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俗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俗 | 習也。从人,谷聲。〔似足切〕 (165 / 163) | 人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俗 | 463 | 似足 |
![]() |
邪 | 全濁 | 齒 | 入 | 通 | 鍾/燭 | 合 | 三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金文從「人」,「谷」聲。疑本義是人民的習俗、風俗。 25 字 詳解: 金文從「人」,「谷」聲。疑本義是人民的習俗、風俗。《說文》:「俗,習也。从人,谷聲。」金文表示習俗,徐郊尹鼎:「涂浴」,即涂地的習俗。《禮記.曲禮》:「入國而問俗,入門而問諱。」又通作「欲」,表示意願,毛公鼎:「俗(欲)女弗以乃辟陷于艱。」表示希望你不要使你的君主陷於困境。又用作人名。 戰國竹簡以「谷」表「俗」,《上博竹書一.孔子詩論》簡3:「人谷(俗)」。「人谷」即「人俗」、「民俗」,表示民間風俗。 戰國晚期睡虎地秦簡用作本義,表示風俗,《睡虎地秦簡.語書》簡1:「古者,民各有鄉俗。」又通假作「容」,表示寛容,《睡虎地秦簡.為吏之道》簡12:「寬俗(容)忠信。」 287 字 相關漢字: 人,谷,欲,容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p49 | 周p6 | ||||
李p142 | 何p359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俗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易俗縣 | (1/1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俗不可耐, 傷風敗俗, 凡夫俗子, 憤世嫉俗, 移風易俗… | (5/322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塵, 稱, 傖, 粗, 遯, 凡, 憤, 風, 蜣, 簋, 臬, 蠮, 約, 庸, 語, 昡, 蛣, 俚, 昴, 氓, 免, 惡, 世, 徇, 處, 殊, 鶙, 通, 脫, 還, 膃, 習, 僧, 嫉, 絕, 錥, 噍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vulgar, common, worldy, custom, convention, popular |
瀏覽次數: 225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