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止 (主部件) 共 37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31 - 37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字形從「」從「」,表示「」在「」外,像人足逃離桎梏之形。「」的字形見於金文,從「」從「」,何琳儀認為會兔子速跑之意。「」的本義是逃逸、逃跑。
甲骨文字形從「」從「」,表示「」在「」外,像人足逃離桎梏之形,表示逃逸。如《合集》5927「犬[止㚔]」。戰國楚系文字保留了甲骨文的字形,又加上「」旁。後來這個字形被「」取代,不見於傳世古籍。(參趙平安)
」的字形見於金文,從「」從「」,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何琳儀認為會兔子速跑之意。「」的本義是逃逸、逃跑。《說文》:「逸,失也。从辵兔。兔謾訑善逃也。」如《左傳.桓公八年》:「戰于速杞,隨師敗績,隨侯逸。」杜預注:「逸,逃也。」《文選.楊子雲〈解嘲〉》:「往昔周網解結,群鹿爭逸。」又泛指奔跑。如《國語.晉語》:「乃左并轡,右援枹而鼓之,馬逸不能止,三軍從之。」韋昭注:「逸,奔也。」
」引申表示隱遁、隱逸的意思。《正字通.辵部》:「逸,隱遁也。」如《論言.堯曰》:「興滅國,繼絕世,舉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。」《楚辭.遠遊》:「形穆穆以浸遠兮,離人群而遁逸。」
隱逸義進一步引申為閒適、安逸。如《詩.小雅.十月之交》:「民莫不逸,我獨不敢休。」《漢書.趙充國辛慶忌傳》:「熢火幸通,勢及并力,以逸待勞,兵之利者也。」
」又表示放縱。如《尚書.大禹謨》:「罔遊于逸,罔淫于樂。」孔穎達疏:「逸謂縱體。」《國語.魯語》:「夫民勞則思,思則善心生;逸則淫,淫則忘善,忘善則惡心生。」
逃逸義又引申表示散亡、亡失。如《史記.儒林列傳》:「逸《書》得十餘篇,蓋《尚書》滋多於是矣。」《後漢書.儒林列傳上》:「及光武中興,愛好經術,未及下車,而先訪儒雅,採求闕文,補綴漏逸。」
」還表示超過、超越。《字彙.辵部》:「逸,超也。」如《文選.劉越石〈荅盧諶詩〉》:「竿翠豐尋,逸珠盈椀。」李善注:「逸,謂過於眾類。」《文心雕龍.才略》:「景純艷逸,足冠中興。」
」表示過失。《爾雅.釋言》:「逸,過也。」如《尚書.盤庚上》:「予亦拙謀,作乃逸。」《孔傳》:「逸,過也。」
」表示釋放。如《左傳.成公十六年》「乃逸楚囚」,杜預注:「逸,縱也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像短尾鳥,「」象腳形,會鳥向前進之意。
」的本義是前進,從「」除了作為聲旁之外,還因為鳥不能後退(參何琳儀)。商代族徽金文與甲骨文同形,西周金文皆從「」從「」,從「」、「」的字多有行走之意。
學者多認為甲骨文表示進獻(劉興隆、陳秉新),《合集》32535:「甲戌卜,進,燎于且(祖)乙。」
金文表示進用、舉薦,中山王方壺:「進賢措能」,《周禮.夏官.大司馬》:「進賢興功,以作邦國。」又表示進獻,兮甲盤:「其進人」,「進人」即進獻力役、徒隸(參郭沫若、陳初生),指淮夷向周王室進獻力役。
楚簡表示進步、前進,《郭店楚簡.五行》:「辟(譬)而智(知)之胃(謂)之進之」。《上博楚竹書四.曹沫之陳》:「人吏(使)𨟻(將)軍,我君身進,此戰之顯道」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或加從「」。「」象來客,「」象主人在屋下迎接客人進來(葉玉森)。本義是賓客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或加從「」。「」象來客,「」象主人在屋下迎接客人進來(葉玉森)。本義是賓客。「」或作「」形(「」之初文),「」作為聲符,是聲化的結果,「」、「」音近。甲骨文用作祭名及人名。
