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義通解

上一頁 | 下一頁 搜索詞 : 假借 (共 251 筆) 21 - 30
[重新搜索]
搜索記錄: ( 假借 )

搜索字串:
選項:

支援萬用字元:「?」代表任一漢字,「*」代表句內任一字串。
關鍵字、詞間以半形空格分開。NOT 「A B C D...」= 有 A, 無 B, C, D...

漢字 形義通解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省聲,金文「」,「」聲,表示病情好轉,引申為疾病痊愈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省聲,金文「」,「」聲,表示病情好轉,引申為疾病痊愈。《說文》:「瘳,疾瘉也。从疒,翏聲。」
張舜徽認為「」表示疾病減輕,病情好轉、有起色之意。王鳳陽認為「」(又作「」、「」)、「」最初只表示病情好轉;後來「」、「」都既可表示病好,也可表示病情好轉、有起色;「」後可用來比喻社會民生狀況的好轉,這是「」所沒有的,《莊子.列御寇》:「吾以仲尼為貞幹,國其有瘳乎。」意謂以孔子為治國棟樑,國家(的情況)會有起色的。
甲骨文辭殘,意義不議。金文從「」從「」省,用作人名。三年附余令韓譙戈:「工帀(師)罕瘳」,「工師」是官名,「罕瘳」是人名。秦印亦用作人名,《秦印文字彙編》頁149:「王瘳」。
戰國竹簡和漢帛書皆表示病愈、病好,《清華簡一.祭公》簡3:「祭公拜手稽首,曰:『天子,𢘓(謀)父縢(朕)疾隹(惟)不瘳。』」「謀父」是西周時期的卿士,姬姓,祭氏,字謀父,是周公旦的後裔。全句意謂祭公向天子行拜手稽首禮,說道:「天子,謀父我的病情不會好轉。」
《新蔡楚簡》甲三簡22:「速瘳速瘥」,「」、「」都表示痊愈、病好,全句意謂迅速病好。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乙種》簡108:「病瘳」,即病好。
《馬王堆漢帛書.五十二病方》第395行:「十餘日而瘳如故。」表示十幾天後病好,跟原來一樣。《馬王堆漢帛書.五十二病方》第64行:「犬所齧,令毋痛及易瘳方:令齧者臥,而令人以酒財沃其傷,已沃而越之,嘗試,毋禁。」意謂被狗咬的病人,使傷口止痛和迅速治好的藥方:讓被咬的人躺着,叫別人用適量的酒反復沖洗他的傷口,沖洗後不要拭乾,讓酒液自然揮發,本方經過應用有效(馬繼興)。
「藥不瞑眩,厥疾不瘳」是古時的諺語,表示如果藥物不能使人頭暈目眩,病就不會痊癒。《國語.楚語上》:「若藥不瞑眩,厥疾不瘳。」《清華簡三.說命中》簡4:「若藥,女(如)不瞑眩,越疾罔瘳。」指藥力太小,病不會好,比喻做事力度不足,便達不到效果;又指為了治病,就不能顧忌藥物的副作用,比喻為了糾正錯誤,就不能害怕批評指責。
成語「創痍未瘳」表示創傷還沒有康復,比喻戰爭或災害造成的破壞沒有完全恢復。諺語「病始於少瘳,禍生於懈慢」形容病情的惡化,常常在疾病稍見好轉、人們不防備的時候開始的;禍患常常發生在人們粗疏懈慢、毫無戒備的時候。《鄧析子.轉辭》:「患生於官成,病始於少瘳,偏生於懈慢,孝衰於妻子。」意謂憂患產生於做官有了成績,疾病開始於稍稍好轉,災禍發生於鬆懈怠慢,孝順衰減於有了妻兒。
「厥疾勿瘳」形容病得很嚴重而不得痊癒。《幼學瓊林.卷三.疾病死喪類》:「厥疾勿瘳,言其病篤。」「夷瘳」則表示疾病平復痊愈,比喻生民疾苦的解除。《詩.大雅.瞻卬》:「罪罟不收,靡有夷瘳。」意謂刑網(嚴密的法律規條)不收斂,人民的苦痛沒有解除。
漢帛書又假借為「」,《馬王堆漢帛書.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》第45行:「其主道離人理,處狂惑之立(位)處不吾(悟),身必有瘳(戮)。」意謂君主治國之道背離為人的道德規範,身處狂妄昏惑之位而不醒悟,自身必然被殺害。
