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
8
(11)
單讀音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5 95 8F
大五碼 B0DD 
倉頡碼 日弓口 
Matthews 7141 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4284;(二版)4359  
康熙字典 123 
Unicode U+554F
GB2312  
四角號碼 7760.7 
頻序 A/B 166  119 
頻次 A/B 15535  9009 
普通話 wn    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字例: 2/2
(部件樹)
甲骨
字例: 2/4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12/12
其他
字例: 6/6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訊也。从口,門聲。〔亡運切〕 (32 / 26)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395 亡運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次濁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或從二「」。小篆從「」,「」聲,本義是訊問、審問。引申為詢問、疑問。
49 字

 詳解: 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或從二「」。小篆從「」,「」聲,本義是訊問,《說文》:「問,訊也。从口,門聲。」甲金文與小篆形同,唯兩者所代表的詞未必相同。甲骨文辭殘,其義不明。金文「」字用為人名,史問鐘:「史問自乍(作)昪鐘」。甲金文「」均未有用作訊問的意思,因此它所代表的詞本義不一定是訊問。

  秦簡中「」用作訊問,與小篆所代表的詞詞義相同。《睡虎地秦簡.法律答問》簡10:「甲盜不盈一錢,行乙室,乙弗覺,問乙論可(何)殹(也)?毋論。」全句指甲偷去不足一錢,前往乙家,乙沒有發覺,問乙應當如何論處?不應論罪。

  馬王堆帛書「」亦用作本義,指詢問。《馬王堆帛書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12行:「奉陽君甚怒於齊,使勺(趙)足問之臣」,指奉陽君對齊國感到甚為憤怒,命令趙國向我詢問這件事。

  另,金文「」嘗借「」字表示其詞義,而「」與「」、「」古同字,可見「」與「」音近字通。戰國竹簡即曾借「」為「」,《郭店楚簡.魯穆公問子思》簡3:「向(嚮)者吾昏(問)忠臣於子思。」

  傳世文獻多借「」為「」,表示告訴,《戰國策.齊策三》:「或以問孟嘗君」,高誘注:「問,告。」或表示音訊、信息,《左傳.莊公八年》:「期戍,公問不至。」或表示名聲,《墨子.非命下》:「遂得光譽令問於天下。」
550 字


相關漢字: ,,,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15 p24
問題,問卷調查,問卷,問世,問到,問候,問津,問道,問好,問鼎,問心無愧,問話,問答,問起,問號,問出,問訊,問案,問安,問答題,問罪,問倒,問斬,問心,問供,問上,問住
p17 p108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
其他方言讀音
本字庫於「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
成語彙輯
不聞不, 心無愧, 道於盲, 尋花柳, 捫心自 (5/187) 詳細資料
配搭點:
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
詞類 英文意義
n. visit; letter
v. ask; visit; hold responsibility; interrogate, examine; ask after
瀏覽次數: 127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