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日 (包括子部件) 共 24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1 - 10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𠦝
甲骨、金文「𠦝」只用作部件,作為甲金文「」字的部件,「𠦝」從「」在「」中,表示朝陽初升於草地之上。
甲骨、金文「𠦝」只用作部件,作為甲金文「」字的部件,「𠦝」從「」在「」中,表示朝陽初升於草地之上。「」從「𠦝」從「」,象早旦時分,日初升,月未落之情景。參見「」。隸定後「𠦝」上下之「」變為「」形,已失古意。
甲骨、金文「𠦝」未見單字,只用作部件。《偏類碑別字》引錄北朝〈魏敬史君碑陰〉「𠦝」為「」之異體字。
」字象太陽之形。
」字象太陽,本作一圓形,唯因圓形不易刻於甲骨上,因此字或變作方形。「」中有點,以避免「」與「」相混。本義為太陽。
甲骨文用作本義,指天體之日,《合集》34163:「㞢(有)出日」,即日出。《合集》11480:「日有食(蝕)。」另甲骨文「」與「」相對,指白晝,《合集》33871:「今日雨,夕雨。」指今天白晝下雨,晚上也下雨。《合集》34036:「日風不𡆥(憂)」,指今天白晝有風,不用擔憂。「」又用作紀時名詞,指一天,《合集》12314:「自今五日雨。」指從今天起五日都下雨。卜辭中又有「中日」(日中時分)、「昃日」(中午之後)、「終日」(整天)等詞。甲骨文「」亦用作祭名,《合集》27463:「日于父甲。」指對父甲進行日祭。
金文「」字用作本義,指太陽,如弭白師耤𣪕:「䜌(鸞)旂五日。」張政烺根據1935年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水陸攻戰紋鑑,指出圖案中有一船船頭立有大旗,旗似鸞身,上有五個圓形,即象五日,與弭白師耤𣪕所言相似。另金文「」用作白晝,與「」相對,[妾子]𧊒壺:「日夜不忘。」「」又用作紀時單位,銘文中有「今日」、「翌日」等語,如鄲孝子鼎:「鄲孝子台(以)庚寅之日命鑄飤鼎鬲。」又金文「」字時用於干支前,用作先人稱謂,如作冊睘尊有「文考日癸」一名。唐蘭認為古人按祭的日次排行來稱呼先祖,例如用甲日祭的就稱為祖甲父甲,因此卜辭稱為「文考日癸」的就是「父癸」。
《說文》:「日,實也。太陽之精不虧。从囗、一。象形。凡日之屬皆从日。」按以「」釋「」為聲訓,為漢人讖諱之學,並不一定是造字原意。《占經.日占一》引《春秋元命包》:「日之為言實也,節也,含一。開度立節,使物咸別,故謂之日。」即「」所以稱為「」是因為充實,有法度,含有「」。開啟並訂立法度,令事物皆有區別,所以稱為「」。
甲金文象早上太陽剛剛昇起,本義是日出。
甲金文從「」,「」聲(于省吾),象早上太陽剛剛昇起,本義是天明、日出時分。許慎、吳大澂、容庚、張世超認為「」字象太陽升出地面之形,按金文、古幣、古璽文字或從「」在下,「」在上,可證「」字從「」聲較為合理。金文所從「」旁填實,至小篆改從一橫在下,比較象地面之形。
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天明、早晨,《合集》21025:「辛亥旦大雨」,表示辛亥這一日早晨下大雨。《公羊傳.哀公十三年》:「見于旦也。」何休注:「旦者,日方出時。」《合集》29272:「旦至于昏不雨」,表示早晨至黃昏都沒有下雨。金文亦用作本義,此鼎:「旦,王各(格)大(太)室。」意謂天明的時候,周王來到太室。
戰國竹簡用作本義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乙種》簡233:「清旦」,表示清晨。
《說文》:「旦,明也。从日,見一上。一,地也。凡旦之屬皆从旦。」王筠《說文釋例》:「吾聞之海人云:日之初出,為海氣所吞吐,如火如花,承日之下。」「余居土國,日出亦近似所言,但土氣不如水氣之大耳。」
〈卿云歌〉:「日月光華,旦復旦兮。」意即太陽、月亮的光華綿延下去,「」表示天明,「旦復旦」即天明後又天明。
從「」從「」,字象日光照於木上,本義為日出明亮。
