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信 |
|
|
小篆 | 金文 | (部件樹) | 甲骨 | (部件樹) | 簡帛文字 | 其他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信 | 誠也。从人从言,會意。〔息晉切〕㐰,古文从言省。訫,古文信。 (52 / 46) | 言 | 㐰 訫 |
《廣韻》 | 頁碼 | 反切 | 註解 | 中 古 音 |
聲母 | 清濁 | 部位 | 聲調 | 韻攝 | 韻目 | 開合 | 等第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信 | 392 | 息晉 |
![]() |
心 | 全清 | 齒 | 去 | 臻 | 眞/震 | 開 | 三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金文始見於戰國,從「人」從「言」,會人言有信之意。或不從「人」而從「身」,「人」、「身」音近,是「信」的聲符。本義是誠信。 61 字 詳解: 金文始見於戰國,從「人」從「言」,會人言有信之意。或不從「人」而從「身」,「人」、「身」音近,是「信」的聲符。本義是誠信。 金文用作本義,表示誠信,中山王方壺:「余智(知)其忠[言身](信)」,又用作人名、地名。 除忠信一義外,馬王堆漢帛書又用為屈伸之「伸」,〈五十二病方〉:「身信(伸)而不能詘(屈)」。 《說文》:「誠也。从人从言。會意。㐰,古文从言省。訫,古文信。」段玉裁注:「人言則無不信者,故从人言。」又云:「古多以爲屈伸之伸。」 223 字 相關漢字: 人,言,身,伸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
黃 | 周p6 | ||||
李 | 何p110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通「伸」字 | |
![]() |
黃p42 | 周p6 | ||||
李p138 | 何p309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信」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大信巡司, 陽信縣, 崇信縣, 信陽州, 信陽衛… | (5/14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信口開河, 信口雌黃, 信手拈來, 信而有徵, 信誓旦旦… | (5/175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背, 半, 親, 雌, 採, 寵, 篤, 服, 封, 庚, 鴿, 寄, 堅, 件, 韁, 輕, 音, 疑, 言, 棨, 虔, 迷, 杳, 雁, 鴈, 迄, 匿, 溺, 拈, 膿, 憑, 叵, 深, 舄, 善, 誠, 熵, 送, 聽, 通, 黃, 札, 置, 箋, 徵, 忠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adj. | trustworthy |
n. | truth; sincerity; confidence; letter, mail; symptom, indication, sign; message, word, information, news |
v. | trust, believe |
瀏覽次數: 748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