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
13
(17)
破音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6 96 81
大五碼 ECEE 
倉頡碼 田十人大 
Matthews 3062 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1478;(二版)1584  
康熙字典 404 
Unicode U+6581
GB2312  
四角號碼 6844.0 
頻序 A/B 5422 
頻次 A/B -- 
普通話 d  y    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字例: 2/3
(部件樹)
甲骨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1/1
其他
字例: 14/14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解也。从攴,睪聲。《詩》云:服之無斁。斁,厭也。一曰:終也。〔羊益切〕 (68 / 63) 𣀇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367 徒故
368 當故
517 羊益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全濁 /
全清 /
次濁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從「」,「」聲。《說文》以為本義是解除,又表示厭倦。
28 字

 詳解: 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甲骨文已有,而「」始見於金文。《說文》以為「」的本義是解除。《說文》:「斁,解也。从攴,睪聲。《詩》云:服之無斁。斁,厭也。一曰:終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此與『釋』音義同,後人區別之。」

  金文「」讀作「」,表示挑選、選擇。如䜌書缶:「斁(擇)其吉金。」中山王壺:「斁(擇)郾(燕)吉金。」

  「」在古書中常常表示厭倦、懈怠。如《詩.魯頌.泮水》:「戎車孔博,徒御無斁。」鄭玄箋:「徒行者,御車者皆敬其事又無厭也。」《文選.枚乘〈七發〉》:「高歌陳唱,萬歲無斁。」《後漢書.蔡邕列傳》:「靜以俟命,不斁不渝。」「」又同「」。《爾雅.釋詁下》:「射,厭也。」陸德明《釋文》:「字又作斁,同。」如《詩.小雅.車舝》:「式燕且譽,好爾無射。」

  「」引申表示終止。《廣韻.暮韻》:「斁,終也。」如唐代元稹《鶯鶯傳》:「何幸不忘幽微,眷念無斁。」

  「」亦表示敗壞。如《尚書.洪範》:「帝乃震怒,不畀洪範九疇,彝倫攸斁。」 《孔傳》:「斁,敗也。」唐代韓愈〈與孟尚書書〉:「三綱淪而九法斁,禮樂崩而夷狄橫。」

  「」又表示盛貌。如《詩.商頌.那》:「庸鼓有斁,萬舞有奕。」《毛傳》:「大鍾曰庸;斁,斁然,盛也。」
526 字


相關漢字: ,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33 p68
攸斁,耗斁,彝倫攸斁(倫常敗壞)
p337 p236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敗壞

p31 p68
無斁,眷念無斁
p337 p228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厭倦
其他方言讀音
本字庫於「」字下錄有1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
成語彙輯
彝倫攸, 攸 (2/2) 詳細資料
詞類 英文意義
adj. corrupt
v. to be weary of; to dislike; to terminate
瀏覽次數: 54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