」又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,分布於今新疆之布爾津、湖南之新晃、浙江之嵊縣等地(竇學田)。一說「」姓疑為「」姓之訛(袁義達、杜若甫)。戰國和漢代文字有「」姓,《古璽彙編》2644:「瘳暲」,《包山楚簡》簡188:「瘳亞夫」,《漢印文字徵》:「瘳福」,王輝認為「」作為姓氏通作「」。
」字甲骨、金文從又從◎,象手有指甲,◎象指爪尖利之形,本義是指爪。
」、「」金文同形。「」後假借為干支字,而本義廢。參「」。
卜辭、金文皆用作地支名,位居第二。如「癸丑貞,旬亡禍」,又如貉子卣:「隹正月丁丑」。另參「」。
《說文》:「紐也,十二月萬物動,用事。象手之形,時加丑亦舉手時也。」許慎干支之說解不可信。
甲金文象正面俯視的長方形俎面之形(王國維、陳劍),「」是「」字初文,古文字中用爲「」係出於假借
甲金文「」象俯視的俎面,即王國維〈說俎〉所謂「象自上觀下之形」(以別於「自其側觀之」的「」字)。《說文》:「且,薦也。从几,足有二橫,一其下地也。凡且之屬皆从且。」其實「」並不从「」;中間的二橫爲俎面上的橫格、闌界,並非足間之橫(林義光、唐蘭)。「」是古代用以切肉、盛載牲體和其他食物的禮器,後來專門表示切肉用的砧板。
甲骨文假借為「」,表示祖先,《合集》371正:「御于且(祖)丁」,「」是祭名,「」是人名,古人往往以天干作為祖先的名字,意思是對祖丁進行御祭。
金文假借為「」,自父以上,皆可稱為「且(祖)」,王子午鼎:「用亯(享)以孝于我皇且(祖)文考」,「」是先父,意謂進獻食物,以孝敬我美好的祖先和有文德的先父。
戰國竹簡用作本義,表示俎,《上博竹書六.天子建州甲本》簡10:「尊且(俎)不折(制)事」,「」是酒器,「」用以盛載肉類,古書常以「尊俎」作為宴席的代稱,意謂宴席之間不處理政治、軍事等重大事件。又假借為「」,《郭店簡.唐虞之道》簡5:「新(親)事且(祖)廟,教民孝也。」《大戴禮記.朝事》:「率而享祀於太廟,所以教孝也。」
」後來又假借為連詞,表示而且,石刻文字已見此用法,《詛楚文.湫淵》:「克劑(翦)楚師,且復略我邊城」,意謂能夠消滅楚軍,而且巡視我的邊鄙城邑。戰國竹簡則假借[虘又]字來表示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01-102:「晉師大疫[虘又](且)飢,飤(食)人。」漢帛書也表示而且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第179行:「夫唯道,善始且善成。」
金文象禾草編織而成的蓑衣,以遮擋雨水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本義是蓑衣、雨衣。後假借為衰弱、衰減的「」。
金文象禾草編織而成的蓑衣,以遮擋雨水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本義是蓑衣、雨衣。後假借為衰弱、衰減的「」。小篆加從「」為意符,《說文》:「衰,艸雨衣。秦謂之萆。从衣,象形。𠆏(𠆂𠱗),古文衰。」《說文》釋「」曰:「雨衣,一曰衰衣。」
金文通假為「」,用作姓氏,庚壺:「衰(崔)子」,即齊靈公、莊公時的崔杼。
戰國竹簡或加從「」為意符,表示心智衰弱,參《郭店簡.窮達以時》簡10。
