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義源流通解
漢字 | 小篆 | 金文 | 甲骨 | 形義通解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亟 |
|
|
|
金文加從「口」,後又加從「攴」。林義光認為從「攴」從「口」,象人在隘中被追驚呼,此說與「亟」字的本義無關,姑備一說。 甲骨文用作人名。金文表示中正,準則。班簋:「乍(作)四方亟(極)」,表示作為四方的準則。《詩.商頌.殷武》:「商邑翼翼,四方之極。」又用作動詞,表示作為表率、作準則。毛公鼎:「命女(汝)亟(極)一方。」表示作為一方的準則、一方之表率。 楚簡表示極、盡,《郭店楚簡.唐虞之道》簡19:「亟(極)仁之至,利天下而弗利也。」 《說文》:「亟,敏疾也。从人从口,从又从二。二,天地也。」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亞 |
|
|
|
甲骨文用為官職名,又表示次,如「亞祖乙」之亞,表示第二(陳夢家)。 金文多用於氏族徽號,作為徽號的邊框。又用為職官名,如「大亞」、「多亞」、「走亞」為武官。又用為族氏名,亞魚鼎:「壬申,王易亞魚貝」。 簡帛文字多通讀為「惡」,《郭店簡.性自命出》:「好亞(惡),眚(性)也;所好所亞(惡),物也。」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: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亞(惡)已」。 《說文》:「醜也。象人局背之形。賈侍中說:以爲次弟也。凡亞之屬皆从亞。」段玉裁注:「亞與惡音義皆同。故詛楚文『亞駞』,《禮記》作『惡池』。《史記》盧綰孫他之封惡谷,《漢書》作『亞谷』。」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亡 |
|
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亢 |
|
|
|
由高義引申,「亢」有驕傲、無禮義,成語「不亢不卑」表示不高傲,也不自卑;形容對人的態度或言語得體。又引申為興起、舉起,《穀梁傳.僖公十六年》:「五石六鷁之辭不設,則王道不亢矣。」范寧注:「不遺微細,故王道可舉。」 甲骨文用作人名。金文用作族氏名、人名外,還假借為「黃」,指人用以繫玉飾之帶,傳世典籍多寫作「衡」。𧽊簋:「赤巿(韍)幽亢(衡)」,「巿(韍)」即「敝膝」,是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或朝覲時遮蔽在衣裳前的服飾。全句指紅色的敝膝和黑色的絲帶。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交 |
|
|
|
甲骨文舊釋作「交」的字,部分與「黃」字相混,參裘錫圭〈說卜辭中的焚巫尪與作土龍〉。甲骨文疑用作氏族名。 金文用作氏族徽號,交鼎鼎:「交鼎。」傳世典籍寫作「絞」,《左傳.哀公二年》:「春,伐邾,將伐絞,鄰人愛其土,故賂以漷沂之田而受盟。」杜預注:「絞,邾邑。」《地名攷略》:「在今滕縣北。」 戰國竹簡指交往,《上博竹書一.性情論》簡25-26:「同方而交,㠯(以)道者也;不同方而交,㠯(以)古(故)者也。」意謂志向相同的人互相交往,是因為道的緣故;志向不同的人互相交往,是出於特定目的(季旭昇)。又可讀為「校」,《郭店楚簡.魯穆公問子思》簡6:「夫為其君之古(故)殺其身者,交(校)彔(祿)雀(爵)者也。」《廣雅.釋言》:「效,考也。」王念孫疏證:「效之言校也。」全句指為君主的緣故而被殺的人,是計較俸祿爵位的人。 傳世文獻「交」多指交錯,或指結交。吳語中「交」相當於「的」,陸澹安《小說詞語匯釋》:「『交」字在吳語中等於『的』字。」《海上花列傳》第五回:「耐哚慢慢交用。」「慢慢交用」即「慢慢的用」。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亥 |
