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◎ (主部件) 共 185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21 - 130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筒、桶一類東西的象形字。「」或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由「」分化出來的一個字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本義是大鐘。(裘錫圭)
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筒、桶一類東西的象形字。「」或從「」,「」聲。「」是由「」分化出來的一個字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本義是大鐘。(裘錫圭)
甲骨文用本義,如《合集》31023:「其奏庸,[門𢻱]美,又正。」「奏庸」即「奏鏞」。此用法亦見傳世古書,《逸周書.世俘》「王奏庸」,朱右曾集訓校釋:「庸,大鐘也。庸,鏞本字,經典皆作鏞。」又如《合集》31017「庸壴(鼓)」,指一種與鏞配合的鼓。(裘錫圭)
金文多從「」從「」,亦有從「」從「」的字形,見天亡𣪕。金文「」可表示奴隸,如訇𣪕:「今余令汝啻官司邑人,先虎臣、後庸。」「先虎臣」是一種軍旅,「」指先鋒。「後庸」指追隨於正規軍隊之後的「」。(陳世輝、裘錫圭)
」又表示用,如中山王鼎:「寡人庸(用)其悳(德),嘉其力。」古代「」、「」常通用。《說文》:「庸,用也。」如《國語.吳語》:「夫吳之與越,唯天所授,王其無庸戰。」後還表示受雇用,如《史記.陳涉世家》:「若為庸耕,何富貴也?」又指被雇用的人,後作「」。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澤居苦水者,買庸而決竇。」
金文「」也表示平凡、平常。如中山王鼎:「後人其庸庸之,母(毋)忘尒(爾)邦。」此義亦見傳世古書。《爾雅.釋詁上》:「庸,常也。」如《荀子.榮辱》:「夫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之分,固非庸人之所知也。」《史記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且庸人尚羞之,況於將相乎?」
」還可作副詞,表示難道。如《左傳.僖公十五年》:「晉其庸可冀乎?」意謂晉國難道可以冀求嗎?又如《管子.大匡》:「雖得賢,庸必能用之乎?」
甲金文從一粗點(以◎表示)從「」,在心開處畫一個粗點表示心有孔竅,心有孔竅則人心通徹,人就聰明(裘錫圭、沈培)。是「」的古字,本義是聰明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之形後來改為從「」,「」亦聲的形聲字。「」象房屋的窗戶,從「」從「」,可能表示心有孔竅之意。「」的本義是心的聰敏,「」的本義是耳朵的靈敏,後來「」只用來表示急速怱忙,心之聰明的本義由「」字吞併。
甲金文所從的粗點或寫成一豎之形,豎筆中間或加圓點為飾,圓點後來發展為一橫筆。戰國竹簡「」字加注「」聲,字形下部可能是「」和「」的合寫(裘錫圭)。後來「」字的中間作左右兩斜筆交叉形,或作重疊的叉形(即從「」從「」,參汗簡字形),「」左下省略則成「」,故異體作「」。「」字異體作「」。「」字又作「」,陳漢平認為「」為心中之空竅,「」亦因其葉中空而得名。漢代隸書「」旁又有寫作「」,從「」為聲符。今天的簡化字「」,就是「」的變形(裘錫圭)。
