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義通解

上一頁 | 下一頁 搜索詞 : 假借 (共 251 筆) 41 - 50
[重新搜索]
搜索記錄: ( 假借 )

搜索字串:
選項:

支援萬用字元:「?」代表任一漢字,「*」代表句內任一字串。
關鍵字、詞間以半形空格分開。NOT 「A B C D...」= 有 A, 無 B, C, D...

漢字 形義通解
甲金文象在樹枝上捆上石頭,是一種原始的武器。本義是一種用於打獵或作戰的武器。
甲金文象在樹枝上綁上石刀(伍仕謙),是一種武器,用於打獵或戰爭。中間的田形可能象在柄部纏繞的繩索,以便投擲後收回(劉興隆),也有可能象綁着的石頭(谷衍奎)。從「」為聲符兼義符的字與狩獵或戰爭有關。如「」表示戰爭,「」表示彈弓,「」表示竭盡,「殫殘」指毁滅。「」表示一個,可能是假借義。
甲骨文用作族氏名、地名,如「東單」、「南單」、「西單」、「北單」是一些王族的氏族;如作為地名來說,就是一些王族的居住地(俞偉超)。金文用作國名,國姓是姬,其後以國名為姓氏,單伯鬲:「單伯(伯)邍父乍(作)中(仲)姞尊鬲。」「單伯」是單國君主,爵位是伯,「邍父」是單伯的名字,「」是炊器,又是盛食物的器皿,全句意謂單伯邍父為仲姞鑄造了鬲。
戰國竹簡下加「」旁為飾筆作「」(即「」字所從),通假為「」,表示畏懼,《郭店簡.六德》簡16:「句(苟)淒(濟)夫人之善也,勞丌(其)股肱之力弗敢嘼(憚)也,危丌(其)死弗敢愛也,胃(謂)之[臣]。」「股肱」是大腿和胳膊,多用來比喻輔佐之臣,意謂如果能夠增益人之善德,勞役其手足之力也不怕,危及生命也不吝惜,這就叫臣。又通假為「」,用作地名,《睡虎地秦簡.編年記》簡50壹:「攻邯單(鄲)。」「邯鄲」是古地名,即今河北省邯鄲市,春秋時是衛地,後屬晉。又通假為「」,表示打仗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乙種》簡62:「利單(戰)伐。」
漢帛書用作地名,《馬王堆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296行:「粱(梁)王在單父,以萬丈之城,百萬之守。」「單父」是春秋魯國邑名,故址在今山東省單縣南。又通假為「」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》第140行:「單(戰)朕(勝)於外,福生於內。」意謂在外打勝仗,國內便有福祥。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第207行:「夫茲(慈),以單(戰)則朕(勝),以守則固。」表示慈愛之德,施於戰爭,則會勝利,施於防守,則會穩固。
《說文》:「單,大也。从吅、𠦆,吅亦聲。闕。」段玉裁注:「當爲『大言也』,淺人刪『言』字。如『誣,加言也』,淺人亦刪『言』字。《爾雅》、《廣雅》說『大』皆無『單』,引伸爲『雙』之反對。」
從「」,「」聲,亦寫作「」,本義為打、擊。
從「」,「」聲,亦寫作「」,本義為打、擊。《北史‧李彪傳》:「南臺中取我木手去,搭奴肋折!」
」可表示披、掛。唐白居易〈石楠樹〉:「傘蓋低垂金翡翠,薰籠亂搭繡衣裳。」
」也表示乘坐。宋蘇軾〈論高麗進奉狀〉:「仍與限日,卻差舡送至明州,令搭附因便海舶歸國。」
」也可表示搭配。《宋史‧食貨志下三》:「凡民間輸者,每引百貼八千,其金銀品搭,率用新引七分,金銀三分。」
」還表示連接、接觸。《西游記》第51回:「他兩個搭上手,卻纔賭鬥。」
」亦表示架設。《西游記》第93回:「他假借國家之富,搭起彩樓。」
」也可用作安放。《老殘游記》第6回:「過了許久,見上房裏家人喊一聲『伺候』,那轎夫便將轎子搭到階下。」
」還指鉤、扣上。元關漢卿〈金線池〉第2摺:「恰便似鉤搭住魚腮,箭穿了鴈口。」
」在古代指盛醃菜、肉醬的器皿,後假借為豆芽之「」。
