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皿 (主部件) 共 18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1 - 18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」字甲金文多從「」聲,會歃血盟誓之意,本義是盟誓。
」甲骨文從「」,「」聲,金文多從「」聲,會歃血盟誓之意,本義是盟誓。「」既是意符,亦是聲符。「」是「」的異體字,而「」、「」同義,可能是古代不同方言的異稱。換句話說,甲骨文的「」字,既可看成「」的表意字,也可看成「」的表意字。「」的初文「𧖸」,可能是把「」的表意字所從的血滴形改成「」聲,所以後來才分化成兩個字(裘錫圭)。
甲骨文所從的「」或訛變為「」。金文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淺飲鮮血,立下盟誓之意更顯。戰國文字把「」形改成「」,作為意符,以示神聖之意。
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盟誓,《英》2119:「㞢(侑)于盟室」,「盟室」是盟誓歃血處,意謂在盟誓之室進行侑祭。又表示殺牲盟誓,《合集》15338:「盟牛」,意謂殺牛取其血,以歃血盟誓。
金文通假作「」,師朢鼎:「克盟(明)厥心」,意謂修明其心,使心清明。叔尸鐘:「尃(敷)盟(明)刑」,表示頒布嚴明的刑罰。王子午鼎:「敬厥盟(明)祀,永受其福。」意謂虔敬地進行祭祀,永遠得到福澤。
竹簡通假作「」,表示下一個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88-89:「明歲,厲公先起兵,率師會者(諸)侯以伐秦」。
《說文》:「𧖸(𥁰),《周禮》曰:國有疑則盟。諸矦再相與會,十二歲一𥁰,北面詔天之盟司愼、司命,殺牲歃血,朱盤玉敦,以立牛耳。从囧从血。𥂗,篆文从朙。𧖽(盟),古文从明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金文加從「」,或不從「」作「」,「」、「」古本一字。「」象枝柯之形,「」象器皿形,「」象房屋形,象器皿置於屋下之形,會室家之安(徐中舒)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金文加從「」,或不從「」作「」,「」、「」古本一字。「」象枝柯之形,「」象器皿形,「」象房屋形,象器皿置於屋下之形,會室家之安(徐中舒)。一說意會人有居室、有飲食,自必心安。晉姜鼎字形「」變為「」,與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乙種》字形相同。
甲骨文表示安靜、安寧,又用作地名。金文表示安寧,中山王圓壺:「霖霖流涕,不敢寧處」。《左傳.昭公十八年》:「不敢寧居」。表示慰問,盂爵:「王令(命)盂寧鄧白(伯)。」表示寧願,中山王鼎:「寡人聞之,與其溺於人也,寧溺於淵。」《大戴禮記.武王踐阼》:「與其溺於人也,寧溺於淵。溺於淵猶可游也,溺於人不可救也。」又用作人名和地名。
《說文》:「寧,願詞也。从丂寍聲。」《說文》:「寍,安也。从宀,心在皿上。人之飲食器,所以安人。」段玉裁注:「寍,此安寧正字,今則寧行而寍廢矣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◎(象刷子)從「」,象飲食完畢清洗器皿,本義是飲食完畢。引申表示終了、完結的意思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◎(象刷子)從「」,象飲食完畢清洗器皿,本義是飲食完畢。引申表示終了、完結的意思。
金文有兩種字形,第一種上承甲骨文,象手拿刷子清洗盆子;第二種字形象刷子的部分訛變為火,象在盆中燒物之形,猶如今天的化寶盆,是灰燼、餘燼的「」的初文。《說文》:「㶳,火餘也。」
甲骨文用作人名。金文表示竭盡,中山王方壺:「渴(竭)志盡忠,以佐佑厥闢,不貳其心。」又表示完全,商鞅量:「廿六年,皇帝盡并兼天下」,指秦始皇完全統一天下。