甲骨文辭殘,意義不詳。金文表示聰敏、聰慧,蔡侯紐鐘:「休有成慶,既悤于心」,意謂稱美得到的盛福,心靈聰慧。又用作擬聲詞,形容鐘聲,宗周鐘:「倉倉悤悤」,即「鎗鎗鏓鏓」。《說文》:「鎗,鐘聲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鏓,鎗鏓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鎗鏓善狀鐘聲。」又通假為「」,表示青色,番生簋蓋:「易(賜)朱巿、悤黃(衡)」,即賞賜紅色的蔽膝、青色的用來繫玉佩的帶子。《說文》:「𦇎,帛青色」。《爾雅.釋器》:「青謂之蔥」。參見「巿」、「」。「恖黃」傳世文獻作「葱衡」,《禮記.玉藻》:「赤韍葱衡」。
簡帛文字用作本義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》158背:「耳悤(聰)目明」。《莊子.外物》:「耳徹為聰」。《馬王堆帛書.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》第195行:「未嘗聞君子道,胃(謂)之不悤(聰)。」
許慎認為「」是怱怱、怱忙的意思,已非本義。《說文》:「悤(怱),多遽悤悤也。从心、囱,囱亦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从囱从心者,謂孔隙旣多而心亂也。」
甲骨文象一種刃部有齒牙(以◎表示)的斧鉞類兵器。
」字甲骨文象一種戉形兵器,其上有牙狀突出物,多用作禮器。《禮記.明堂位》:「朱干玉戚,冕而舞大武。」「大武」是一種樂舞,意謂舞者拿着紅色的盾牌和玉斧,戴上帽子而跳大武這種舞。發展到金文,早期從「」,「」聲,後期從「」,「」聲,由象形字變為形聲字。《說文》:「戚,戉也。从戉,尗聲。」《詩.大雅.公劉》:「干戈戚揚」,毛亨傳:「戚,斧也。揚,鉞也。」
」是威武的兵器,齒刃鋒利,可以傷人,所以又用來表示憂戚、憂慮,《論語.述而》:「小人長戚戚」。後來才加「」旁造出本字「」,《說文》作「」,簡化字推行以後,「」和「」又作為異體併入了「」字(參裘錫圭)。
甲骨文表示斧鉞類兵器,用作祭祀的禮器,《屯南》4554:「叀戚、庸用」,表示用戚、大鐘(行禮)。
金文用作姓氏,戚姬簋:「戚姬乍(作)寶尊簋」,「」是盛食物的器皿,意謂戚姬鑄造了寶貴的簋。
戰國竹簡表示憂傷,《上博竹書一.性情論》簡19:「戚然以終」,表示以憂傷結束。又通假為「」,用作人名,《郭店簡.尊德義》簡7:「戚(造)父之御馬也」,「造父」是古代著名的善於駕馭車馬的人。又假借「」字來表示「」,《郭店簡.六德》簡48:「新(親)就(戚)遠近」。
漢帛書表示親戚,《馬王堆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148行:「笱(苟)有利焉,不顧親戚弟兄,若禽守(獸)耳。」《馬王堆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288行:「親戚父母妻子」。
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形從一圓形(◎),構形初義不明。季旭昇懷疑會人至郊外出游之意。
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形從一圓形(◎),構形初義不明。季旭昇懷疑會人至郊外出游之意,姑備一說。金文右邊加從「」,左旁上部或加「」頭標聲(參九年衛鼎),「」形或繁化為兩三重之形。甲金文用作人名。
典籍中「」表示出游,後作「」。《說文.放部》:「敖,出游也。從出從放。」《說文.出部》:「游也。從出從放。」段玉裁注:「從放,取放浪之意。」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敖,俗字作遨。」《詩.柏舟》:「微我無酒,以敖以遊。」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外面從橢圓形邊框,裏面從「」,象水在潭中之形。本義是深水潭。
甲骨文外面從橢圓形邊框,裏面從「」,象水在潭中之形。本義是深水潭。
金文從象左右兩岸的豎筆,中間從「」,象淵潭之形。沈子它簋於「𣶒」旁疊加水為形符,史牆盤字形是淵潭之形的進一步訛變。
