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TF-8 | E6 99 82 |
---|---|
大五碼 | AEC9 |
倉頡碼 | 日土木戈 |
Matthews | 578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1505;(二版)1613 |
康熙字典 | 422 |
Unicode | U+6642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6404.1 | |
頻序 A/B | 22 | 18 |
頻次 A/B | 55419 | 29007 |
普通話 | sh |
小篆 | ||
---|---|---|
|
金文 | ||
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簡帛文字 | 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其他 | ||
---|---|---|
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時 | 四時也。从日,寺聲。〔市之切〕旹,古文時从之、日。 (137 / 134) | 日 | 旹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「時」戰國金文作「旹」,上從「之」以表聲,下從「日」以表時日之義,與《說文》古文同,本義是時間、時日。 51 字 詳解: 「時」戰國金文作「旹」,上從「之」以表聲,下從「日」以表時日之義,與《說文》古文同,本義是時間、時日。《說文》:「時,四時也。从日寺聲。旹,古文時从之日。」 銘文表示時常,中山王壺:「於(嗚)虖(呼)﹗允哉若言﹗明蔡之于壺而旹(時)觀焉。」即銘刻是言於壺上以時常觀看。戰國文字中「時」可音近通作「寺」、「詩」、「侍」、「是」等,如長沙子彈庫《楚帛書》「四寺(時)」、《郭店楚簡.性自命出》「時(詩)箸(書)」、《馬王堆.養生方》「侍(時)節」等。石鼓文「時」讀作「是」。《書.堯典》:「黎民於變時雍」傳:「時,是也。」《睡虎地秦簡》、《馬王堆漢墓帛書》「時」字所從之「寸」下面一劃亦有寫於上面之例,詳參「寸」。 此外,商承祚、嚴一萍、馬如森等認為甲骨文有從之、日的「時」字,按此字當為「之日」的合文(饒宗頤、姚孝遂),意為「是日」,參見「之」。 372 字 相關漢字: 旹,之,日,寺,詩,侍,是,寸 |
其他方言讀音 | |
---|---|
本字庫於「時」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| 詳細資料 |
《讀史方輿紀要》地名 | ||
---|---|---|
時保巡司, 淩時巡司 | (2/2) | 詳細資料 |
成語彙輯 | ||
---|---|---|
不合時宜, 不時之需, 不識時務, 不違農時, 千載一時… | (5/585) | 詳細資料 |
配搭點: |
---|
弊, 佛, 砭, 冰, 晡, 餔, 背, 曾, 丑, 趨, 隨, 儩, 拯, 初, 碏, 柣, 代, 迨, 當, 妢, 紼, 屆, 間, 艱, 梜, 吉, 舊, 古, 薤, 限, 戡, 興, 韓, 匡, 蒿, 耗, 恁, 因, 歅, 酉, 燠, 鬻, 逾, 敔, 及, 肵, 丐, 臨, 歷, 零, 令, 獠, 卯, 靡, 髦, 午, 誤, 毐, 仨, 生, 霎, 審, 辰, 守, 四, 尿, 昔, 鄯, 盛, 漯, 忒, 堶, 狁, 暫, 抓, 濟, 籀, 遵, 準, 之, 巳, 即, 牂, 鍾, 揲, 桁, 唅, 奲, 牁, 零, 桔, 獦, 藒, 揼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n. | time; hour; season; period; era; age; opportunity |
瀏覽次數: 3226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