戰國竹簡表示衰減,《郭店簡.窮達以時》簡9-10:「子疋(胥)前多功,後翏(戮)死,非亓(其)智衰也。」意謂伍子胥早前立功無數,後來卻被殺戮,不是因為他的才智衰減了。又表示衰壞、敗壞,《上博竹書一.孔子詩論》簡8:「〈雨亡(無)政〉、〈即(節)南山〉,皆言上之衰也,王公恥之。」意謂〈雨無正〉、〈節南山〉兩首詩,都說在上位者的德行衰壞,王公引以為恥。又表示衰老,《睡虎地秦簡.為吏之道》簡33壹:「智能愚,壯能衰」,意謂智者可以變得愚蠢,壯士可以衰老。又表示粗麻做的喪服,《郭店簡.成之聞之》簡8:「君衰絰而凥(處)立(位)」,意謂君主穿着粗麻做的喪服來擔任其職位。
金文、簡帛從三「」,與小篆構形相同,象獸毛之形。《說文》:「毳,獸細毛也。從三毛。凡毳之屬皆從毳。」
金文、簡帛從三「」,與小篆構形相同,象獸毛之形。《說文》:「毳,獸細毛也。從三毛。凡毳之屬皆從毳。」《周禮.掌皮》鄭玄注:「毳毛,毛細縟者。」「」,繁多、繁茂之意,即「毳毛」為幼細而茂密的毛。段玉裁注:「毛細則叢密,故從三毛,眾意也。」
本義為鳥獸之細毛。杜甫詩〈陪李金吾花下飲〉:「見輕吹鳥毳,隨意數花鬚。」「鳥毳」即鳥毛。又引申為鳥獸毛經過加工而製成的毛織品。《詩經.王風.大車》:「大車檻檻,毳衣如菼。」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毳衣,細毛織的上衣。」毳衣是古時天子和士大夫的禮服之一。《周禮.天官冢宰.掌皮》:「共其毳毛為氈。」即氈是以鳥獸之毛製成的。
假借為「」,可解為脆弱。《荀子.議兵》:「是事小敵毳,則偷可用也。」意謂如果戰役小而敵人脆弱,也可以勉強使用。也可解為鬆脆的食物。《漢書.丙吉傳》:「數奏甘毳食物。」顏師古注:「毳,讀與脆同。」
」亦可假借為「」,指古代一種用於泥路上行走的乘具。《集韻.薛韻》:「橇,或作毳。」《史記.夏本紀》「泥行乘橇」,《漢書.溝洫志》作「泥行乘毳」。
金文「」用作毛織品。守宮盤:「易(賜)守宮……馬匹、毳布三……」意指賜給守宮馬匹、三匹毳布等。郭沫若、陳夢家和于省吾都認為毳布就是毛織品。金文又有以「」為人名。毳簋:「毳乍(作)王母媿氏𩞑簋。」𩞑簋,盛飯的器皿。全句是毳為王母媿氏鑄造盛飯的器皿。
戰國楚簡假「」為「」。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49:「高下肥毳(磽)之利盡智(知)之」,「」乃磽薄、貧瘠之意。「」古音屬宵部;「」及從「」字的「」等字古意為明母宵部,故音近可通;全句意指辨別地形高或低、土地肥沃或磽薄(季旭昇)。
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本義是十日(蔡哲茂、裘錫圭)。
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本義是十日(蔡哲茂、裘錫圭)。《說文》:「徧也。十日爲旬。从勹日。𠣙,古文。」
蔡哲茂、裘錫圭認為甲骨文舊釋為「」之字是「」的象形初文,象蚯蚓之形,甲骨文用作「」是假借用法。
徐中舒認為甲骨文象卷曲迴環之形,旬表示由甲至癸十日周匝循環之意。唐蘭、陳夢家則認為象龍蛇之形,「」與「」字形近,姚孝遂認為「」字是由「」字演化而來,可作參考。金文加從意符「」造「」字。
甲骨文一旬是十日,商人以旬為紀時單位。又用作祭名和地名。金文表示十日,新邑鼎:「旬又四日」,即十又四日,指十四日。繁卣:「旬又一日」,即十一日。
」象箭矢之形。
古文字「」象箭矢之形,箭的鏑、栝、羽均清晰可見。甲金文、戰國竹簡或將字體倒置。本義是箭矢。「」曾假借」字來表示其義,故二字本來同形。後來「」在字形中間加「」,才分化為二字。參見「」。《說文》:「矢,弓弩矢也。从入,象鏑栝羽之形。古者夷牟初作矢。凡矢之屬皆从矢。」按「」並不從「」,而許慎提到的「夷牟」相傳是黃帝的臣子,負責造矢,《世本.作篇》:「揮作弓,夷牟作矢。」
