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人 (主部件) 共 88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41 - 50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尿
尿」象一人在撒尿,本義是排泄小便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小點(以◎表示),象一人在小便的側視圖,本義是撒尿、排泄小便,又指小便,引申為人或動物經腎臟過濾排泄出的液體。小篆改為從「」從「」。《說文.尾部》:「尿,人小便也。从尾,从水。」徐灝箋:「今俗語尿息遺切,讀若綏。」「尿」除了「奴弔切」(即普通話niao4,粵語niu6)一音外,還有一個音,清朝的徐灝是廣東番禺人,他指出「尿」的俗音是「息遺切」,讀若「」,此音對應今天粵語俗呼「尿」為syu4(音同「」),尤其在呼喚小孩撒尿時,會說「屙薯薯」。在方言中,撒尿又叫「屙尿」。
尿」字過去也借「」字表示,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古書多假溺為之。」《漢書.酈陸朱劉叔孫傳》:「沛公不喜儒,諸客冠儒來者,沛公輒解其冠,溺其中。」顏師古注:「溺,讀曰尿。」意謂劉邦不喜歡讀書人,客人中若有戴帽子的讀書人,劉邦便摘下他們的帽子,在上面撒尿。
甲骨文表示撒尿,《合集》137正:「豐尿于彔(麓)」,「」是人名,意謂豐在山腳撒尿。又表示尿病,相當於今天的前列腺炎、尿道病、膀胱病、攝護腺病一類的疾病(參嚴一萍),《合集》13887:「貞:尿,弗其肩興㞢(有)疾。」「肩興有疾」的意義是「克興有疾」(蔡哲茂),意謂貞卜尿病,不會好轉。
「尿尿」二字連用時,首字用作動詞,讀niu6(普:niao4),次字用作名詞,讀seoi1(普:sui1)
甲金文從「」從倒「」,象人的臀部後有一尾形。「」非人有尾,而是古服飾有尾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倒「」,象人的臀部後有一尾形。「」非人有尾,而是古服飾有尾。《說文》:「尾,微也。从到毛在尸後。古人或飾系尾,西南夷亦然。凡尾之屬皆从尾。」按《後漢書.西南夷列傳》:「槃瓠之後,好五色衣服,製裁皆有尾形」,說明西南夷衣服好以尾作裝飾。雲南晉寧石寨山所見的青銅器,亦可證滇人有衣服帶尾的習慣(汪寧生)。甲骨文「」字亦綴尾形,可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「」字辭義不明,疑用作方國名(徐中舒,參《合集》136正)。金文「」字用作人名。
」於戰國楚竹書中用作本義,《上博三.周易》簡30:「初六,遯丌(其)尾,𥖣(厲)。」意思是初六爻是遯卦之末尾,將有危險(季旭昇)。
」與「」古字通。《論語》中的微生高,《漢書.古今人表》、《戰國策.燕策》並作尾生高。《尚書.堯典》中「孳尾」一詞,《史記》作「字微」,足見兩字之音義相同。
」的詞義逐步擴大,從人背後的裝飾引申為動物的尾巴,進一步引伸成末端的意思,如年尾、尾聲。另外,有些古文字本來從「」,後來因省變的關係,都變成了從「」的字,參見「」。
甲金文皆從「」、從「」,象手持棍棒或手杖擊打人之狀,是「」的初文(林義光、姚孝遂),疑本義是儆戒。
甲金文皆從「」、從「」,象手持棍棒或手杖擊打人之狀,是「」的初文(林義光、姚孝遂),疑本義是儆戒。西周金文或增二至三斜點(以◎表示)於人與攴之間;或增「」於兩者之間,疑「」為斜點之線條化,為小篆字形所本。
《說文》釋攸曰:「攸,行水也。從攴從人,水省。𣲏,秦刻石繹山文攸字如此。」許氏以為從水省非是,斜點或「」當非水省,疑為飾筆(參劉釗)。至於「行水」一義,當為後世假借義。
甲骨文用作地名。
