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◎ (主部件) 共 185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91 - 100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「」從「」,「」(「」)聲,構形初義不明。「」為卷曲迴環之形,蔡哲茂、裘錫圭認為是「」的象形初文,象蚯蚓之形(參見「」、「」)。
甲骨文「」從「」,「」(「」)聲,構形初義不明。「」為卷曲迴環之形,蔡哲茂、裘錫圭認為是「」的象形初文,象蚯蚓之形(參見「」、「」)。
甲骨文可能用作人名(饒宗頤)。卜辭︰「丙子卜,咰[网兔]。隻十七。」(《合集》20773)意思可能是一個名叫咰的人以網捕兔,獲得十七隻。
《玉篇》︰「咰,飲也。」《廣韻.質韻》︰「咰,飲酒皃。」
此外,咰,或作「」。《集韻》︰「《春秋傳》︰『咨親為詢』,或作𧪱、咰。」《篇海類編.身體類.口部》︰「咰,音荀,義同詢。」
」字之甲骨文從地室之形(以◎表示)從「」(象足趾)。上部的◎象古人居住的𥨍室(即土室),而足趾在其下,以會往來進出(陳永正、季旭昇)、回來之意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。
」字之甲骨文從地室之形(以◎表示)從「」(象足趾)。上部的◎象古人居住的𥨍室(即土室),而足趾在其下,以會往來進出(陳永正、季旭昇)、回來之意。「」是「」的初文。《說文》:「復,往來也。」向下的足趾隸定為「」。戰國竹簡上部象土室的筆畫聲化為從「」聲。
甲骨文表示回來,《合集》7076正:「雀今來复(復)」(王蘊智、郝士宏),「」是部族名,意謂雀如今回來。又用作方國名。金文用作地名。
春秋玉石文字通假為「」,侯馬盟書1:5:「复(腹)心」,表示至誠之心(王輝)。
戰國竹簡通假為「」,表示捆綁車箱底板與車軸的繩索或配件,《上博竹書三.周易》簡22:「車敓(脫)复(輹)」,意謂車子脫去車輹。
《說文》:「复,行故道也。从夊,畗省聲。」段玉裁:「彳部又有復,復行而复廢矣。疑彳部之復乃後增也。」
」字甲骨文從人,字下數點「」象人遺下的大便形。
」《說文》作「𦳊」,從艸從「𡇒」,表示糞便。胡厚宣認為小篆「𦳊」字所從「𡇒」中之「」,與「」金文小篆所從「𡇒」中之「」、「」甲骨文所從數點相同,其字形似「」而非「」,其實是由象糞便之形的數點演變而來。按「」中數點當象穀食,而「𦳊」、「」所從數點象大便,後來隸變成「」。
卜辭常見「屎有田」,即施糞於田之意,徐中舒從之。裘錫圭讀作「」、「」;姚孝遂隸定此字作「尸少」(另參沈建華),認為與農作有關。現暫從前說。
金文方面,陳侯因[次月]敦有一字形,從尸從米,「」、「」形近,皆象側面之人形。高鴻縉認為與甲骨文「」同字,象人遺屎形,金文始訛為從「」。李家浩指出,金文「」字通假為「」,表示繼承,陳侯因[次月]敦:「屎(纂)嗣𧻚(桓)文」,意謂繼承齊桓公的文德。
《說文》:「𦳊,糞也。从艸,胃省。」段玉裁注:「《左氏傳》、《史記》假借矢字為之。官溥說:『糞』字之上似米而非米者,矢字。是漢人多用矢也。」參見「」、「𦳊」、「」、「」。
此外,屎又通作「」,表示呻吟。《玉篇.尸部》:「屎,呻也。」《詩.大雅.板》:「民之方殿屎,則莫我敢葵。」毛傳:「殿屎,呻吟也。」參見「」、「」。
此字雖極俚俗,但《莊子.知北遊》篇中,亦有「道在屎溺」一語;又《漢書.天文志》有「天屎星」。漢代「」多通假作「」,如《史記‧廉頗傳》便曾記載有人因受賄而造謠指廉頗一飯「三遺矢」云云。參見「」。
甲金文「」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小篆變為「」。「」象手形,全字象手持木柱,有所樹立之貌,本義是樹立。
甲金文「」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小篆變為「」。「」象手形,全字象手持木柱,有所樹立之貌,本義是樹立。甲骨及早期金文如□建觚、小臣□鼎「」字是初文,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象一人手持木柱樹立於庭隅內,示建立之義。為了樹得正,往往需要有人把它扶住,故從「」;蔡侯鐘銘的「」字從「」,可能有樹物於土上的用意(裘錫圭)。後期金文改從「」,以手形(「」)為「」之省,強調以手興建之動作。當「」改寫為象手形的「」,手形和木柱便寫得和「」字十分相似。「」、「」二形在古文字中往往不別。所以「」後來寫作從「」。「」中之「」本來表示手持木柱,與表示持筆書寫之「」字起源和意義均有異,參見「」。