甲骨文「」用作本義,指箭矢,《合集》36481正:「圅五十,矢……」卜辭辭殘,唯前文提到兵甲等軍用物品及其數量,如「」即裝箭矢的袋子,可知「」指箭矢。另「」亦指陳列,《合集》10899反:「矢隻(獲)」,指陳列捕獲的物事。《爾雅.釋詁上》:「矢,陳也。」
金文亦用作本義,指箭矢,[冬戈]𣪕:「孚(俘)戎兵:盾、矛、戈、弓、備(箙)、矢」,指俘獲外族的兵器:盾牌、矛、戈、弓、盛箭的器具、箭矢。又用作國名,矢白隻乍父癸卣:「矢白(伯)隻(獲)乍(作)父癸彝。」
近世出土的《睡虎地秦簡》中「」或通作「」,如涉及司法鑒定的文獻〈封診式〉中,即有「遺矢」和「下遺矢弱(溺)」等語。而在傳世文獻中,「」通假作「」最有名的例子,莫如《史記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中記趙國使者因受賄而誣蔑廉頗一飯之「三遺矢」。
金文「」字表示人在說話,兩點為口水,是「」的初文,本義疑為商議、咨詢。
」字金文從「」從兩點,「」象張口之人形,表示人在說話,兩點疑為口液,是「」的初文,本義疑為商議、咨詢、論議謀劃。春秋晚期「」旁之兩點移至下部,或寫作兩短橫。楚簡文字「」與「」、「」等通用。
」後來表示次等、亞、副等義,《說文》:「次,不前,不精也。从欠二聲。𠕞,古文次。」不少學者認為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表示亞、次等之意。王筠《說文句讀》:「不前者,逗留不進也。精者,擇也。不擇,則粗,是次也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從欠從二,會意,二亦聲。」
戰國竹簡、漢帛書表示次等,《睡虎地秦簡.語書》簡8:「以次傳;別書江陵布,以郵行。」意謂本文書在各縣依次傳閱;另抄送江陵公布,由驛站遞送。《馬王堆漢帛書.老子甲本》第124行:「大(太)上,下知有之;其次,親譽之;其次,畏之;其下,母(侮)之。」意謂最好的世代,人民只感到君主的存在;其次,人民親近並讚美他;再其次,人民畏懼他;下等的,人民輕侮他。又通作「」,表示放縱,《馬王堆漢帛書.天下至道談》第27行:「君子居處安樂,飲食次(恣)欲」,意謂統治者(或貴族)住得安穩快樂,放縱飲食、私欲,不加節制。又假借為「」,《馬王堆漢帛書.繫辭》第36行上:「臼杵之利,萬民以次」,傳世本《周易.繫辭下》作「臼杵之利,萬民以濟」,意謂杵臼(舂搗工具)的便利,人民日常加以利用。
」引申有排比編次、次第、次序、順序、依次接替等義。劉禹錫〈秋江晚泊〉:「暮霞千萬狀,賓鴻次第飛。」意謂晚霞千變萬化,鴻雁依次飛翔。白居易〈北園〉:「春風先發苑中梅,櫻杏桃梨次第開。」表示春風送暖,園林中的梅樹最先開花,櫻花、杏花、桃花、梨花依次盛放。「」又是一種髮飾,是按頭髮長短編製的假髮(彭林),《儀禮.士昏禮》:「女次,純衣纁袡」,鄭玄注:「次,首飾也,今時髲也。」意謂新娘戴着髮飾,身穿有淺紅色鑲邊的赤黑色(即暗紅色)衣裳。
」又表示臨時搭建的帳篷、帳幕,《周禮.天官.掌次》:「朝日,祀五帝,則張大次、小次。」鄭玄注:「次,謂幄也。」意謂舉行祭日之禮,祭祀五帝,為君王張設大帳幕、小帳幕。又表示四周有帳幕的更衣處,《儀禮.大射儀》:「司射適次」,「司射」是主持射禮的官員,意謂司射走到更衣處。引申為外出時臨時駐紥、紥營之意,《左傳.僖公元年》:「齊師、宋師、曹師次于聶北,救邢」,意謂齊國、宋國和曹國的軍隊駐紥在聶北,以營救邢國。「聶北」是春秋時邢國的地名。
金文多用作氏族徽號或人名,何次簠:「何次自乍(作)飤𠤳(簠)」,「」是盛穀米的器皿,意謂何次自己鑄造了盛糧食的簠。
」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金文作「」,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、「」意思相通,皆有行走之意,本義為慢慢地行走,引申為慢、遲、久。
