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土 (主部件) 共 9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9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金文象地上堆起的土塊之形(許進雄、李孝定、徐中舒)。小點象土粒。本義是土堆,引申表示土地。
甲金文象地上堆起的土塊之形(許進雄、李孝定、徐中舒)。小點象土粒。本義是土堆,引申表示土地。一說象祭祀土地的神主,即後來的「」。古時封土立石以為祭祀土地的神主(彭裕商、戴家祥、張世超)。小點象對地主行灌禮(白川靜)。
甲骨文讀為「」,是土地之神(王國維),《合集》14395:「尞于土」。甲金文表示領土、土地,《合集》36975:「西土受年,吉。」表示西土有好收成。大盂鼎:「受民受疆土」,《尚書.洛誥》:「誕保文武受民」。又表示與上天相對之下土。哀成叔鼎:「永用禋祀,死于下土,以事康公,勿或能怠。」「」釋讀為「」,表示主祭,《左傳.成公五年》:「國主山川」,杜預注:「主,謂所主祭。」「死于下土」即主祭山川之神(馬承源)。五年琱生簋:「僕庸土田」,相當於《詩.魯頌.閟宮》:「土田附庸」(孫詒讓)。金文「𤔲土」是官名,相當於典籍的「司徒」,主管土地、農業生產,偶爾帶兵出征和冊命時作儐右。南宮乎鐘:「𤔲土南宫乎」。
《說文》:「土,地之吐生物者也。二象地之下地之中,物出形也。凡土之屬皆从土。」
𡈼
從人從土,甲骨文象人立於土上之形,音「」,當為「」之古文。
一說象挺立有所企求之形;一說人直立地上形容端正,故訓善也。甲文所見只用為人名及祭名。《說文》:「善也,从人、士。士,事也。一曰物出地挺生也」徐鉉曰:「人在土上,壬然而立也,他鼎切。」金文「𡈼」只用作部件,構形與甲文同,本義為人站立於土上。參見「」、「」等從「𡈼」之字。另「𡈼」與「」不同,宜小心區別,參「」。
甲金文從土從止,止象腳趾之形,有行走之意,象人自土丘出發之形。止是聲符,甲骨文用義不詳,金文用作氏族徽號。《說文》:「阯,基也。從𨸏(按︰即阜)止聲。址,阯或從土。」據《說文》,「」乃「」之或體,參見「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聲符,「」是意符,「」的本義是一種樹的名稱,即甘棠,又名杜梨。
《說文》:「杜,甘棠也。从木、土聲。」
甲骨文辭殘,意義不詳。金文用作古國名,《左傳.襄公二十四年》:「在唐為唐杜氏」,杜預注:「唐、杜二國名」,《竹書紀年》卷下:「冬十月,王師滅唐,遷其民于杜。」古杜國在今陝西西安東南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疑會步行之意,數點象步行時塵土飛揚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疑會步行之意,數點象步行時塵土飛揚。《說文》:「𨑒,步行也。从辵土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𨑒隷變作徒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象街道之形。「」亦是聲符,疑本義是步行、徒步,引申為步卒、步兵。甲骨文用為祭名,讀作「」,表示屠牲以祭。金文表示步卒,師㝨簋:「徒馭」,「」為步卒,「」為駕馭車馬者。又用作職官名,揚簋:「𤔲徒」,即後世的「司徒」,西周早期和中期作「𤔲土」,西周晚期才寫作「𤔲徒」,「司土」即管理土地之意,所以其職責是掌管土地、農業等事務,也會在冊命禮中作儐右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會郊外、野外之意,是「」的初文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會郊外、野外之意,是「」的初文。戰國秦系文字又增「」旁作為聲符。小篆字形從「」,和「」是義近形符。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辭例殘缺。金文用作地名,如大克鼎:「易(賜)女(汝)田于埜。易(賜)女(汝)田于渒。」「」和「」都是地名。又用作人名,如𠇝盤埜匕:「𠇝(冶)盤埜、秦忑為之。」「盤埜」和「秦忑」都是人名,表示此匕由這兩位冶鑄工師製造。