金文表示長遠,[我阝]陵君鑒:「攸立歲嘗」,意謂長置為歲嘗之祭。又表示馬繮繩,衛簋:「攸勒」,或作「鋚勒」、「鞗革」,《詩.小雅.采芑》:「鉤膺鞗革」,鄭玄箋:「鞗革,轡首垂也。」
戰國竹簡通假為「」,表示修練、修行、修養,《郭店簡.性自命出》簡57:「攸(修)身近至仁」。《上博竹書七.凡物流形甲本》簡22:「所以攸(修)身而治邦家」。又表示遵循,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36:「天地四時之事不攸(修)」,意謂不遵行天地四時的常理。又表示修整,《上博竹書四.曹沫之陳》簡18:「城郭必攸(修)。」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23:「母(毋)攸(修)長城」。
甲金文從「」而突出腹部(以◎表示)。◎代表半圓形的指事符號,指示腹部所在,半圓中或加一點,象肚臍形。本義是腹部。
甲金文從「」而突出腹部(以◎表示)。◎代表半圓形的指事符號,指示腹部所在,半圓中或加一點,象肚臍形。本義是腹部。《易.艮卦》:「艮其身」,虞翻注:「身,腹也。」後來在人身的下面加一短斜或短橫作為飾筆。「」的本義是腹部,後來詞義引申,以「有身」借指有孕,《詩經.大雅.大明》:「大任有身,此生文王」(大任乃周文王母親)。詞義擴大而有身軀之義,再擴大而指由頭頂至足趾之全身。「」字後又引申為《說文》之「」,即自身。《說文》:「身,躳也。象人之身。从人,𠂆聲。凡身之屬皆从身。」
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腹部,《合集》822正:「貞:王疾身,隹(維)匕(妣)己害」,意謂商王腹部有疾,可能是妣己所加害的。
金文表示身軀,師克盨:「干(捍)害(禦)王身,乍(作)爪牙。」意謂保護周王其人,作其隨身護衛。㠱公壺:「永保其身」。又表示親身,中山王鼎:「身勤社稷」,意謂為國家百姓而親力親為,勤勞政事。又指身處的時代,庚壺:「於靈公之身」,指於靈公之世。
戰國竹簡表示身體,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8:「愛以身為天下」,意謂以愛惜身體的態度去治理天下。《老子.第十三章》:「愛以身為天下」。《清華簡一.程寤》簡9:「可(何)愛非身」,意謂除了身體之外,還有甚麼更值得愛惜的呢?
璽印文字又通假為「」,《古璽彙編》4660:「言身(信)」,指言而有信。《論語.子路》:「言必信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從二「」,一說象一人腋下夾二人之形(許慎、黃錫全),一說象二人相向夾一人之形(林義光、高鴻縉),二說的本義皆是夾持,引申表示扶持、輔佐。後加「」旁造「」字。
」的構形有兩說,一說象一人腋下夾二人之形(許慎、黃錫全),另一說象二人相向夾一人之形(林義光、高鴻縉),兩種說法的構形本義皆是夾持,引申表示扶持、輔佐。後加「」旁造「」字。
甲骨文或省作腋下夾一人之形。《說文》:「夾,持也。从大俠二人。」段玉裁改為「从大夾二人」。
金文表示輔佐,大盂鼎:「迺詔夾死(尸)𤔲戎」,禹鼎:「克夾詔先王奠四方」,《左傳•僖公二十六年》:「昔周公、太公股肱周室,夾輔成王。」
甲金文表示人在張口說話,本義是說話;一說表示人笑時口上兩邊有八字形紋理,本義是喜悅。
甲金文從「」從「」,「」亦是聲符,象人而強調口部,表示人在說話,上面的「」形表示說出的聲氣,本義是說話,後加「」造「」字表示說話,「」則表示兌換。一說「」象人笑時口兩旁有紋理之形(高鴻縉),表示喜悅,後來加「」分化出「」字。《說文》:「兌(兑),說也。从儿,㕣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說者今之悅字。」