」未見於金文,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字象日光照於木上,本義為日出明亮。此字甲骨與「」相反,參見「」。《說文》:「杲,明也。從日在木上。」段玉裁注:「日在木上,旦也。」
卜辭用作人名,如《合集》20592:「王令杲」。
古詩賦用其本義,如《詩.衛風.伯兮》:「其雨其雨,杲杲出日」;南朝梁簡文帝蕭綱《南郊頌》:「如海之深,如日之杲」,又如曹植《植橘賦》:「禀太陽之烈氣,嘉杲日之休光」。
從「」從傾斜的「」,表示中午已過,太陽偏西,映照出來的人影傾斜。本義是太陽偏西、日昃之時,孔穎達認為相當於未時,大約在下午二時左右。
從「」從傾斜的「」,表示中午已過,太陽偏西,映照出來的人影傾斜。本義是太陽偏西、日昃之時,孔穎達認為相當於未時,大約在下午二時左右。後來「」被改為形近的「」,「」字就由表意字轉化為從「」,「」聲的形聲字(裘錫圭)。三體石經改從「」聲。
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太陽偏西的一段時間,《合集》20421:「昃雨自北」,表示太陽偏西時自北邊下雨。又用作人名。
金文用作人名,滕侯昃戈:「滕侯昃之造㦴(戟)。」
戰國竹簡借「」字來表示「」,用作時間詞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乙種》簡233:「清旦、食時、日則(昃)、莫(暮)、夕。」《儀禮.既夕禮》:「日側」,鄭玄注:「謂將過中之時」,賈公彥疏:「《尚書.無逸》云文王『至於日中昃』,昃即側也。」《說文》:「側,旁也。」
」又通假為「」,《郭店簡.語叢四》簡12-13:「賢人不在昃(側),是胃(謂)迷惑。」
」小篆作「𣅦」,《說文》:「𣅦,日在西方時,側也。從日,仄聲。《易》曰:『日𣅛之離』。」徐鉉曰:「今俗別作𣅳,非是。」自甲骨文觀之,「𣅳」應是「𣅦」的古寫。段玉裁注:「𣅦,隸變作昃。」傳世本《周易.離》作「日昃之離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會太陽剛出時呼喚大家起身幹活的叫聲,這種叫聲大概多數有一定的調子,是歌唱的一個源頭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(裘錫圭)。本義是叫喊、高呼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表示曉日初出,呼唱報曉,呼醒眾人。古人物質缺乏,故多靠陽光取暖,早上陽光衝破黑暗,光明和暖,使人很容易不自覺地鼓舞歡呼(參王獻唐〈周昌鉨考〉)。這與常人一般喜歡晴天多於陰天的心情是一貫的。故「」字會太陽剛出時呼喚大家起身幹活的叫聲,這種叫聲大概多數有一定的調子,是歌唱的一個源頭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(裘錫圭〈說字小記〉)。本義是叫喊、高呼。「」字的本義是日出而呼喚,與「」字(表示黑夜中說出自己的名字)相類,參見「」。
春秋戰國文字多有變體,或把「」形置於「」內,「」形或訛變為「」、「」,《說文》小篆訛為從「」從「」,而《說文》籀文仍保留從「」之形。
甲骨文用作祭名。金文表示繁盛、昌盛,蔡侯申盤:「子孫蕃昌」。
竹簡讀作「」,表示稱贊,《銀雀山漢簡.晏子.一六》:「公射,出質,堂上昌(唱)□」。傳世本《晏子春秋.外篇第八.晏子死景公哭之稱莫復陳告吾過》作「公射,出質,堂上唱善,若出一口。」意謂景公射箭,箭脫靶而去,大夫們還異口同聲地稱贊他射得好(孫彥林、周民、苗若素)。又讀作「」,表示提倡、宣揚,《郭店簡.緇衣》簡30:「古(故)大人不昌(倡)流[言]」,傳世本《禮記.緇衣》作「故大人不倡游言」。
《說文》:「昌,美言也。从日从曰。一曰:日光也。《詩》曰:『東方昌矣』。𣅊,籒文昌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「」之省,有低下之意,字象日落(許慎)。「」是日落後天黑的一段時間(參郭沫若、姚孝遂)。引伸為闇昧、昏庸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「」之省,有低下之意,字象日落(許慎)。「」是日落後天黑的一段時間(參郭沫若、姚孝遂)。《書.堯典》孔穎達疏:「日入後二刻半為昏」,《說文》:「昏,日冥也,从日,氐省。氐者,下也。一曰民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『一曰民聲』此四字蓋淺人所增,非許本書,宜刪。凡全書內昏聲之字皆不從民,有從民者訛也。」引伸為闇昧、昏庸。