卜辭中「」用為地名,如「王卜,在建」。金文除用於早期氏族徽號、人名外,還表示建立之意。如小臣□鼎:「□公建匽(燕)」,蔡紐鐘:「建我邦國」,《周禮.天官.冢宰》:「惟王建國」;《周禮.夏官.量人》:「掌建國之法」鄭玄注:「建,立也。」
《說文》:「建,立朝律也,從聿,从廴。」
甲骨文從豕從一橫,一橫是箭的省形,象豕中箭矢之形。
甲骨文從豕從一橫,一橫是箭的省形,象豕中箭矢之形。「」與甲骨文「」字形近,故郭沬若懷疑古「」、「」本一字,參「」。卜辭用作名詞,表示犧牲。
金文有兩種形體,第一種從豕從一斜畫(象箭形)穿過豕身,第二種從豕從一扁圓形,象繩索圈着豕身(康殷)。兩字形皆象捕豕之形。部分學者認為兩字形象豕豬中箭倒地,或以繩索將豕拖仆于地,引伸有墜落之意(參張世超)。「」字上部「」形金文本作「」形,是「」形頸部訛變而成。古籍中從「」與「」形通用,如「」與「」、「」與「」、「」與「」等。
金文「」舊說讀作「」,最新釋讀作「」,表示懈怠。毛公鼎:「女(汝)母(毋)敢彖(惰)在乃服」。逆鐘:「毋彖(惰)乃政」(參陳劍)。
」《說文》解釋為豬走脫之意。《說文》:「彖,豕走也。从彑,从豕省。」《說文》:「𧰲,豕也。从彑从豕。讀若弛。」彖、𧰲應為同字,《六書故》:「𧰲與彖一字,說文分爲二,非。」《廣韻》:「𧰲,尺氏切,侈上聲。義同。或省作彖。」
」又是《周易》斷定卦義之辭。《周易‧乾卦》:「彖曰,大哉乾元…」孔穎達正義曰:「夫子所作彖辭,統論一卦之義,或說其卦之德,或說其卦之義,或說其卦之名﹙」查「彖上、彖下」故本來是附於《易經》後的獨立篇章。今通行本皆附於經文之中。另參見「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象泉水自石罅(縫隙)或岩穴中流出之形,甲骨文或加從T形的一橫一豎,象石隙之形。本義是泉水、泉源。
後來於「」上疊增義符「」(「」之省形)造「」字,表示水源,參見「」。《說文》:「泉,水原也。象水流出成川形。凡泉之屬皆从泉。」
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泉水。金文用作人名和地名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數點(以◎表示),「」是「」、「」的初文(裘錫圭),數點表水點,全字表示在桶中洗腳,是「」的初文(羅振玉、楊樹達、王子揚)。本義是洗腳,引申為洗滌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數點(以◎表示),「」是「」、「」的初文(裘錫圭),數點象水點,全字表示在桶中洗腳,是「」的初文(羅振玉、楊樹達、王子揚)。字形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「」是「」的分化字。又有從「」從數點(以◎表示)的字形,象置足於水中(羅振玉)。「」的本義是洗腳。《說文》:「洗,洒足也。从水,先聲。」
甲骨文用作方國名或地名。如《合集》20531:「癸酉卜,王鼎(貞):羌其征洗。」又用作動詞,有捉拿之意,《合集》9504+《乙》4982+《乙補》6091:「呼見洗□芻,弗其擒」,「」是人名,表示呼喚見捉拿□芻,沒有擒獲(林宏明、王子揚)。
」的本義是洗腳。《說文》:「洗,洒足也。从水,先聲。」古書中的用例如《史記.高祖本紀》:「沛公方踞床,使兩女子洗足。」《論衡.譏日》:「洗、去足垢,盥、去手垢,浴、去身垢。」引申之,清洗時所用的器皿亦稱洗,如《儀禮.士冠禮》「設洗」,表示陳設洗手用的盤。
」後泛指清洗、洗滌。如《莊子.則陽》:「掘之數仞,得石槨焉,洗而視之,有銘焉。」《後漢書.隗囂傳》:「如遂蒙恩,更得洗心,死骨不朽。」
古書的「洗馬」即「先馬」,指於馬前作先驅的僕役,即馬前卒。《韓非子.喻老》:「句踐入宦於吳,身執干戈為吳王洗馬。」王先慎集釋:「洗、先,古通,謂前馬而走,〈越語〉『其身親為夫差前馬』是也。古本賤役,至漢始以此名官。」漢制有「太子洗馬」一職,即太子侍從,負責於太子出遊時為之前導,以壯其威儀。