」在古代原指盛醃菜、肉醬等食品的器皿,本義是高圈足的食器,後假借為豆麥之「」。《說文》:「豆,古食肉器也。从口,象形。凡豆之屬皆从豆。𣅣,古文豆。」按「」上一橫象蓋,中間象豆體,下象柱足及底座。「」出現於商代,盛行於春秋戰國,有陶製,亦有以木、青銅等質料製成。後世或用「」作禮器,《爾雅.釋器》:「木豆謂之豆,竹豆謂之籩,瓦豆謂之登。」郭璞注:「豆,禮器也。」「」所盛放的食物為醃菜和肉醬,《周禮.天官冢宰.醢人》:「朝事之豆,其實韭菹、醓醢、昌本、麋臡、菁菹、鹿臡、茆菹、麋臡」,指行朝事禮時所進獻的豆,盛的食物是用韭菜做的腌菜、多汁的肉醬等。
甲金文用作地名,讀作「」。《合集》24713:「才(在)豆。」散盤:「豆人虞。」宰甫卣:「王來獸(狩)自豆彔(麓)」,指王自郖地山腳來狩獵。《說文》:「郖,弘農縣庾地。从邑,豆聲。」另金文用作本義,指高圈足的食器,周生豆:「周生乍(作)尊豆。」
齊陶用作量詞,為古代的重量單位,如《古陶文彙編》3.46:「毫豆。」《左傳.昭三年》:「四升為豆。」
傳世文獻中「」又假借為豆麥之「」。《廣雅》:「大豆,茮也;小豆,荅也。」《戰國策.韓策一》:「韓地險惡,山居,五穀所生,非麥而豆」,意指戰國時韓國地理環境惡劣,百姓於山中居住,所出產的糧食,不是麥子就是豆子(王引之《經傳釋詞》:「而,猶則也。」)。後來又為豆麥之「」的假借義分化出「」字。不過,「」在「」字出現後仍被普遍用來表示豆麥之「」。
甲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陳秉新認為上「」下「」此形亦是聲符,「」象鑿擊工具,字象手持工具開闢土地。
金文在「」下加「」(象艸木),字形結構與「」、「」字相近。因為開闢土地之後,要樹立地界,先秦樹立地界多半以植樹為之,「」的本義是闢地分疆,植樹於土,立下地界,後假借為應對、應答之意。《詩.大雅.皇矣》:「帝作邦作對」,表示帝開闢邦國、開闢領土。高亨《詩經今註》曰:「作,創造也,引申為開拓之義。邦,借用封。封,邊疆也。對,與疆同意。古代國家常在邊界上種植樹木以作標志,略似後代的柳條邊,這叫做對。」〈皇矣〉後文云:「以篤于周祜,以對于天下」,也是開闢天下的意思。
《說文》小篆加從「」,可能是為應對、對答的「」的而造的分化字,只是這個字沒有流傳下來,後世仍然用「」字(季旭昇)。漢帛書應對的「」字從「」為意符。《說文》:「𡭊,譍無方也。从丵、从口、从寸。對,(對)[𡭊]或从士。漢文帝以爲:責對而爲言,多非誠對,故去其口以从士也。」從甲金文來看,「」當為「」之訛。
劉釗認為「」是從「」演變而來,「」象一種刑具。高鴻縉謂「」象有齒之古兵器。
甲骨文疑用作祭名或地名。金文表示對答、答謝,大盂鼎:「用對王休」。呂方鼎:「對揚王休」,表示報答、稱揚周王的蔭庇。《詩經.大雅.江漢》:「對揚王休」。又用作人名。
漢帛書表示對答,《馬王堆帛書.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》第362行:「伊尹對曰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鳥類,「」突出其羽毛、羽翼的修長,本義是長尾的野雞、山雞,又特指雉羽、雞毛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鳥類,「」突出其羽毛、羽翼的修長,本義是長尾的野雞、山雞,又指雉羽、雞毛。「」表示茂盛而修長的羽毛(《說文》:「羽,鳥長毛也」),故從「」的「」表示長尾野雞。《說文》:「翟,山雉尾長者。从羽从隹。」段玉裁注:「隹爲短尾鳥緫名。又此鳥以尾長爲異也。」
「長尾雉」是我國的特產鳥,共有4種。其中較為常見的為白冠長尾(Syrmati-cus reevesii),俗稱「長尾野雞」,又叫「地雞」。身體大小近似野雞,但尾羽極長。雄鳥尾羽中最長的兩根,常被選做京劇武將演員頭盔上的裝飾品。因數量稀少,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(參華漢文化會館)。