甲骨「」、[欠耳](「」)二字有別。金文未見「」字,西周中期以後,「」、「」用法始與「」相通,借「」字以表示昏庸、婚姻之意,參見「」。漢帛書「」字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「」是「」的聲符。
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黃昏,如《合集》29272:「旦至于昏不雨」,意指早晨至黃昏沒有下雨。
戰國竹簡讀作「」,表示聽到,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9:「上士昏(聞)道」。又通假作「」,《上博竹書二.子羔》簡9:「子羔昏(問)於孔子」。
漢帛書表示黃昏,《馬王堆帛書.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》第154行:「昬(昏)而休,明而起。」意謂黃昏休息,天明起來,相當於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𡿧」,「𡿧」或為聲符(季旭昇)。「𡿧」為「」的初文,字象洪水將日淹沒之形,本義是水災。後因古人不忘以往洪水為患,字由水災引申指往昔、昔日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𡿧」,「𡿧」或為聲符(季旭昇)。「𡿧」為「」的初文,字象洪水將日淹沒之形,本義是水災。後因古人不忘以往洪水為患,字由水災引申指往昔、昔日。
《說文》:「昔,乾肉也。从殘肉,日以晞之。與俎同意。𦝙,籒文从肉。」按許慎所釋為「」之本義,與「」字不同。參見「」。葉玉森以為「」因「古人殆不忘洪水之災,故制昔字取誼於洪水之日」,後引申為往昔之意,學者多從此說。
甲骨文「」指往昔,《合集》137反:「昔甲辰」,指過去的甲辰日。另《合集》301亦有「昔乙酉」一語。
金文「」亦指往日、當初,曶鼎:「昔饉歲,匡眾氒(厥)臣廿(二十)夫,寇曶禾十稊」,指以往饑荒的一年,匡氏的奴隸和家臣二十人,強搶了曶的十稊禾。又用作人名,史昔鼎:「史昔其乍(作)旅鼎。」
戰國竹簡「」指往昔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:「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。」秦簡中「」又可讀為「」,指憑藉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.詰咎》簡29背-1:「人毋(無)故而鬼昔(藉)其宮,是謂丘鬼。」
漢帛書「」讀作「」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第219行:「萬物昔(作)而弗始」,通行本作「萬物作焉而不辭」,范應元本則作「萬物作焉而不為始。」「」又可通為「」,指舉措,《馬王堆.老子甲本》第26行:「矢(兕)无所椯(揣)其角,虎无所昔(措)其蚤(爪)。」另字又可讀為「」,《馬王堆帛書.六十四卦.羅(離)》初九:「禮(履)昔(錯)然,敬之,無咎」,王弼注:「錯然,敬慎之貌也。」全句指行走時謹慎小心,恭敬處事,必無咎害。或讀為「」,《馬王堆帛書.六十四卦.辰(震)》上六:「辰(震)昔(索)昔(索),視懼(矍)懼(矍),正(征)凶。」「」通行本作「」,孔穎達疏:「索索,心不安之貌。」全句指震雷使人心不安,兩眼惶恐不定,向前進取必有凶險。
甲骨文多從「」(或從「」)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是春天。