甲骨文讀作「」,《合集》28663:「王兌(閱)田」,表示商王檢閱師旅,以進行田獵(魯實先)。
金文用作人名,元年師兌簋:「王乎(呼)內史尹冊令(命)師兌」,「內史尹」、「」都是官名,「內史尹」是負責記事的史官,「」是軍事將領,意謂周王召喚內史尹冊賜任命師兌。
戰國竹簡讀作「」,表示開心、快樂,《郭店簡.五行》簡10:「既見君子,心不能兌(悅)」,《郭店簡.五行》簡49:「聞道而兌(悅)者,好仁者也」,《郭店簡.性自命出》簡12:「快於己者之胃(謂)兌(悅)」。《上博竹書一.性情論》簡12:「樂亓(其)道,兌(悅)亓(其)教」。又讀作「」,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15-16:「善保(抱)者不兌(脫)」,意謂善於抱持的不會脫落。又讀作「」,《郭店簡.尊德義》簡14:「教以辯兌(說)」。
漢帛書讀作「」,《馬王堆.戰國縱橫家書》第92行:「燕王甚兌(悅)」。又讀作「」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第192行:「銼(挫)亓(其)兌(銳)而解亓(其)紛」,意謂挫傷它的鋒芒(即收歛鋒芒),消解它的紛擾。
」字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金文從「」從「」。「」象向下的腳,早期甲骨文「」多寫在「」的上面。一說象用腳踐踏人命(許進雄、劉興隆),表示滅頂、滅身之災;一說「」或「」自外反加諸「」身,表示遭逢不順遂或橫逆的事情(關子尹)。
」字的本義是災禍,但構形未有定論。第一說象足踩人頂,表示殺身之禍,較為直接。第二說有金文字形和甲骨辭例、古書為證,亦有道理。查《說文》對「」的解釋為:「咎,災也。从人从各。各者,相違也。」此中所謂「相違」,概指臨於人身上的各種不順遂的或橫逆的事情解。首先,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本已可指有事情及於人身,而金文「」從「」,「」的本義即是來臨,對於「」而言,有「逆來」之意,即可指人所遭逢的或「衝著人而來」的事情。雖然人的遭逢可包括吉凶,但大抵由於約定俗成或系統的使用,「」字後來所涉之各義項,如災禍、責備、憎惡、甚至過失,都帶有《說文》所指「相違」這一負面的意思。甲骨文多記錄神祇降災咎給人,古書亦多有降咎、降災的記載。《尚書.呂刑》:「降咎于苗」,指降災於苗民。《尚書.大禹謨》:「天降之咎」。總的而言,「」是一極為抽象的會意字(關子尹)。
」字的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表示降下災禍,《合集》5477正:「隹(唯)娥咎王」,「」是神祇名,表示娥降災給商王。
金文加從「」,成了從「」從「」。古文字加「」不加「」往往無別。「」字也有疾病義,國差𦉜加「」為意符,後世分化出「𤷑」字專門表示疾病。金文表示疾病、災禍等不吉之事,國差𦉜:「母(毋)𤷑母(毋)殃」,表示無災無禍(許學仁1983、董珊2008)。又用作地名,四年咎奴蓸令戈:「咎奴」。「咎奴」《漢書.地理志》作「高奴」,戰國時屬於魏國,在今陝西省延安市東北。
戰國竹簡表示災禍,《上博竹書三.周易》簡25:「亡(無)咎」,意謂沒有災禍。《郭店簡.老子甲》簡5:「咎莫僉(險)唬(乎)谷(欲)得」,表示災禍沒有比想要得到更危險。《郭店簡.老子甲》簡38:「自遺咎也」,表示自己留下災禍。《老子》:「富貴而驕,自遺其咎。」又表示追究,《郭店簡.性自命出》簡49:「又(有)過鼎(則)咎」,表示有過錯就會被追究(劉釗)。又通假為「」,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33-34:「見叴(皋)陶之臤(賢)也」。「皋陶」是夏朝的賢臣。又通假為「」,《上博竹書七.吳命》簡6:「咎(舅)生(甥)之邦」,表示親密如舅甥的友邦。