甲骨文未見「」字,學者認為甲骨文的「」其實是「」,金文「」字與甲骨文「」字同形。《說文》:「彗,掃竹也。」甲骨文「」象兩個豎立的「」頭。「」頭多茂而長,以便清潔,而「」與「」頭構形極近。相傳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,偶然看見一隻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,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許多。他想這是雞毛的作用,於是抓來幾隻野雞拔下毛來製成了第一把掃帚。這亦是雞毛撣子的由來。由於使用的雞毛太軟,同時又不耐磨損,少康即換上竹條、草等為原料,把撣子改製成了耐用的掃帚(參香港百科)。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辭殘,意義不詳。金文假借為「」、「礿」,是夏季的祭祀。史喜鼎:「史喜乍(作)朕文考翟祭」,意謂史喜為我有文德的先父舉行翟祭。《詩.小雅.天保》:「禴祠烝嘗,于公先王。」毛傳:「春曰祠,夏曰禴,秋曰嘗,冬曰烝。」「」同「礿」,《爾雅.釋天》:「夏祭曰礿」,唐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︰「本或作禴。」《周禮.大宗伯》:「以禴夏享先王。」
戰國竹簡「」用作本義,指野雞,《望山楚簡》二2:「翟輪」,意謂繪畫彩色野雞的車輪。古人好以野雞圖案或雞毛裝飾車輛,《詩.衛風.碩人》:「四牡有驕,朱幩鑣鑣,翟茀以朝。」毛亨傳:「翟,翟車也。夫人以翟羽飾車。」
戰國竹簡「」又假借為「」,表示買進穀物。《包山楚簡》105:「安陵莫囂䜌狎爲鄝貣(貸)越異之黃金七益(鎰)以翟(糴)穜(種)」「安陵」、「」皆是楚國地名,「莫囂」是楚官名,或作「莫敖」,「䜌狎」是擔任此官職的人名。「越異」指渡災、救災。全句意謂安陵莫囂䜌狎為鄝地借出救災機構的黃金七鎰,用來買進穀物的種子。
漢帛書「假借為「」,表示照耀,引申為指點、引導,《馬王堆.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》第455行:「聖者知(智),聖之知(智)知天,其事化翟(燿)。」意謂聖人明智,其智慧在於知天道,其功業在於化育萬物、照耀萬物(即為萬物指點明津、引導門徑)。
漢帛書「」又假借為「」,指北方外族,《馬王堆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147行:「秦兵〈與〉式〈戎〉翟(狄)同俗,有虎狼之心,貪戾好利」,意謂秦國與狄族的風俗相同,野心勃勃,如虎如狼,貪婪暴戾。
漢帛書「」又借為「」,表示退縮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.經法.四度》第45行:「柔弱者无罪而幾,不及而翟,是胃(謂)柔弱。」意謂柔弱者沒有罪過卻處於危險,沒有達到就自己退縮,這叫做「柔弱」。
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亦是聲符。「」象閃電,是「」的初文。由於閃電多伴隨雷雨,所以加「」為意符,後來「」被借用為地支第九位,故以「」來表示閃電的本義。《說文》:「𩃓(𩃡電),陰陽激燿也。从雨从申。𩃿,古文電。」
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亦是聲符。「」象閃電,是「」的初文。由於閃電多伴隨雷雨,所以加「」為意符,後來「」被借用為地支第九位,故以「」來表示閃電的本義。
金文通假為「」,番生簋蓋:「電(梃)軫」,「梃軫」表示木製的車後橫木(馬承源)。
漢代竹簡借「」為「」,表示閃電,《銀雀山漢簡.王兵》:「動如雷神(電)」,參見「」。
漢帛書假借」為「」,《馬王堆.五十二病方》第66行:「侯(候)天甸(電)而兩手相靡(摩),鄉(嚮)甸(電)祝之」,表示等候天空閃電便兩手互相摩擦,對着閃電祝告。
殿
殿」小篆作「𣪍」,本指擊聲。《說文》:「𣪍,擊聲也。从殳𡱂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此字本義未見,假借為宮殿字。」又云:「《爾雅》:『無室曰榭。』郭注:『即今堂堭。』然則無室謂之殿矣。又假借為軍後曰殿。」