」字上面象插有羽毛的美玉,以裝飾冠冕,下面的「」標聲,也兼表示王者所戴,本義是冠冕,引申為帝王。
」字甲金文從◎從「」聲。◎象上面插有翎羽的三叉形(或山字形)玉器,用作冠冕的裝飾,下部的「」除了標聲之外,也兼表示這種冠飾是王者所佩戴,本義是冠冕。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出土三叉形玉冠飾,在三叉上各有三個孔用以插彩色羽毛,背面底部又有安插柄的孔,和甲骨文有長柄的字形吻合。這些三叉形玉飾出土時都位於死者的頭部附近。江蘇高淳朝墩頭遺址12號墓出土的良渚玉人頭戴三叉形冠,可以為證。《禮記.王制》:「有虞氏皇而祭」,鄭玄注:「皇,冕屬也。畫羽飾也。」
」字的本義是冠冕,最初由巫師或權貴所戴,後來稱君主為皇帝。由於插有羽飾的冠冕十分華麗,所以「」又有美麗之義,《廣雅.釋詁》:「皇,美也。」光輝燦爛之美稱為「」,又形容樂聲之美,鐘鼓鏗鏘悅耳稱為「」、「」。而皇帝是最高權力的統治者,所以「」又有大義。
甲骨文辭殘,意義不詳。金文表示大也,美也,王孫鐘:「于我皇且(祖)文考」。金文凡「皇祖」、「皇考」皆是稱美之文(劉心源)。《說文》:「皇,大也。从自。自,始也。始皇者,三皇,大君也。自,讀若鼻,今俗以始生子爲鼻子。」又用作狀聲詞,是「」的初文,沇兒鐘:「皇皇熙熙,眉壽無期。」又用作人名。
」字的構形過去主要有三說:一說上部象火炬之形,象火光輝煌,是「」的初文(何琳儀、季旭昇)。二說上部象日光放射之形,是「」的初文(吳大澂),朱芳圃則認為下部是燈,上象燈光。三說上部象王之冠冕,上插有羽毛為飾(汪榮寶)。從出土良渚玉冠飾和玉人可證,汪榮寶的說法是正確的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,◎象眼睛上的眉毛之形,本義是眉毛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◎,◎象眼睛上的眉毛之形,本義是眉毛。金文在「」上加一長橫畫,是為眉,再於橫畫上加毛形,眉毛的意思更為突出。古人考慮到單獨畫出眉毛難以辨認,故連帶畫出眼睛。
甲金文假借為「」,表示終。《合集》27931:「𢆶(茲)雨眉(彌)日」,「彌日」即終日,表示整天下雨。國書鼎:「用妥(綏)眉(彌)彔(祿)」,「眉彔」讀作「彌祿」,意即滿祿、全祿。金文「」是「祿」的初文,表示福。「妥(綏)」是安的意思,表示安於完滿的福。甲金文又用作國名。
金文又假借為「」,表示水邊,小臣[言逨]簋:「伐海眉(湄)」,「海眉」讀作「海湄」,意指海邊(唐蘭)。《詩.秦風.蒹葭》:「在水之湄」。
戰國竹簡借「」來表示「」,參見「」。
《說文》:「睂(眉),目上毛也。从目,象睂之形,上象頟理也。凡睂之屬皆从睂。」
甲骨文從二「」從象水的三點(以◎表示),象水流中有石子。一說本義是踏着石子過河(許慎),引申為過河。
甲骨文從二「」從象水的三點(以◎表示),象溪水在石子旁邊流過。許慎、于省吾認為本義是踏着石子渡過水流。引申為渡水、過河。「」的異體作「濿」,從「」聲,《說文》:「砅,履石渡水也。从水从石。《詩》曰:『深則砅』。濿,砅或从厲。」《詩經.邶風.匏有苦葉》作「深則厲,淺則揭。」
一說「砅(濿)」的本義不是踏石過河,而是穿衣渡過高於衣帶的河水。《爾雅.釋水》:「濟有深涉,深則厲,淺則揭。揭者,揭衣也。以衣涉水為厲。繇膝以下為揭,繇膝以上為涉,繇帶以上為厲。」意謂渡河有深水和淺水之別,河水深時便直接穿着衣服走過河,淺則用手揭起衣服來過河。河水在膝頭以下,便掀起衣服過,稱為「」;河水在膝頭以上,直接穿着衣服過河,稱為「」;河水在衣帶以上,穿衣過河,稱為「」。按從甲骨文象水點在兩個石頭中間的字形來看,「」解釋為第一說較好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,《英國所藏甲骨集》547正:「于砅」。戰國竹簡所從的「」簡省為「」,作「𣱷」,見於長沙子彈庫《楚帛書》。《楚帛書》乙4:「亡(無)𣱷(砅)」,一說用作本義,「無砅」指不要渡河(康健垣)。一說通假為「」,「亡(無)𣱷(戾)」意謂沒有違逆,《詩.小雅.小宛》:「翰飛戾天」,《文選.西都賦》引韓詩「」作「」,可作為「」、「」相通的證據(參徐在國)。
甲骨文、石鼓文有「」字,「砅(濿)」的異體,參見「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