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賓客的饋贈,古者賓客至必有物贈之,其贈之事謂之賓,故其字從貝(王國維)。故「」又有贈送之意。
金文表示賓客,王孫鐘:「用樂我嘉賓父兄」,虘鐘:「用濼好賓」,配兒鈎鑃:「以宴賓客」。表示贈送,典籍作「」,二祀𠨘其卣:「賓貝五朋」,守簋:「賓馬兩」。又用作人名。
戰國竹簡讀作「」,《上博楚竹書二.容成氏》:「河賓」即「河濱」。
《說文》:「賓,所敬也。从貝𡧍聲。𧶉,古文。」段玉裁注:「賓謂所敬之人,因之敬其人亦曰賓。……貝者,敬之之物也。」《禮記.王制》:「朋友賓客」。《玉篇》:「賓,客也。」
甲骨文從兩「」從「」。「」象高出地面之形,兩「」一在「」之下,一在「」之上,會踊上高堂之意,是登上高處的「」的表意初文。(陳劍)
甲骨文從兩「」從「」。「」象高出地面之形,金文可單獨成字,隸定為「」,是「」的初文。(唐蘭)甲骨文兩「」,一在「」之下,一在「」之上,會踊上高堂之意,是登上高處的「」的表意初文。(陳劍)金文兩「」中間從「」,陳劍認為可看作全字的聲符,從「」變為「」存在有意的「變形音化」的因素。小篆從「」,「」聲。後又作「」。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用作人名。《合集》22249:「癸子(巳)卜,鼎(貞):子踊亡𡆥(憂)。」
金文音近讀為「」。五年琱生尊:「用祈踊(通)彔(祿)、[貝手]屯(純)、霝冬(終)。」「通祿」是金文常見習語。
古書中「」表示登上義的例子如《春秋公羊傳.成公二年》:「蕭同姪子者,齊君之母也,踊于棓而窺客。」何休注:「踊,上也。」「」是踏腳的跳板,「踊于棓而窺客」意謂登上跳板偷看來客。又如《晏子春秋.內篇雜下》:「景公為路寢之臺,成,而不踊焉。」
」又表示跳躍。《說文》:「踊,跳也。」如《左傳.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距躍三百,曲踊三百。」杜預注:「曲踊,跳踊也。」《史記.齊太公世家》:「門開而入,枕公尸而哭,三踊而出。」
」也特指古代受刖刑後所穿的一種特製鞋。《廣韻.腫韻》:「踊,刖者以之接足。」如《左傳.昭公三年》:「國之諸市,屨賤踊貴。」杜預注:「踊,刖足者屨。」「屨賤踊貴」意謂普通的鞋便宜,而這種特製的鞋貴。
」還表示物價上漲。如《史記.平準書》:「物踊騰糶,米至石萬錢,馬一匹則百金。」《魏書.韓麒麟傳》:「今秋京都遇旱,穀價踊貴。」
甲骨文異構甚多,或從「」從「」,或加從「」。疑會植物生長在山丘上之意,以「」為聲符,是「𧁏」、「」的本字。《集韻》:「蔕,艸木根也。」
有關「」之構形,由於異構甚多,歷來學者說法不一。郭沫若以為「」字金文上從「𠌶」省,下從「」,中之「」形為花蒂之象。張亞初繼承此說,以為「」字初不從「」,字的兩側是包裹在花托周圍的綠葉瓣,即花萼的「」,後來才在下面加「」作意符。劉興隆以為「」字從「」,上從禾苗之形,或從「」,「」是動符,懷疑此字與農事有關。馬如森分析「」字,認為字從二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或從「」,象人行於田中農物之間。諸說對此字解釋各異,唯各說都未能完全釋出字形的意思。從字形上看,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疑會植物生長在山丘上之意,以「」為聲符。「」字上的土堆或寫作兩筆,近「」形,下部又變為「」形,故劉興隆以為「」字從「」。
