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
7
(10)
破音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5 A4 8F
大五碼 AE4C 
倉頡碼 一山竹水 
Matthews 2521 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0869;(二版)933  
康熙字典 173 
Unicode U+590F
GB2312 4736 
四角號碼 1024.7 
頻序 A/B 1082  930 
頻次 A/B 1645  863 
普通話 ji  xi    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字例: 12/43
(部件樹)
其他: ,𦥑,,,
甲骨
字例: 3/3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12/21
其他
字例: 2/2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中國之人也。从夊从頁从𦥑。𦥑,兩手;夊,兩足也。〔胡雅切〕𠍺,古文夏。 (112 / 107) 𠍺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308 胡雅
422 胡駕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全濁 /
全濁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甲金文「」表示人在太陽底下,舉頭見日,天氣酷熱,本義是炎夏。
31 字

 詳解: 甲骨文及金文均從日從頁,「」象人形而突出頭部,象一人在日下,舉頭見日之形。表示天氣酷熱,本義是炎熱的夏日。

  「」字於甲骨卜辭中用作貞人名。金文字形多變。首先,商代金文與甲骨文同,上從日下從頁,用作人名。西周晚期從日從頁從女,「」象人形而突出頭部,女乃「」的訛變,金文人形下部常有添加「」,象腳趾之形。而「」形又有省去中間一點,呈一圓形,隸定後訛作「」。春秋早期秦公簋、秦公鐘「」字省去日形,加左右「」形,隸作「𦥑」,象兩手。春秋晚期「」下的「」形移至「」形或「」之下,以使字形左右平衡,從足從頁,與戰國璽印及《汗簡》古文相同。《說文》古文作「𠍺」,與戰國燕系璽印文字字形近,足字上部從人從一從目,應是「」的訛變。參見「」。

  「」是朝代名,夏代文明影響中國深遠,於是相沿為中國人的代稱。《說文》:「夏,中國之人也。从夊从頁从𦥑。𦥑,兩手;夊,兩足也。」小篆「」省去日形,從頁從夊從𦥑,夊是「」之訛變,與金文中秦國文字字形相同。學者或據秦公簋字形以為象舞者手容及足容,與「」同字(戴君仁);此乃據「」的省形立說,不盡可信。(參湯餘惠)

  金文用為人名,又表示華夏,指中原國家、中原之人。秦公簋:「虩事蠻夏」。《書.堯典》:「蠻夷猾夏」孔傳:「夏,華夏。」又表示中原地區之音樂,典藉作「」,甚六鐘:「台(以)夏台(以)南,仲鳴媞好。」鐘銘「」指中原之樂,「」則指南國之樂。《詩.小雅.鼓鐘》:「以雅以南,以籥不僭。」「」即是「」,在此指周樂。又是古水名,噩君啟舟節:「逾夏」,指經過夏水。《楚辭.九章.哀郢》:「去故鄉而就遠兮,遵江夏以流亡。」王逸注:「江、夏,水名也。」據說冬天枯涸夏天流動,所以名為夏水。此外還用作朝代名、楚曆月名、地名等。

  一說「」最初為中原古部落名,沿用為中國人的稱呼,也泛指中國;故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民族稱為「諸夏」,以別於四方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、「」。徐灝:「夏時夷、狄始入中國,因謂中國人為夏人,沿舊稱也。」(參漢語大字典)

  又「」字在馬王堆帛書中有借作「」,表示憂慮。《馬王堆.戰國縱橫家書》:「不利於國,且我夏(憂)之。」參見「」。
910 字


相關漢字: ,,,,,𦥑,𠍺,,,,,,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4 p34
夏楚(古代教庠中行使笞刑的體罰用具)
p266 p4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

p1 p34
夏天,諸夏,夏季,夏令,夏至,夏曆
p266 p6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
其他方言讀音
本字庫於「」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
津縣, 河寨備禦前千戶所, 縣, 華府, 邑縣… (5/12) 詳細資料
成語彙輯
冬溫凊, 爐冬扇, 日可畏, 雨雨人, 無冬無 (5/60) 詳細資料
配搭點:
, , , , 礿, , , , , , , ,
詞類 英文意義
n. summer, a season; Xia Dynasty; Chinese ethnic group(s) (arch.)
瀏覽次數: 296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