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大 (主部件) 共 38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31 - 38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其異體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表示大人把簡冊上的知識傳授給小孩之意(參沈培),有知識才有智慧,故引申表示智慧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其異體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表示大人把簡冊上的知識傳授給小孩之意(參沈培),有知識才有智慧,故引申表示智慧。西周金文多上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下從「」,甲骨文和後期金文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「」是「」的訛變,「」是「」的訛變。「」、「」皆是聲符,參見「」。
金文多通假作「」,主要用法有五:一,表示有智慧的人,中山王鼎:「事愚女(如)智,此易言而難行也。」二,表示知識,中山王鼎:「寡人幼踵,未甬(通)智(知)。」三,表示知道,中山王方壺:「余智(知)其忠信也。」逆鐘:「母(毋)又(有)不聞智(知)。」四,表示主管、掌管,中山王鼎:「使智(知)社稷之賃(任)」。《國語.越語》:「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,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。」
」小篆作「𥏼」,隸省作「」(徐灝)。《說文》:「𥏼,識詞也。從白從亏從知。」段玉裁注:「此與矢部知音義皆同,故二字多通用。」《釋名》:「智,知也。無所不知也。」《荀子.正名》:「知而有所合謂之智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與《說文》或體形同,「」是聲符。象一人在大路上行走,含通達、到、至等義(參《漢字圖解》)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與《說文》或體形同,「」是聲符。象一人在大路上行走,含通達、到、至等義(參《漢字圖解》)。甲骨文用作人名。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構形初義不明。
齊系金文不從「」而從◎從「」,字形有所訛變,楚系文字從「」從兩橫從「」,趙平安指出兩橫和「」皆為飾筆,戰國文字習見。
金文表示討伐,史牆盤:「達(撻)殷畯民」,《尚書.顧命》:「用克達殷集大命」,「達殷」當讀「撻殷」,《詩.商頌.殷武》:「撻彼殷武,奮伐荊楚」,《經典釋文》引韓詩「撻,達也。」又用作人名。
楚簡表示通達、發達,《郭店楚簡.窮達以時》:「窮達以時」,表示窮困和發達視乎時機和際遇。
此外,趙平安認為甲骨文舊釋為「」的字就是「」字,表示撻伐和「讓……來」、「讓……去」的意思。姑備一說。
《說文》:「達,行不相遇也。从辵羍聲。《詩》曰:『挑兮達兮。』达,達或从大。或曰迭。」
甲金文「」字會人站立(大)拄杖(丨)側首(◎)猶豫,失去方向,本義是疑惑。
」的初文乃一會意字。甲骨文從大(上面◎)從丨,象人站立(大)拄杖(丨)側首(◎),不知往哪兒走,東張西望,有所疑惑之形(何琳儀)。
《說文》的解釋是:「疑,惑也,從子、止、匕,矢聲。」徐鍇曰:『止,不通也。𠤕,古矢字。反匕之幼子多惑也。』」此中,徐鍇把站立的人的側首了解為「反匕」並解之為「幼子多惑」,是未見甲骨金文字形中的成年人直立的身形所得之見而已,但言「多惑」卻是對的。至於認為「止、不通」亦可再議,因為甲骨及金文加從彳、亍、或止,其實要表示的,正是於道途中或生活處境中的猶豫,「」、「」象道路之形,見歧路有疑之意。至於金文中一些古「」字之從「」,雲夢秦簡及馬王堆帛書中的「」字之從「」從「」,篆隸以後之從「」或從「」,都可能是不同時期標聲用的聲符。整體而言,「」首先是一極傳神的會意字,後來才加上音符。
甲金文從二「」從「」,象二人合力拉車之形。
甲金文從二「」從「」,象二人合力拉車之形。《說文》:「輦,輓車也。从車,从㚘在車前引之。」段玉裁注:「謂人輓以行之車也。」
二「」至小篆訛變為「」,從二「」。《左傳•襄公十四年》:「夫二子者,或輓之,或推之,欲無入,得乎?」楊伯峻注:「在前牽引曰輓。」
甲骨文用作本義,《合集》29693:「其乎筃輦又(有)正(征)」,表示命令準備車輦征伐之意(參劉興隆、姚孝遂)。金文用作人名,輦乍妣癸卣:「輦乍(作)匕(妣)癸尊彝」。
金文象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形,嘴巴上面長着鬍子,本義是嘴上面的鬍鬚。