《說文》:「疐,礙不行也。从叀,引而止之也。叀者,如叀馬之鼻。从此與牽同意。」按古文字來看,許慎之說並不準確,「」字並不從「」。季旭昇認為,睡虎地秦簡「」字上部與「」的簡形接近,可能是《說文》誤以「」字從「」的原因。
」字甲骨文用作地名,為商狩獵區,地在今河南省濟源一帶(李學勤)。如《合集》29022:「才(在)疐。」
金文用作人名。另又可讀作「」,表示根本的意思。如㝬𣪕:「乍(作)疐才(在)下」,意指在下為天下的根本。井人𡚬鐘:「疐處周室」,則是處于宗室的根本的意思。
秦代陶文中,「」用作人名。至於《睡虎地秦簡.封診式》簡53:「刺其鼻不疐」,「」用作「」,表示打噴嚏。
傳世文獻中「」字可解作停滯,如《廣韻》:「疐,頓也。」另「」又可解作顛躓,也寫作「」。《爾雅.釋言》:「疐,仆也。」王筠《說文釋例》:「叀部疐與足部躓同,『躓』下引《詩》『載躓其尾』,今本作疐。」又「」字亦用同「」,指去掉瓜果的蒂,《爾雅.釋木》:「棗李曰疐之。」邢昺疏:「謂治棗李皆去其疐。」
甲骨文「」字從「」從二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趾的初文,從二「」象拱衛城邑之意,本義是守衛(徐中舒)。
甲骨文「」字從「」從二「」從「」,「」是趾的初文,從二「」象拱衛城邑之意,本義是守衛(徐中舒)。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「」象城邑形,「」又表示方形,故可與「」通用。一說從「」的字形是防衛的「」字(郭沫若、裘錫圭)。
二止繞囗之形即「」字,「」是「」的聲符。金文「」形或改為「」。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表示防衛,又用為祭名、地名、人名等。金文表示保衛,班簋:「衛父身,三年靜東或(國)。」又用作人名、地名。賢簋:「公弔(叔)初見于衛」,裘衛盉:「矩白(伯)庶人取堇(瑾)章(璋)于裘衛。」
」的異體作「」,《正字通》:「衛,俗衞字。」《說文》:「衞,宿衞也。从韋帀,从行。行,列衞也。」
」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異體從「」,會在禾邊林下經過之形,會經歷之意(羅振玉等)。「」的本義為經過,用於四時運行,便引伸出曆法之「」(陳定民)。
」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異體從「」,會在禾邊林下經過之形,會經歷之意(羅振玉等)。「」的本義為經過,用於四時運行,便引伸出曆法之「」(陳定民)。
另一種說法認為「」非會意字,而是從止秝聲的形聲字,《說文》:「秝,讀若歷」。此說認為足之所經皆有經過之義,不必定要在禾林邊過(李孝定)。《說文》:「歷,過也。从止厤聲。」按「」、「」可為純粹聲符,亦可能兼為義符。古時出門便為禾田、樹林,以「」、「」會經過之意,亦在常理中。故「」可能是形聲字,亦可能是形聲兼會意字。
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外,加從「」,「」為「」之省,於此用義不明,或只為繁筆,林義光以為有推移之意,高田忠周以為象人之所居,皆可商。亦有不從「」,簡作「」,「」、「」同字異體。甲骨用作貞人名,金文文例已有經歷之意,毛公鼎:「厤自今,出入尃命于外」,「厤自今」猶云「自今以往」或「從今以後」。又用為地名,禹鼎:「至于歷內」。金文「」可假借為「𤯌」,參「𤯌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