簡帛材料「」用作本義,如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28:「句(后)[示㚻](稷)既已受命,乃食於埜,宿於埜。」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》12正2:「夬光日,利以登高、飲食、邋(獵)四方野外。」
」也表示不馴服,如《郭店簡.尊德義》簡14:「教以埶(勢),則民埜以靜(爭)。」(陳偉)又用作地名,如包山簡「新埜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疑會以筲箕盛土來築臺基之意(參徐中舒),疑本義是土基,引申為基礎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,疑會以筲箕盛土來築臺基之意(參徐中舒),疑本義是土基,引申為基礎。金文「」在上,「」在下。戰國簡帛上從「」聲,下從「」。《說文》:「基,牆始也。从土,其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牆始者,本義也。引申之爲凡始之偁。〈釋詁〉、〈周語〉、《毛詩》傳皆曰:『基,始也。』《禮經》古文借『基』爲期年字。」
甲骨文用作方國名,《合集》6570:「子商翦基方」,表示子商攻伐基方。
金文通假為期限的「」,子璋鐘:「沬(彌)壽無基(期)」,「彌壽」即終壽,表示得享天年,長壽沒有期限,相當於「萬壽無疆」。《漢書.韋賢傳》:「開賜皇帝眉壽亡疆。」
戰國竹簡表示基礎,《郭店楚簡.語叢四》簡13-14:「不與智謀,是謂自欺。早與智謀,是謂重基。」「重基」猶言「慎始」,指重視起始。意謂不採納智者的謀慮,可說是欺騙自己。預先採用智者的計謀,可說是重視基礎、開始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基,始也。」
漢帛書表示基礎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簡177-178:「故必貴而以賤為本,必高矣而以下為基。」表示高貴必然以低賤為根本,高必然以低為基礎。
甲骨文上從二「」,下從「」,「」表示高而上平,「」表示高高的土丘。本義是高山,引申為高、高遠之貌。
甲骨文上從二「」,下從「」,「」表示高而上平,「」表示高高的土丘。金文上從一「」,寫作「」;戰國竹簡或從二「」,寫作「𡋰」;小篆上從三「」,寫作「」,表示很多泥土、土丘。本義是山岳高聳,引申為高、高遠之貌。後來加「」為意符,造「」字專門表示山高之貌的本義。《說文》:「堯,高也。从垚在兀上,高遠也。𡋰,古文堯。」段玉裁注:「兀者,高而上平也。高而上平之上又增益之以垚。是其高且遠可知也。」
」古書表示至高之貌,《墨子.親士》:「天地不昭昭,大水不潦潦,大火不燎燎,王德不堯堯者,乃千人之長也。」意謂天地不以昭昭為明亮,大水不以潦潦為廣大,大火不以燎燎為旺盛,王者之德不以堯堯為至高(形容王者之德不止於至高,其高深沒有盡頭),才能成為民眾的首領。
」是上古賢明的帝王,取義於至高。堯、舜常常並稱,二人一起被奉為古聖王,「」取義於至大。「堯舜之道」代表至高至大的治國之道。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堯本謂高,陶唐氏以爲號。《白虎通》曰:『堯猶嶢嶢,嶢嶢,至高之皃。』按焦嶢,山高皃,見〈山部〉。堯之言至高也。『舜』,《山海經》作『俊』。『俊』之言至大也,皆生時臣民所偁之號,非謚也。」漢班固《白虎通.號》:「謂之『堯』者何?堯猶嶢嶢也。至高之貌,清妙高遠,優遊博衍,眾聖之主,百王之長也。」
