛亨傳:「言文王升天,下接人也。」朱熹集傳:「蓋以文王之神在天,一升一降,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,是以子孫蒙其福澤,而君有天下也」。
甲金文會二人俯身挖掘洞穴之意。是「」的初文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二「」從小點(小點象土粒,以◎表示)。金文從「」(象土山高陗有阪級之形)從二「」(象俯伏人形)從小點。「」(音包)亦是聲符,象二人俯身挖掘洞穴之形,是「」的初文(沈培、梁月娥)。《詩.大雅.緜》:「陶復陶穴,未有家室。」段玉裁注:「蓋讀陶爲掏。」「」是從旁挖掘的洞,「」是垂直向下挖掘的洞。「」即後來的「」字,「陶復陶穴」表示挖掘出與地面平行的洞和與地面垂直的洞。《太平御覽》卷八五四引漢王符《潛夫論‧救邊》:「掏沙壅河。」
後期金文加從「」。金文用作姓氏或古國名,又用作地名,不其簋:「宕伐玁狁于高陶」。《郭店楚簡.語叢四》簡22:「山亡(無)陶(覆)則阤,城無蓑則阤。」郭店語叢四此字與金文「」字形近,疑為「」字的訛變,楊澤生釋讀為「」,表示覆蓋、遮蔽,可從。這句是說山如果沒有遮蔽就會崩。
注意勿將此字與豳公盨的「」(「」)字相混,參「」字。
《說文》:「陶,再成丘也,在濟陰。从𨸏,匋聲。《夏書》曰:『東至于陶丘』。陶丘有堯城,堯嘗所居,故堯號陶唐氏。」段玉裁注:「謂堯始居於陶丘。後爲唐侯。故曰陶唐氏也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二「」,早期金文從二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聲符,「」象山陵,作為「」的意符。本義是大土山,引申為陸地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二「」,早期金文從二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聲符,「」象山陵,作為「」的意符。本義是大土山,引申為陸地。《楚辭.九嘆.憂苦》:「巡陸夷之曲衍兮,幽空虛以寂寞。」王逸注:「大阜曰陸。」意謂遊覽山丘和平原,以及彎曲的水澤,感到空虛寂寞。
春秋以後,或加「」為意符。或不從「」而改從二「」為聲符。至小篆簡化為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。
甲骨文辭殘,意義不詳。金文用作族氏名、地名。又用作人名,朱公䤜鐘:「陸終」,「陸終」是楚人的祖先。
戰國竹簡用作本義,表示土丘或高平之地,《上博竹書三.周易》簡50:「鴻漸于陸」,意謂鴻雁進至土山。
《說文》:「陸,高平地。从𨸏从坴,坴亦聲。𨽰,籒文陸。」
甲金文「」字從「」(山丘),「」亦聲。表示太陽昇起,照射在山坡上。本義是山南的向陽面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亦聲。「」象山丘,「」字象太陽昇起於草木之上,陽光照射在山坡上之形。本義是山的南面,因為中國位於北半球,古人看見太陽從東方昇起,經過南方後,在西方落下。所以山的南面是向陽坡,北面是背光坡,南面的日照較北面充足,因此山的南面叫做「」,山的北面叫做「」。引申指日光照得見的一面,即向陽部分。《周禮.考工記.輪人》賈公彥疏:「記識其向日為陽,背日為陰之處。」
甲骨文用作地名。金文表示山的南面,水的北面。虢季子白盤:「搏伐玁狁,于洛之陽。」表示在洛水的北面搏伐玁狁。金文又用作地名和國族名。《玉篇》:「陽,山南水北也。」《詩.大明》:「在洽之陽,在渭之涘。」孔疏云:「水北曰陽」。參見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
《說文》:「陽,高、明也。从𨸏,昜聲。」
甲骨文有倒人形,見《合集》18446,是顛隕的「」的表意初文,亦即《說文》「」的古文。(唐蘭、裘錫圭、陳劍、蔣玉斌)甲骨文多作從「」從倒「」或倒「」之形,表示人從阜上顛落。
甲骨文有倒人形,見《合集》18446,是顛隕的「」的表意初文,亦即《說文》「」的古文。(唐蘭、裘錫圭、陳劍、蔣玉斌)甲骨文多作從「」從倒「」或倒「」之形,表示人從阜上顛落。倒「」之下或增「」聲。花園莊東地甲骨又寫作從「」從倒「」(跪坐人形),「」聲的字形,也是「」的異體。(蔣玉斌)
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小篆從之。戰國楚系文字又有從「」(「」),「」聲的字形。從「」表示顛倒於「」或因「」而顛倒。字形見《清華叄.良臣》,應即「」的異體。(謝明文)
甲骨文用作本義,如《合集》10405正:「子央亦顛。」意謂子央也從車上顛隕下來。又如《合集》18789:「九日[八兔],辛□㞢(有)𡿧(災),王顛自…」意謂王自占卜之日算起的第九天(此日天干為辛)發生了不好的事情,這一天王(自車或某處)顛落。(謝明文)
金文「」或讀為「」,與「」相配,字形見戰國魚顛匕。何琳儀以為「」應表示頂,「魚顛」指魚頭,在此指匕的橢圓形頭部。
」在古書中表示本義的例子如《論語.季氏》:「危而不持,顛而不扶。」《楚辭.九章.思美人》:「車既覆而馬顛兮,蹇獨懷此異路。」
」表示顛倒、倒置。如《詩.齊風.東方未明》:「東方未明,顛倒衣裳。」《楚辭.九嘆.愍命》:「今反表以為裏兮,顛裳以為衣。」引申表示破壞。如《孟子.萬章上》:「太甲顛覆湯之典刑,伊尹放之於桐。」
」在古書中常與「」互訓,表示頭頂。《爾雅.釋言》:「顛,頂也。」如《詩.秦風.車鄰》:「有車鄰鄰,有馬白顛。」引申表示頂端。如《史記.孝武本紀》:「東上泰山,山之草木葉未生,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顛。」「泰山顛」即泰山之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