《說文》:「盡,器中空也。从皿,㶳聲。」
甲金文「」象人在水盤裏照看自己的容顏,故「」的本義是察看,這種盤子後來叫做「」。
甲金文寫出人形而突顯眼睛,「」上或加一點,指盛水的器皿,全字表示在水盤裏照看自己的倒影。本義是臨水照看自己的容顏,又表示器名,指盛水映照面顏的容器。後期金文「」形和人身分別被改為「」和「」旁,並排寫在盛水的「」的上面,為小篆字形所本。楷書「」旁變為「𠂉」,下面保留象水的一點。後來因為「」多表示監督、監視,故加「」為意符,造「」、「」字來表示本義。除了「」、「」,從「」為聲符兼符的字還有表示觀看的「」。
甲骨文用法有二說,《合集》27742:「令監凡」,姚孝遂認為「」表示監視,但沒有解釋全句。劉興隆認為「」是人名,「」用作「」,表示盤遊,全句意謂命令監去遊樂。姑備二說。
金文用作器名,又表示這種用來盛水照看的器皿,是銅鏡產生以前的用具,大者可以沐浴,亦可用以藏冰。攻吳王鑑:「攻吳王大(夫)差擇厥吉金,自乍(作)御監(鑑)。」意謂吳王夫差選擇堅固的青銅,自己鑄造日用的鑑。又表示監察,頌鼎:「監𤔲(司)新造」,馬承源認為「新造」是官名,意謂監察和管理「新造」這種官員。
戰國竹簡表示看見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:「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龏(恭)上帝」,意謂以往,周武王看見商王對天帝不恭敬。又通假為「」,《上博竹書二.子羔》簡11:「又(有)燕銜卵而措者(諸)丌(其)前」,意謂有燕子銜了鳥蛋放到她(指契的母親)的前面(季旭昇)。
《說文》:「監,臨下也。从臥,䘓省聲。𧨭,古文監从言。」許慎認為「」表示俯視下面,是「」的引申義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象水滴的小點(以◎表示),金文從「」從「𦥑」從「」,「」象倒手,「𦥑」象雙手,全字象用水洗手,下面的「」表示接水的盤(裘錫圭)。本義是洗手,引申可泛指洗滌,又表示古代洗手的器皿。
甲金文象注水洗手,下有盤承接污水。《說文》:「盥,澡手也。从𦥑、水臨皿。《春秋傳》曰:『奉匜沃盥』。」《周禮.春官.鬱人》:「凡祼事,沃盥。」孫詒讓正義:「沃盥者,謂行禮時必澡手,使人奉匜盛水以澆沃之,而下以槃承其棄水也。」大意是說,古人用匜(或盉)來傾注水,以便洗手,盤在下面承載棄水。
早期金文承襲甲骨文,從「」從「」,後期增一手而作「𦥑」,象雙手。「𦥑」與「」有別,參見「」及「」。又將原來的象水滴的小點寫作「」,為小篆所本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(劉興隆),《合集》29278:「田盥,不雨」,意謂到盥地打獵,沒有下雨。金文表示洗手,夆弔匜:「盥般(盤)」,指用來洗手的盤。
甲骨文從「」,從「」,從「」。小篆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可能是很小的水。常用義是泥濘。
甲骨文從「」,從「」,從「」,用為地名。小篆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可能是很小的水。《說文》:「濘,滎濘也。从水,寧聲。」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:「《說文》:『滎,絕小水也。从水,熒省聲。』是濘當以『絕小水』為其本義。今人謂淖為泥濘,乃濘之引申義。」可備一說。
」的常用義是泥濘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濘,泥也。」如《左傳.僖公十五年》:「壬戌,戰于韓原,晉戎馬還濘而止。」杜預注:「濘,泥也。還,便旋也。小駟不調,故隋(墮)泥中。」《文選.張景陽〈七命〉》:「愁洽百年,苦溢千歲。何異促鱗之游汀濘,短羽之棲翳薈。」
