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義通解
上一頁 | 下一頁 |
搜索詞 :
假借
(共 251 筆) 131 - 140 [重新搜索] |
頁 |
漢字 | 形義通解 |
---|---|
林 |
甲骨文「林」用作地名,如《合集》9471正:「乎(呼)取(娶)女于林」,指娶女子於林。另「林」亦用作方國名,如《合集》36968就以「林方」指名為林的方國。 金文「林」字用作本義,指森林。[妾子]𧊒壺:「其𨗥(會)女(如)林」,指會合的盛況好像森林一般。《詩.大雅.大明》:「殷商之旅,其會如林。」另同𣪕用「林」為職官名,指掌管巡守林木的人,傳世典籍作「林衡」,《周禮.地官》:「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,而平其守,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。」金文「林」字又可用作氏名或人名。 馬王堆帛書《六十四卦》中有「林」卦,「林」字在傳世《易》皆作「臨」。《論語.雍也》:「民敬而行簡,以臨其民。」按《六十四卦》中卦辭與爻辭所述正是「臨民」(治理人民)之事,因此「林」在這裏借用作「臨」。 又傳世古書中「林」可解作「君」,《爾雅.釋詁》:「林,君也。」《詩.小雅.賓之初筵》:「百禮既至,有壬有林。」鄭玄箋云:「壬,任也,謂卿大夫也。諸侯所獻之禮既陳於庭,有卿大夫,又有國君。」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〈釋詁〉、毛傳皆曰:『林,君也。』假借之義也。」 參見「森」。 |
妳 |
根據《玉篇.女部》,「妳」同「嬭」,本義為母親,讀作「乃弟切」,引申解作乳母,即奶媽、奶娘,讀為「女蟹切」。 「妳」解作母親,《廣雅》:「嬭,母也,楚人稱母曰妳。」《通俗編》:「《說文》『爾』本作『尔』,故『嬭』亦變體為『妳』。」元柳貫〈祭孫秬文〉:「阿翁與汝阿爹阿妳,以家饌祭於中殤童子阿秬之魂。」「家饌」即家中的菜餚;「中殤」即十二至十五歲死亡;全句意指爺爺、爸爸和媽媽,在家中以的菜餚祭祀年少早亡的小孩阿秬的靈魂。 「妳」亦為「乳母」的俗稱,《史記.扁鵲倉公列傳》:「故濟北王阿母自言足熱而懣。」司馬貞《索引》案:「是王之妳母也。」張守節《正義》曰:「服虔云:『乳母也。』」意指從前濟北王的奶媽說自己心口發熱、胸中鬱悶。《廿二史考異.南史卷二》:「南史多俗語……呼乳母為妳。」 「妳」亦指「祖母」或年長的婦人,《通俗編.稱謂》:「今吳俗稱祖母曰阿妳……蓋凡婦人尊老者,概有阿妳之稱,今亦然也。」 金文「妳」假借為「乃」,用作連詞。𨟭侯少子簋:「𨟭侯少子𥝹乃、孝孫不巨,會趣(取)吉金,妳(乃)作皇妣□君中(仲)妃祭器八簋。」「皇妣」,先祖的配偶,即先祖母;意謂𨟭侯少子𥝹乃和孫子不巨共同選取堅硬的青銅,為先祖母□君仲妃鑄造八件祭器。 「妳」後來用作第二人稱代詞,與「你」意思相同,專指女性。 |
畾 |
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.稱》:「雷以為車,隆隆以為馬。」《詩.小雅.采芑》:「戎車嘽嘽,嘽嘽焞焞,如霆如雷。」《淮南子.原道》:「電以為鞭策,雷以為車輪。」 金文假借為「罍」,是一種盛水的器皿,父乙罍:「乍父乙寶中尊畾(罍)。」又用作人名。 |
呂 |
甲金文「呂」用為本義的例子。如《合集》29687:「其鑄黃呂□。」《英藏》2567:「王其鑄黃呂奠𧖸。」效父簋:「休王易(賜)效父呂三。」 「呂」又用為人名、地名或方國名。如《合集》2002反:「隹(唯)呂又(祐)。」《合集》6778正:「……方圍于呂。」呂王鬲:「呂王乍(作)[阝尊](尊)鬲,子子孫孫永寶用亯(享)。」 《說文》:「呂,脊骨也。象形。昔太嶽爲禹心呂之臣,故封呂侯。凡呂之屬皆从呂。膂,篆文呂从肉从旅。」脊骨之義原無本字,假借「呂」表示,後來又另造「膂」字表示。(參《字源》)「呂」表示脊骨的例如《急就篇》「尻髖脊膂腰背呂」,顏師古注:「呂,脊骨也。」 「呂」也是中國古代樂律之名,又是陰律的總稱。《漢書.律曆志》:「律十有二,陽六為律,陰六為呂。[……]呂以旅陽宣氣,一曰林鐘,二曰南呂,三曰應鐘,四曰大呂,五曰夾鐘,六曰中呂。」 「呂」還是古國名,後為楚國所滅。《國語.鄭語》:「當成周者,南有荊蠻、申、呂、應、鄧、陳、蔡、隨、唐。」又可作姓氏,如戰國時期秦相呂不韋、三國時期將領呂布。 |
膂 | |
梠 |
金文「梠」假借為「呂」,表示國名。中子化盤:「用正(征)梠(呂)」,這件青銅器記載楚國伐呂的事,在楚文王至楚成王之間(參李零)。 |
歷 |
另一種說法認為「歷」非會意字,而是從止秝聲的形聲字,《說文》:「秝,讀若歷」。此說認為足之所經皆有經過之義,不必定要在禾林邊過(李孝定)。《說文》:「歷,過也。从止厤聲。」按「秝」、「厤」可為純粹聲符,亦可能兼為義符。古時出門便為禾田、樹林,以「秝」、「止」會經過之意,亦在常理中。故「歷」可能是形聲字,亦可能是形聲兼會意字。 金文從「秝」從「止」外,加從「厂」,「厂」為「石」之省,於此用義不明,或只為繁筆,林義光以為有推移之意,高田忠周以為象人之所居,皆可商。亦有不從「止」,簡作「厤」,「厤」、「歷」同字異體。甲骨用作貞人名,金文文例已有經歷之意,毛公鼎:「厤自今,出入尃命于外」,「厤自今」猶云「自今以往」或「從今以後」。又用為地名,禹鼎:「至于歷內」。金文「歷」可假借為「𤯌」,參「𤯌」。 |
曆 | |
兩 | |
盧 |
甲骨文用作方國名、地名、貞人名和祭名。又通讀作「膚」,有割剝之意。《博雅》:「膚,剝也。」如《佚》383「盧豕」,即割剝豬隻。金文用法有三。一,表示燃炭之爐。二,假借作「廬」,表示房舍,十五年趞曹鼎:「王射于射盧」,「射廬」即用以習射的房舍。三,假借作「鑢」,表示金屬。《說文》:「鑢,錯銅𨮯也。」白公父簠:「擇之金,隹(唯)鐈隹(唯)盧,其金孔吉,亦玄亦黃。」表示選擇金屬,有鐈和鑢,金屬甚堅硬,有黑色亦有黃色。 《說文》:「盧,飯器也。从皿𧇄聲。𥃈,籒文盧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