金文象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形,嘴巴上面長着鬍子,本義是嘴上面的鬍鬚。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從象鬍子的筆畫(以◎表示),象一個正面站立的人,誇大其口,口上長着鬍子,本義是口上面的鬍鬚。後來在象形初文的基礎上加「」為聲符,見於大盂鼎。小篆用意符「」來代替象形初文(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象面頰上的毛),成為從「」,「」聲的形聲字,隸作「」或「」;後來意符「」又可換為「」,成為「」字。《說文》:「頿,口上須也。从須,此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在口上、在頰亦得名須。」
甲骨文用作人名,金文用作族氏名,甲骨文的人名「」與金文之圖形文字大概屬於同一族,商代人名往往即是其族氏(裘錫圭)。
金文又通假作「」,用作祭名,大盂鼎:「髭(祡)、烝、祀」,祡、烝、祀是三種祭祀的名稱。《說文》:「祡,燒柴焚燎以祭天神」,可見「」是燒柴來敬拜天神的祭祀。
」本指嘴上邊的鬍鬚,《樂府詩集.相和歌辭三.陌上桑》:「行者見羅敷,下擔捋髭鬚。」後泛指鬍須,韓愈〈寄崔二十六立之〉:「連年收科第,若摘頷底髭。」
甲骨文從大從◎,象人雙手持物戴於頭上之形。金文上部變為從「」從「」之形。王蘊智認為字象人戴物而舞,有所祈求之形。與「」字形近,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用義不詳,金文用作人名、國名。令簋:「戍冀」。
《說文》:「北方州也。从北異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據許說是北方名冀,而因以名其州也,叚借爲望也、幸也。」
」甲、金文形近,皆從「」從,「」象人形,◎象以物割斷其下肢之形,與「」、「」義近。本義是割斷下肢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,李裕民謂象以物切斷一人的下肢之形,與「」、「」義近。後期鳥篆文字仍保留「」字或象割痕之「」形。「」為國名,姬姓。金文「」通「」,表示契刻,中山王方壺:「明蔡之於壺而時觀焉」,就是「明刻之於壺而時觀焉」。
古「」、「」形、音相近通用。《左傳.昭公元年》:「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」杜預注:「蔡,放也。」鄭玄注:「上蔡字音素葛反,《說文》作「𥻦」,音同字從殺下米,散之也。」孔穎達疏:「𥻦為放散之義,故訓為放也。」《釋文》:「《說文》作𥻦」。《尚書.禹貢》「三百里蔡」,鄭玄注:「蔡之言殺,減殺其賦也。」《廣雅.釋詁二》:「殺,減也。」此皆「」、「」相通,解作減省、放散之例。參見「」、「」。
《說文》:「蔡,艸也。从艸,祭聲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正面站立的人形,「」象俯伏人形,疑表示林中有一人伏地,一正立之人踐踏其背,被踐踏者心情抑鬱,因而有鬱結之義(于省吾)。本義是憂鬱、抑鬱,即胸中鬱積心結。
字形方面,甲金文象一正立之人(大)踩踏一俯伏之人(勹),被踩者心情憂鬱。「」形後來訛變為「」,「」形訛變為「」,另加「」和「」,成為楷書的「」字。而加「」(香酒)為意符,是由於「」後用來表示鬱金香調製的酒。
詞義方面,「」的本義是心裏積聚憂愁、煩悶,引申之,草木茂盛,枝葉積聚也稱「」。曹植〈贈白馬王彪〉:「山樹鬱蒼蒼」。《說文》:「鬱,木叢生者。从林,𩰪省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〈秦風〉:『鬱彼北林。』毛曰:『鬱,積也。』」漢帛書表示鬱滯,《馬王堆帛書.五十二病方》第253行:「鬱血」,即瘀血,指滯留積聚之血(吳振武)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5426:「令往鬱」,表示命令前往鬱地。
金文表示香草,即鬱金香,古人用來調製香酒,後借指以鬱金香釀製的香酒,亦可泛指酒。叔簋:「商(賞)叔鬱鬯、白金」,意謂賞賜香酒、白金給叔。孟𧧬父壺:「孟𧧬父乍(作)鬱壺。」意謂孟𧧬父鑄造盛載香酒的壺。
表示鬱金香的「」本寫作「𩰪」,後來被「」吞併。《說文》:「𩰪,芳艸也。十葉爲貫,百廾貫築以煑之爲𩰪。从𦥑、冂、缶、鬯,彡,其飾也。一曰:鬱鬯,百艸之華,遠方𩰪人所貢,芳艸合釀之以降神。𩰪,今𩰪林郡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〈鬱人〉注云:『築鬱金煑之以和鬯酒。』又云:『鬱者,鬱金香草,宐以和鬯。』是則鄭意謂築之煑之,以和秬黍所釀之鬯酒。」
此外,「」和「」本來是不同的字,在古代不同音(「」屬物韻,「」屬屋韻。現代許多方言如粵語仍讀作二音),它們都有當芳香講的用法,《文選.劉孝標〈廣絕交論〉》:「言鬱郁于蘭茝」,李善注:「鬱郁,香也。」簡化字把「」字併入「」字,這兩個詞就完全混而不分了(裘錫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