甲骨文用為地名。金文用作本義,表示深淵,中山王鼎:「與其汋(溺)於人也,寧汋(溺)於𣶒(淵)。」《大戴禮記.武王踐阼》:「盥盤之銘曰:『與其溺於人也,寧溺於淵。溺於淵猶可游也,溺於人不可救也。』」《詩.小雅.小旻》:「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」又表示深,史牆盤:「𣶒(淵)哲康王」,《小爾雅.廣詁》:「淵,深也。」「淵哲」即深沉而有智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二◎,在「」(人形)的左右腋下分別加◎,◎變化多端,或為火形,或與豆形近,或為圓形,或為交叉之斜畫。季旭昇謂象人腋下挾二器,以會左右相配之意,本義是相配,引申表示配偶、輔相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二◎,在「」(人形)的左右腋下分別加◎,◎變化多端,或為火形,或與豆形近,或為圓形,或為交叉之斜畫。季旭昇謂象人腋下挾二器,以會左右相配之意,本義是相配,引申表示配偶、輔相。
甲金文表示配偶,《合集》36186「示壬爽妣庚」,即示壬及其配偶妣庚。二祀𠨘其卣:「遘于匕(妣)丙肜日大乙爽」,表示適逢大乙的配偶妣丙肜日之祭。金文還表示輔相、輔助,夨令方尊:「今我隹令(命)女(汝)二人亢眔夨爽左右于乃寮以(與)乃友事。」表示我命令亢和夨兩人輔助你們的同僚和友官。又表示差錯,散氏盤:「余又(有)爽[宀䜌],鞭千罰千。」
此外,典籍「昧爽」(天將亮而尚暗之時)之「」,金文寫作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標聲,「」是義符,從不寫作「」,典籍作「」應是假借字。
《說文》:「爽,明也。从㸚从大。𤕤,篆文爽。」段玉裁注:「爽本訓明。明之至而差生焉,故引伸訓差也。朝旦之時,半昧半明,故謂之早昧爽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從四點,四點象素絲之光澤(何琳儀),「」象大繩索之形(戴侗),是「𦆾」、「」、「𦆽」之初文(商承祚、徐中舒),本義是麻繩、繩索、絲繩。繩索可用來牽引,故引申為率領的「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四點,四點象素絲之光澤(何琳儀),「」象大繩索之形(戴侗),是「𦆾」、「」、「𦆽」之初文(商承祚、徐中舒),本義是麻繩、繩索、絲繩。繩索可用來牽引,故引申為率領的「」,參見「」。
一說小點象麻緒(徐中舒);張世超則認為象樂弦顫動之形,是音律之「」的表意初文,可備一說。
」後來多用來表示率領的「」,故絲繩的本義用「𦆾」、「」、「𦆽」等字表示。率領者即是先行者,亦是統帥,是萬民的楷模,故引申有表率一詞。
甲骨文表示率領,《合集》6347:「率伐」,表示帶領攻伐。又表示皆、全部(金祥恆),《合集》248正:「貞:今來羌,率用。」表示今天所來的羌人,全部都用(作人牲)。《古今韻會舉要.質韻》:「率,皆也。」又用作祭名、地名。
金文表示皆、全部。大盂鼎:「隹(唯)殷邊侯、田(甸)𩁹(與)殷正、百辟率肆于酉(酒)。」表示殷代的邊境侯、甸和商代的百官皆放肆酗酒。又用作語氣助詞,無義,毛公鼎:「率懷不廷方」,表示安撫不來朝覲的方國。
戰國竹簡用作本義,《天星觀楚簡》簡50:「率(𦆽)𦄂」,表示絲帶。又表示全部、皆、都,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17:「言率行之,則行不可匿。」表示說的話都會照着去做,那麼行為就不可掩藏(季旭昇)。
戰國文字又表示率領,《詛楚文.湫淵》:「率諸侯之兵,以臨加我。」表示率領諸侯之兵來到我面前。
《說文》:「率,捕鳥畢也。象絲罔,上下其竿柄也。凡率之屬皆从率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◎,金文從「」從「𠦒」,◎、「𠦒」象用來捕獵鳥獸的有柄的網。「𠦒」是「」的象形初文。(參季旭昇)「」的本義是捕獵用的網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◎,金文從「」從「𠦒」,◎、「𠦒」象用來捕獵鳥獸的有柄的網。「𠦒」是「」的象形初文。(參季旭昇)「」的本義是捕獵用的網。鄭玄認為「」的形制特點是網小而柄長。《禮記.月令》鄭玄注曰:「罔小而柄長謂之畢。」「」是意符,表示與田獵有關。包山楚簡「」字又疊加「」為意符。