甲骨文「」從「」,「」(「」)聲,小篆增「」,成為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疑為快速(許慎)。
甲骨文「」從「」,「」(「」)聲,構形初義不明。「」乃卷曲迴環之形,蔡哲茂、裘錫圭認為是「」的象形初文,象蚯蚓之形(參見「」、「」)。小篆增「」,從「」,「」聲。
」字甲骨文暫只一見(《合集》17167),且辭例殘缺,用義不詳。
楊樹達認為「」可能通假作「」,是沃丁的名字。沃丁是商太宗太甲之子。《尚書.咸有一德》︰「沃丁既葬伊尹于亳。」孔安國傳︰「沃丁,太甲子。」北宋李昉《太平御覽》卷83引古本《紀年》曰︰「沃丁絢即位,居亳。」 南朝.梁.沈約《竹書紀年》卷上︰「沃丁名絢。」楊樹達認為甲骨文未見「」字,但卜辭有「」字,且「」、「」韻部相同,故可通用。姑備一說。
」,據《說文》解作「疾也」,疑表示「疾行」(參孔穎達),即迅速而行之意。唐代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卷29︰「徇,本又作侚。」《尚書.泰誓》︰「王乃徇師而誓。」孔安國傳曰︰「徇,循也。」孔穎達正義曰︰「《說文》云︰『徇,疾也。循,行也。』『徇』是疾行之意,故以『徇』為循也。」
」字于省吾認為從「羊省」從「」,象人戴羊角形飾物,本義是羌族。「」亦是聲符。
」字于省吾認為從「羊省」從「」,象人戴羊角形飾物,本義是羌族。牧羊民族崇尚以羊角為飾,是西部羌人的形象反映,同時以「」為聲符。
甲骨文或於羌下加「」,或於羌身加「」,加「」,象束縛形。或於羌下加「」,反映對羌奴所施的酷刑。據甲骨文,羌在商代是西方的一個大國,和商敵對,因此商人常把捕獲的羌人作為祭祀的犧牲。陳夢家、朱歧祥根據商人用羌人為人牲的事實,認為羌可能是夏朝遺民,故與商敵對。
甲骨文表示羌人,又用作國名和地名。金文表示羌族,又用作人名。
《說文》:「羌,西戎牧羊人也。从人从羊,羊亦聲。南方蠻閩从虫,北方狄从犬,東方貉从豸,西方羌从羊:此六種也。西南僰人、僬僥,从人;蓋在坤地,頗有順理之性。唯東夷从大。大,人也。夷俗仁,仁者壽,有君子不死之國。孔子曰:『道不行,欲之九夷,乘桴浮於海』。有以也。𡹽,古文羌如此。」
甲金文象用雙手抓住一人的頭部拖拉(王筠、于省吾),本義是拖拽、拖拉。後假借為須臾之「」。
甲金文上從雙手(「」),中間從「」,象用雙手捉持一人的頭部或頭髮拖拉、拖行(王筠、于省吾)。後來雙手變為「𦥑」。《說文》:「𠒍(臾),束縛捽抴爲臾。从申从乙。」王筠《說文句讀》:「束縛其人,捽持其髮而拖之也。」「」字後來假借為須臾之「」,表示片刻、短暫,《荀子.勸學》:「吾嘗終日而思矣,不如須臾之所學也。」
甲骨文意義不明,《合集》1107:「臾用王」,何琳儀引《集韻》認為「」表示善,但沒有詳解。
金文用作人名,師臾鐘:「師臾其萬年永寶用亯(享)。」「」是官名,一種軍事長官,「」是人名,意謂師臾萬年永遠珍重此鐘,用來享祭,祭祀祖先。
戰國竹簡指古代陰陽家的一種占卜術,《睡虎地秦簡.日書甲種》簡135正:「禹須臾」,《後漢書.方術傳》:「須臾」,李賢注:「須臾,陰陽吉凶立成之法也。今書《七志》有《武王須臾》一卷。」(參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)日書中的「須臾」是一種占卜術,稱為「禹須臾」或「武王須臾」,是把這一類占卜術假託於禹或武王,可能表示與禹或武王有關,或者是起源於禹或武王的占卜。
漢帛書通假為「」, 《馬王堆.五十二病方》第271行:「薑、椒、朱(茱)臾(萸)」。「茱萸」是植物名。香氣辛烈,可入藥。古俗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,佩帶茱萸能祛邪辟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