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8 BD A1 |
---|---|
大五碼 | C5AF |
倉頡碼 | 女火口 |
Matthews | 5024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3561;(二版)3799 |
康熙字典 | 1177 |
Unicode | U+8F61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2260.9 | |
頻序 A/B | 6015 | 4875 |
頻次 A/B | 4 | 2 |
普通話 | pi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轡 | 馬轡也。从絲从軎,與連同意。《詩》曰:六轡如絲。〔兵媚切〕 (278 / 279) | 絲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甲骨文像幾束絲繩捆在一起,上面像繩結之形,下面是絲。金文或把絲形寫在兩旁,後來逐漸訛變為像從「絲」從「叀」的字形,小篆進一步訛為從「絲」從「軎」。本義是馬的繮繩。 81 字 詳解: 甲骨文像幾束絲繩捆在一起,上面像繩結之形,下面是絲。金文或把絲形寫在兩旁,後來逐漸訛變為像從「絲」從「叀」的字形(一說從「絲」,「叀」聲)。「叀」形到了小篆進一步訛為「軎」,故《說文》以為「轡」從「絲」從「軎」。隸書又有「軎」下「口」形變為「心」形的寫法。 甲骨文用為地名或方國名。如《合集》8175:「才(在)轡。」《合集》9776:「鼎(貞):轡受年。」 「轡」的本義是馬的繮繩。《說文》:「轡,馬轡也。从絲从軎,與連同意。《詩》曰:六轡如絲。」金文用本義,如九年衛鼎「帛(白)轡乘」,即白色的繮轡四副。戰國竹簡亦有用例,如曾侯乙墓竹簡簡80:「兩馬之轡,黃金之勒。」安大簡《詩.秦風.駟驖》簡36-37「六轡才(在)手」,與今本《毛詩》同。傳世文獻用例又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如欲以寬緩之政,治急世之民,猶無轡策而御駻馬,此不知之患也。」《淮南子.覽冥》:「昔者,王良、造父之御也,上車攝轡,馬為整齊而歛諧。」 408 字 相關漢字: 絲,叀,軎,口,心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轡」字下錄有8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長轡遠馭, 攬轡澄清, 長轡遠御, 詭銜竊轡, 攬轡登車… | (5/27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馭, 攬, 韉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bridle of horse, reins; name of an ancient nomadic tribe in the north-western borderland of the Shang Dynasty |
瀏覽次數: 1270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