甲骨文「」的形體在各個類組卜辭中有所不同,大多數的字形從「」(或從「」)從「」,「」聲。也有從「」,「」聲的字形,見《合集》20074。(裘錫圭)或者從「」(象地平線)從「」,「」聲的字形,見《合集》8818。(王子揚)金文從「」從「」(或從「」,義同),「」聲。也有省略「」形寫作從「」,「」聲的字形。戰國文字和小篆多寫作「」形,後來「聲旁「」和「」旁省併成「𡗗」形,逐漸變為「」的字形。本義是春天。
甲骨文用作本義,用以紀時。如《合集》9660正:「來春不其受年。」貞問明年沒有豐收。從卜辭的內容來看,商代一歲只分為春、秋二時,四時的劃分是後世才出現。(參于省吾)
金文亦用作本義,如䜌書缶:「正月季春元日己丑。」又用作諸侯名和地名,如十五年相邦春平侯劍「相邦春平侯」、壽春府鼎「壽春𢊾(府)鼎」。
戰國竹簡也用本義,如《清華貳.繫年》簡67:「今春亓(其)會者(諸)侯,子亓(其)與臨之。」又用於書名,指古代的編年體史書《春秋》,如《郭店簡.六德》簡25:「雚(觀)者(諸)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則亦才(在)壴(矣)。」
傳世文獻裡「」從春天引申比喻生機勃發。如唐代劉禹錫〈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〉:「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春。」北宋范成大〈雨後東郭梅開〉:「司花好事相邀勤,不著笙歌不肯春。」又指喜色,如北宋王安石〈送潮州呂使君〉:「呂使揭陽去,笑談面生春。」
」還表示男女情欲。如《詩.召南.野有死麇》:「有女懷春,吉士誘之。」南朝齊王融〈詠琵琶〉:「絲中傳意緒,花裏寄春情。」
甲金文「」會陽光從樹梢上照下來,是「」、「」的初文,本義是陽光,引申為光明、開明。
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象樹柯、枝柯,是「」的初文(屈萬里)。金文後來加從「」,象太陽的光線。全字象太陽昇到樹上,陽光從樹梢上照射下來,「」是「」、「」的初文,本義是陽光。張舜徵《說文解字約注》:「上有日照臨之,下象艸木之根。」
後來「」字已很少用,加意符「」造「」字,《說文》:「暘,日出也。从日,昜聲。」加意符「」造「」字(象陽光照射在山丘上,因為陽光常照在山的南面,故山的南面稱為「」)。《周禮.秋官.柞氏》「令刊陽木而火之。」賈公彥疏引《爾雅》:「山南曰陽。」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此陰陽正字也,陰陽行而侌昜廢矣。」
」引申有光明、開明義,《說文》:「昜,開也。从日、一、勿。一曰:飛揚。一曰:長也。一曰:彊者眾皃。」《說文》:「陽,高朙也。从𨸏,昜聲。」
甲骨文讀作「」或「」,表示陽光,《合集》11499正:「大𢼄(啟),昜(暘、陽)」,意謂天空大大放晴,陽光普照。又用作地名,《合集》20631:「才(在)昜」。「」讀作「」,又表示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。永盂:「易(賜)畀師永厥田:𣻦(陰)昜(陽)洛疆眔師俗父田」,意謂賜給師永田地:洛河南北兩岸的土地和師俗父的田地。
金文讀作「」,表示稱說,如中山王圓壺:「敢明昜(揚)告」,意謂膽敢明白地說。張政烺:「『敢明陽告』即『敢昭告』。」《論語.堯曰》:「敢昭告于皇皇后帝」。「」讀作「」,又表示答謝、頌揚,伊簋:「對昜(揚)天子休」,意謂頌揚天子的蔭庇。又表示飛揚、遠播,沇兒鐘:「中(終)翰且昜(揚)」,意謂鐘聲高飛遠揚。又讀為「」,五年師[方史]簋:「盾五昜」,表示盾上有五個圓銅泡(殷瑋璋、陳平、王輝),《禮記.郊特牲》:「朱干設鍚」,即朱紅色的盾上設有銅泡。
「昜布」是布幣名,是春秋戰國時期空首布的一種,因為正面右邊有「」字而得名。「」即是「」,皆為帶有「」字的地名,如「宅陽」、「晉陽」、「安陽」等。
」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,分布於今廣東省新會、廣西省灌陽、云南省河口及河北省香河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