《說文》:「畢,田罔也。从𠦒,象畢形微也。或曰:甶聲。」段玉裁改為「田网也。从田、从𠦒象形。或曰:田聲。」注:「謂田獵之网也。」「《小雅》毛傳曰:『畢,所以掩兔也。』《月令》注曰:『罔小而柄長謂之畢。』按《鴛鴦》傳云:『畢掩而羅之。』然則不獨掩兔,亦可掩鳥。皆以上覆下也。」
甲金文用作人名,「畢公」是周文王的兒子姬高,因為封於畢地稱為畢公,與周公、召公同為周初重臣。金文又用作地名。召卣:「賞畢土,方五十里。」表示賞賜畢地,唐蘭認為「方五十里」等於二千五百個方里(〈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銘刻〉,《古文字研究》第2輯)。又通假作「」,表示謹慎,邾公華鐘:「余畢(毖)恭威(畏)忌」,意思是說我謹慎敬畏。《說文》:「毖,慎也。」(孫詒讓《古籀拾遺》)
甲骨文表示用手持牲肉祭神,本義是持肉獻祭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象以手持牲肉祭神,數點象血滴形,或曰象肉汁。本義是持肉獻祭。後期加從「」,「」象祖先或神主的祭牌,強調祭神之義,參「」。「」為殷代五種祭祀其中一種之專名,意為肉祭。《詩.信南山》:「祭以清酒,從以騂牡,享于祖考:執其鸞刀,以啟其毛,取其血膋。」《說文》:「祭祀也。從示,以手持肉。」
」、「」甲文形近,古代血食,祭之事必資於殺,故祭之語亦當原於殺。《呂氏春秋.季秋紀》「豺乃祭獸戮禽」高誘注:「於是月殺獸,四圍陳之,世所謂祭獸。」「」、「」「」同義相通,參「」、「」。
金文除用作人名外,多表示祭祀,如欒書缶:「以祭我皇祖」,邾公華鐘:「台(以)卹其祭祀盟祀」。
甲金文象人跪坐,雙手上伸,整理披散的頭髮,使它柔順(參葉玉森)。本義是順。引申表示順從、應諾、應答之意,故加從「」。
甲金文象人跪坐,雙手上伸,整理披散的頭髮,使它柔順(參葉玉森)。本義是順。引申表示順從、應諾、應答之意,故加從「」。甲金文上部後來訛變為「」。《正字通.又部》引《六書精蘊》:「叒,順也。」從「」的「」字本義是擇菜,《說文》:「若,擇菜也。从艸、右。右,手也。一曰:杜若,香艸。」假借為順從、應允、同意,取代了「」的功能,「」便被廢而不用。
甲骨文表示順,《合集》34034:「若鳳(風)」,即順風。又表示許諾、同意,《合集》7075反:「帝若(諾)」,表示上帝允諾。又表示如此、這樣,《合集》32156:「王若曰」,意謂王這樣說。
金文表示順,[竹膚]大史申鼎:「子孫是若」,意謂子孫順從、聽從。中山王鼎:「智(知)天若否」,意謂知道上天順逆之意。又表示如此、這樣,毛公鼎:「王若曰」。又通假為「」,中山王鼎:「隹(雖)又(有)死辠(罪)及參(三)世,亡(無)不若(赦)。」中山王鼎:「詒(辭)死辠(罪)之又(有)若(赦)」,意謂辭去死罪之赦免(朱德熙、裘錫圭)。
戰國竹簡表示如同、好像,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5:「寵辱若纓(驚),貴大患若身」,表示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,重視身體好像重視大患一樣。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14-15:「大植(直)若屈」,表示最正直的東西好像是彎曲一樣(陳鼓應)。《郭店簡.老子丙》簡12:「慎冬(終)若始,則無敗事」,意謂慎重處理事情的終結,一如開始時那樣謹慎,就不會失敗。又讀為「」,表示應允、同意,《上博竹書六.競公瘧》簡13:「安(晏)子許若(諾)」。又表示如此、這樣,《清華簡一.祭公》簡1:「王若曰」。
《說文》:「叒,日初出東方湯谷,所登榑桑叒木也。象形。凡叒之屬皆从叒。𠭚(𠭞),籒文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