」也表示陷在泥中。《廣韻.霽韻》:「濘,濘陷。」如《管子.地員》:「五粟之狀,淖而不肕,剛而不觳,不濘車輪,不汙手足。」《三國志.魏書.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》:「時方夏水雨,而濱海洿下,濘滯不通,虜亦遮守蹊要,軍不得進。」
甲骨文從「𦥑」從「」從「」。「」表示鑄器的範,「」象雙手(「𦥑」)持倒置的鎔器(「」)倒入製作器物的模型中。本義是鑄造。
甲骨文從「𦥑」從「」從「」。「」表示鑄器的範,「」象雙手(「𦥑」)持倒置的鎔器(「」)倒入製作器物的模型中。(參李孝定)《合集》29687的字形增加了張口的人形(「」」),又以「」(「」)作聲旁。裘錫圭認為「」是由「」孳生的一個詞,兩者在字形上有密切關係,參見「」。
金文從「𦥑」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。有的字形又增意符「」或聲符「𠃬」。「」又有異體作「𨥇」,從「」,「」聲。又有以「」的初文為聲,蔣玉斌認為很有可能是「」的「」旁逐漸類化以具表聲作用。
戰國楚系文字從「𦥑」從「」從「」。秦系文字從「」從「」,「𠃬」聲。小篆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是鑄造。《說文》:「鑄,銷金也。从金,壽聲。」
甲骨文用本義,如《英藏》2567:「王其鑄黃呂奠𧖸。」「」是金屬餅塊。金文亦用本義,如作冊大鼎:「公朿鑄武王、成王異(祀)鼎。」又讀為「」,表示征討,如秦公鐘:「鑄(討)百蠻」,意謂征討數百個蠻邦。(蔣玉斌)
」也用為國名,如鑄子叔黑𦣞鬲:「鑄子弔(叔)黑𦣞肈(肇)乍(作)寶鬲。」鑄國亦見傳世文獻,如《左傳.襄公二十三年》:「初,臧宣叔娶于鑄,生賈及為而死。」杜預注:「鑄國,濟北蛇丘縣所治。」楊伯峻注:「鑄在今山東肥城縣南大汶河北岸。」
傳世文獻「」也表示鑄造,如《國語.周語》:「景王二十一年,將鑄大錢。」《管子.小匡》:「美金以鑄戈、劍、矛、戟,試諸狗馬;惡金以鑄斤、斧、鉏、夷、鋸、欘試諸木土。」
」引申表示造就、培養,如《法言.學行》:「孔子鑄顏淵矣。」又指錘煉文辭,如《文心雕龍.辯騷》:「觀其骨鯁所樹,肌膚所附,雖取鎔《經》旨,亦自鑄偉辭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(或「」),象聚集蟲於皿中而生成蠱毒之意,本義是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(或「」),象聚集蟲於皿中而生成蠱毒之意,本義是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。王筠指出,苗族人仍有施蠱的古俗,他們把很多毒蠱放在器皿中,讓它們互相吞食,最後剩下不死的就是「」,可以用來害人。
《說文》:「蠱,腹中蟲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皿蟲爲蠱,晦淫之所生也。臬桀死之鬼亦爲蠱。从蟲从皿,皿,物之用也。」王筠《說文句讀》:「苗人行蠱者,聚諸毒蟲於一器中,互相噉食,所餘一蟲即蠱矣。」《周禮.庶氏》:「掌除毒蠱」鄭玄注:「毒蠱,蟲物而病害人者。」
」引申可表示災禍,甲骨文表示災禍、禍祟,《合集》2530正:「母丙亡(無)蠱」;《合集》2530反:「母丙㞢(有)蠱于……」,「母丙」是祖先名,指名叫丙的亡母,前句意謂母丙沒有降災;後句意謂母丙降災于(某人,下文殘缺)。
春秋侯馬盟書用作人名。漢帛書亦用作本義,〈五十二病方〉記載了五條治療「」的方法。《馬王堆.五十二病方》第435行:「蠱者:燔扁(蝙)輻(蝠)以荊薪,即以食邪者。」意謂用荊棘、柴薪來焚燒蝙蝠,給中邪的人吃。《馬王堆.五十二病方》第437行:「蠱而病者,燔北鄉(向)并符,而烝(蒸)羊尼(㞓 ),以下湯敦(淳)符灰,即□□病者,沐浴為蠱者。」全句疑表示患上蠱疾的人,焚燒平放在一起向北的兩個符咒,蒸熟羊臀,用湯水澆灌符灰,……病人(殘去二字,句意不詳),讓施蠱的人洗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