|
|
|
一說「亥」是「豕」字之訛誤(袁國華),字象一頭側躺著的豬,或以為古時「亥」、「豕」一字(商承祚、唐蘭)。《說文》:「古文亥爲豕,與豕同。」然而若將甲骨文中的「豕」字與「亥」字相比較,可見「豕」字普遍的特徵在於其明顯的腹部線條,而且商代金文之「豕」字其實是豬的圖像。凡此種種,均「亥」字所未見。可見,「亥」字的構形本義未有很好的說法。後借用為地支第十二位,古人用以紀時(指午後九時至十一時)、紀日、紀年。在十二生肖中排行最末,用來表示「豬」。王充《論衡.物勢》:「亥,豕也。」 由於「亥」與「豕」的字形相似,古時常常相混,成語「魯魚亥豕」指「魯」和「魚」、「亥」和「豕」字形相似,以致引起誤寫錯讀。葛洪《抱朴子.遐覽》:「諺曰:『書三寫,魚成魯,虛成虎。』」《呂氏春秋.察傳》:「有讀史記者曰:『晉師三豕涉河。』子夏曰:『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與三相近,豕與亥相似。』」後以「魯魚亥豕」泛指書籍傳寫刊印中的文字錯誤(漢語大詞典)。 甲金文和竹簡用作地支,多用以紀日,《合集》1887:「乙亥」,即乙亥這一天。王孫遺者鐘:「隹(唯)正月初吉丁亥」,「初吉」即「初干吉日」(王引之),指以十天干來計算,每月第一日至第十日中的任何一天,都可稱為「初吉」(黃盛璋)。全句意謂正月丁亥這一天。古人常用丁亥爲吉日之代稱,龐樸指出「正月初吉丁亥」,非記實之辭,乃當時吉祥之套語。《包山楚簡》71:「辛亥之日」。 戰國竹簡又通假為「改」,《郭店簡.老子甲》簡21:「蜀(獨)立不亥(改)」,意謂獨立存在不受外界的改變(劉釗)。古璽用作姓氏。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亦 |
|
|
|
甲骨文表示「也」、「又」,《合集》12487正:「癸巳卜,爭貞:今一月雨。王占曰:丙雨,旬壬寅雨,甲辰亦雨」,大意是說在癸巳這一天占卜,商王預測十日後壬寅這一天下雨,甲辰這一天也下雨。 金文表示「也」,師𩛥鼎:「天子亦弗忘公上父㝬(胡)德」,意謂天子也不會忘記公上父的大德。 戰國竹簡表示「也」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23:「蔡哀侯取妻於陳,息侯亦取妻於陳」。又通假為「赦」,表示赦免,《郭店簡.五行》簡38:「又(有)少(小)辠(罪)而弗亦(赦)也,不辨於道也。」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京 |
|
|
|
「京」與「高」的形體相近,後來在「高」字下加「口」以作區別。 甲金文用作地名,何琳儀指出「京」又用作地名後綴,表示地處高地。 金文「京𠂤」即「京師」,多友鼎:「廣伐京𠂤(師)」。「京師」為公劉建都之地,此後周王所都也就稱作「京師」(李學勤)。 高大的樓臺引申又有大義,《爾雅.釋詁》:「京,大也。」丘之高者曰「京」,囷(穀倉)之大者曰「京」,麃之大者曰「麖」,水產物之大者曰「鯨」,力之大者曰「勍」(郭沫若)。 《說文》:「京,人所爲絕高丘也。从高省,丨象高形。凡京之屬皆从京。」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享 |
|
|
|
卜辭「亯」表示亯獻,如「亯妣己」(《合集》32227),又用為地名。金文表示祭享、享獻、享用等,如「其用卲亯于朕皇考」(服尊)、「用亯孝于文申(神)」(此鼎)、「者(諸)侯亯以吉金」(十年陳侯午錞),《考工記》:「諸侯以享天子」。「享」還有供職、侍奉之意,如太保罍:「享于乃辟」,逨鐘:「享辟先王」,即侍奉君主之意(參陳英傑)。 古「亯」字自宗廟祭亯之義引伸有亯獻、亯用、烹煮等義,後分化為「享」、「亨」、「烹」,古籍多通用。 《說文》:「亯,獻也。從高省,曰象進孰物形。《孝經》曰︰『祭則鬼亯之。』享,篆文亯。」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亭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