戰國竹簡表示帝堯,《上博竹書二.子羔》簡5:「堯之取舜也,從者(諸)卉茅之中」,意謂堯從田野之中提拔舜。《郭店簡.唐虞之道》簡9:「忠事帝堯」,指忠心為帝堯效力。《郭店簡.窮達以時》簡3:「舜耕於鬲(歷)山,陶拍於河浦,立而為天子,遇圥(堯)也。」意謂舜在歷山耕種,在河邊製作陶器,被擁立成為天子,是因為遇到了帝堯。《清華簡一.保訓》簡7:「帝圥(堯)嘉之」,指帝堯嘉許、表彰舜。
成語「臨河洗耳」、「許由洗耳」出自蔡邕《琴操.箕山操》,記述堯想讓位給許由,許由不但不為所動,而且認為污辱了他,所以去河邊洗耳朵;故「臨河洗耳」、「許由洗耳」形容隱士志行高潔,恥於出仕,甘心隱居山林。
而「堯廚萐莆」記述帝堯的廚房裏生長出萐莆,「萐莆」又名「倚扇」,古人認為是祥瑞之草,其狀如蓬草,薄如扇形,轉動時能生風,可使食物變涼,並驅殺蠅蟲。後人用「堯廚萐莆」來歌詠庖廚餚饌,又用來詠風。宋代楊億《武夷新集.次韻和李寺丞見寄之什》:「八珍伊鼎鹽梅味,九夏堯廚萐莆風。」意謂伊尹巧製八種珍饈美食(泛指各種佳餚),用鹽和梅子來調味;統領九州華夏的帝堯的廚房裏,萐莆草轉動生風。此二句形容國家有治國的賢才和明君。
堯是古代英明的君主,勤奮而節儉,是孔子心目中至高無上的聖人。在堯的統治下,國家太平,所以《論衡》記載堯治天下之時,有五十歲的老人在路邊玩擊壤游戲(用一塊木抛擊另一塊木)。後世用「擊壤堯年」來比喻太平盛世,百姓安居樂業。《論衡.感虛篇》:「堯時,五十之民,擊壤於塗,觀者曰:『大哉﹗堯之德也。』」相傳堯把大權交給舜二十八年後才死,人民聽到帝堯去世的消息,好像死去父母一樣悲痛。「」死後受到萬民的禮拜,今山西省臨汾市仍有「古帝堯廟」。「臨汾」古稱「平陽」,據《尚書.堯典》記載,帝堯建都平陽,故有「堯都」之稱。
」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,分布於今廣東之澄海、高要,四川之合江,福建之上杭、清流,安徽之貴池,河北之景縣,山西之太原,甘肅之永登、徽縣等地。漢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南宋鄭樵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帝堯之后也,支孫以為氏。望出河間、上黨。」「」姓是帝堯的後代,宋代有堯允恭,海陵人,詩人。「」姓出自「」姓,如國學大師饒宗頤。
甲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陳秉新認為上「」下「」此形亦是聲符,「」象鑿擊工具,字象手持工具開闢土地。
金文在「」下加「」(象艸木),字形結構與「」、「」字相近。因為開闢土地之後,要樹立地界,先秦樹立地界多半以植樹為之,「」的本義是闢地分疆,植樹於土,立下地界,後假借為應對、應答之意。《詩.大雅.皇矣》:「帝作邦作對」,表示帝開闢邦國、開闢領土。高亨《詩經今註》曰:「作,創造也,引申為開拓之義。邦,借用封。封,邊疆也。對,與疆同意。古代國家常在邊界上種植樹木以作標志,略似後代的柳條邊,這叫做對。」〈皇矣〉後文云:「以篤于周祜,以對于天下」,也是開闢天下的意思。
《說文》小篆加從「」,可能是為應對、對答的「」的而造的分化字,只是這個字沒有流傳下來,後世仍然用「」字(季旭昇)。漢帛書應對的「」字從「」為意符。《說文》:「𡭊,譍無方也。从丵、从口、从寸。對,(對)[𡭊]或从士。漢文帝以爲:責對而爲言,多非誠對,故去其口以从士也。」從甲金文來看,「」當為「」之訛。
劉釗認為「」是從「」演變而來,「」象一種刑具。高鴻縉謂「」象有齒之古兵器。
甲骨文疑用作祭名或地名。金文表示對答、答謝,大盂鼎:「用對王休」。呂方鼎:「對揚王休」,表示報答、稱揚周王的蔭庇。《詩經.大雅.江漢》:「對揚王休」。又用作人名。
漢帛書表示對答,《馬王堆帛書.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》第362行:「伊尹對曰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