殿」於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,後世則作為皇帝施政的殿堂或供奉神佛的屋宇。《漢書.霍光傳》:「鴞數鳴殿前樹上。」顏師古注:「古者室屋高大,則通呼為殿耳,非止天子宮中。」杜甫《詠懷古蹟五首》:「翠華想像空山裏,玉殿虛無野寺中。」

殿」又表示行軍走在最後,有末後之意。《韻.散韻》:「軍在前曰啟,後曰殿。」《廣雅.釋詁四》:「殿,後也。」

又《爾雅》:「殿㕧,呻也。」郭璞注:「呻吟之聲。」《詩.小雅》「民之方殿屎」,《說文》作「」,「殿㕧」、「殿屎」又作「唸㕧」、「𣣈㕧」等,參見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
甲金文象人身纏繞着以絲繩綁着的箭矢,疑「」是「」(繫箭用的絲繩)的初文。(楊樹達、郭沫若、周法高)「」、「」古音相近。本義為射取鳥獸的矰矢。
甲金文象人身纏繞着以絲繩綁着的箭矢,疑「」是「」(繫箭用的絲繩)的初文。(楊樹達、郭沫若、周法高)「」、「」古音相近。本義為射取鳥獸的矰矢。吳大澂認為繫箭而射是男子的事情,所以「」被借用作「」,作為男子的美稱。楊樹達、郭沫若、洪誠則認為「」、「」純粹是音近假借
甲骨文用作人名,金文多用「」為叔伯之「」,此鼎:「𤔲(司)土(徒)毛弔(叔)右此入門,立中廷。」又通「」,表示善也,寡子卣:「敦不弔(淑)」。伯叔字用「」來表示,是秦漢以後之事。
《說文》:「弔,問終也。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從人持弓會敺禽。」其意是說古人於弔喪時以矰繳驅趕鳥獸,以保護死者。其說雖頗可疑,但姑存一說。
」可表示祭奠哀悼死者。《玉篇.人部》:「弔,弔生者曰唁,弔死曰弔。」如《左傳.昭公三年》:「君薨,大夫弔,卿共葬事;夫人,士弔,大夫送葬。」《莊子.養生主》:「老聃死,秦失弔之,三號而出。」
」也表示慰問。如《左傳.莊公十一年》:「秋,宋大水,公使弔焉。」《淮南子.人間》:「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,馬無故亡而入胡,人皆弔之。」
」表示憑弔古人或感慨往事。如《史記.屈原賈生列傳》:「自屈原沈汨羅後百有餘年,漢有賈生,為長沙王太傅,過湘水,投書以弔屈原。」唐代劉長卿〈祭崔相公文〉:「弔湘水而自波。望長沙而空暮。」又指憑弔追憶的文體,如《文心雕龍.哀弔》:「或驕貴而殞身,或狷忿以乖道,或有志而無時,或美才而兼累,追而慰之,並名為弔。」
」表示憂慮。如《國語.魯語》:「夫義人者,固慶其喜而弔其憂,況畏而服焉?」《文選.江文通〈詣建平王上書〉》:「履影弔心,酸鼻痛骨。」
」表示至、到。《爾雅.釋詁》:「弔,至也。」如《詩.小雅.天保》:「神之弔矣,詒爾多福。」毛傳:「弔,至。」孔穎達疏:「言王已致神之來至矣。」
」可表示懸掛。如元代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折:「受盡三推六問,弔拷綳扒。」《明史.賀世賢傳》:「城中聞世賢敗,各鳥獸竄,而降丁復叛,斷城外弔橋。」
」還可作量詞,古代以一千文為一弔。如明代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88回:「月娘聽了他這般言語,便喚小玉往房中取一頂僧帽、一雙僧鞋、一弔銅錢、一斗白米。」
」後又作「」,參見「」。
甲金文象刀形,古兵器。上邊是刀刃,下邊是刀柄。
甲金文象刀形,古兵器。上邊是刀刃,下邊是刀柄。《說文》:「刀,兵也。象形。凡刀之屬皆从刀。」
甲骨文用作方國名,《合集》33035:「辛亥貞,王正(征)刀方。」表示王征伐刀國。又用作地名和人名。
早期金文用作族氏名,戰國金文用作重量單位,三年壺:「冢(重)四百七十四刀之冢(重)」。八年匜:「冢(重)七十刀之冢(重)」。
傳世文獻「假借作「」,表示小船,此義後加「」作「」。《詩.衛風.河廣》:「誰謂河廣?曾不容刀。」鄭玄箋:「小船曰刀。」
此外,「」本有「」音,表示姓氏的「」最初也用「」來表示,後來才變「」的一撇為一趯,分化出「」字(王鳴盛、裘錫圭)。
」是先秦時期一種金屬鑄幣,其形態由青銅工具削刀演變而來。(參黃錫全)如《荀子.榮辱》「餘刀布」,楊倞注:「刀、布皆錢也。」《史記.平準書》:「農工商交易之路通,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。」參見「」。
從「」,「」聲,表示嘴向前突出,撅着。
從「」,「」聲,表示嘴向前突出,撅着,用於現代漢語。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八:「她擺出一副長馬臉,嘟着嘴,悶悶地坐着。」
」在現代漢語中也用作象聲詞。張天翼《萬仞約》一:「樹上的麻雀老大嚇了一跳,就嘟的一聲飛跑了。」
」在戲曲中可用作嘆詞。京劇《海瑞背纖》第五場:「嘟!膽大的張彪,竟敢假借老夫之名,如此的胡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