」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金文作「」,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、「」意思相通,皆有行走之意,本義是慢慢地行走;引申為慢、久、晚、遲到、延遲、逗留、停滯、遲鈍等義。「」字又有安適、閒雅之義,參見「」。小篆把「」的聲符「」改換為「」聲,成為現在的「」字。戰國竹簡「」從「𡰥」聲,寫作「𨒈」,是「」、「」的異體,《說文》:「遲,徐行也。从辵,犀聲。《詩》曰:『行道遲遲。』𨒈,遲或从𡰥。遟,籒文遲从屖。」
」常表示時間的長、久、晚,《詩.豳風.七月》:「春日遲遲,采蘩祁祁。」意謂春天的日子很長,採摘白蒿的人很多。《楚辭.離騷》:「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遲暮。」此句哀嘆(時光流逝,)草木凋零,美人到了晚年。戰國竹簡表示久,《清華簡一.金縢》簡1:「王不𤶠(豫),又(有)𡰥(遲)。」「不豫」表示身體不舒服(顧頡剛、劉起釪),全句意謂武王生病,而且病情遷延日久(宋華強)。《上博三.周易》簡14:「𨒈(遲)又(有)𢘓(悔)」,傳世本《周易》作「遲有悔」,意謂(悔悟)遲了便有禍事。
金文「」用作族氏名,𠭯父簋:「皇考遟(遲)白(伯)」,意謂先父遲伯。又用作古樂律名,「遟(夷)則」又作「屖則」,即是古書的「夷則」,是十二律之一,指陽律的第五律。
戰國竹簡「」又假借𦳊」字來表示遲到的「」,《睡虎地秦簡.封診式》簡36:「有失伍及𦳊(遲)不來者,遣來識戲次。」「𦳊」即是「」字,與「」音近。全句意謂如有掉隊和遲到的,派來軍隊偏師的駐地辨認。「偏師」是主力軍以外的部分軍隊。
」又是中醫脈象之一,指脈搏緩慢,在一呼一吸之間,只跳動三次。《脈經》:「呼吸三至,去來極遲。」《脈訣匯辨》:「遲脈之病為陰盛而陽虧。」
甲骨文象一種刃部有齒牙(以◎表示)的斧鉞類兵器。
」字甲骨文象一種戉形兵器,其上有牙狀突出物,多用作禮器。《禮記.明堂位》:「朱干玉戚,冕而舞大武。」「大武」是一種樂舞,意謂舞者拿着紅色的盾牌和玉斧,戴上帽子而跳大武這種舞。發展到金文,早期從「」,「」聲,後期從「」,「」聲,由象形字變為形聲字。《說文》:「戚,戉也。从戉,尗聲。」《詩.大雅.公劉》:「干戈戚揚」,毛亨傳:「戚,斧也。揚,鉞也。」
」是威武的兵器,齒刃鋒利,可以傷人,所以又用來表示憂戚、憂慮,《論語.述而》:「小人長戚戚」。後來才加「」旁造出本字「」,《說文》作「」,簡化字推行以後,「」和「」又作為異體併入了「」字(參裘錫圭)。
甲骨文表示斧鉞類兵器,用作祭祀的禮器,《屯南》4554:「叀戚、庸用」,表示用戚、大鐘(行禮)。
金文用作姓氏,戚姬簋:「戚姬乍(作)寶尊簋」,「」是盛食物的器皿,意謂戚姬鑄造了寶貴的簋。
戰國竹簡表示憂傷,《上博竹書一.性情論》簡19:「戚然以終」,表示以憂傷結束。又通假為「」,用作人名,《郭店簡.尊德義》簡7:「戚(造)父之御馬也」,「造父」是古代著名的善於駕馭車馬的人。又假借」字來表示「」,《郭店簡.六德》簡48:「新(親)就(戚)遠近」。
漢帛書表示親戚,《馬王堆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148行:「笱(苟)有利焉,不顧親戚弟兄,若禽守(獸)耳。」《馬王堆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288行:「親戚父母妻子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