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0
7
(21)
異讀字
繁簡對應
   
UTF-8 E9 BD 8E
大五碼 F6D2 
倉頡碼 卜難月山金 
Matthews 464 
漢語大字典 (一版)4787;(二版)5102  
康熙字典 1460 
Unicode U+9F4E
GB2312  
四角號碼 0022.3 
頻序 A/B 4201  5019 
頻次 A/B 30 
普通話 j  q    
小篆
字例: 1/1
金文
(部件樹)
甲骨
(部件樹)
簡帛文字
字例: 14/14
其他
字例: 12/12
《說文》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
持遺也。从貝,齊聲。〔祖雞切〕 (130 / 126)
《廣韻》 頁碼 反切 註解
52 即夷
91 祖稽


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
全清 /
全清 /
形義通解
 略說: 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是把東西送給人。
20 字

 詳解: 從「」,「」聲。本義是把東西送給人。《說文》:「齎,持遺也。从貝,齊聲。」徐鍇《繫傳》:「持以遺人也。」《玉篇.貝部》:「齎,給與也。」《周禮.春官.小祝》:「及葬,設道齎之奠,分禱五祀。」鄭玄注:「齎,猶送也。送道之奠,謂遣奠也。」《戰國策.秦策五》:「今王齎臣五城以廣河間,請歸燕太子,與強趙攻弱燕。」

  「」表示攜帶、持有。《廣雅.釋詁三》:「齎,持也。」如《史記.秦始皇本紀》:「乃令入海者齎捕巨魚具,而自以連弩候大魚出射之。」《論衡.明雩》:「孔子出,使子路齎雨具。」《漢書.西域傳下》:「莽遣使者多齎金幣賂單于,購求陳良、終帶等。」

  「」也表示懷著、抱著。如《論衡.講瑞》:「世儒懷庸庸之知,齎無異之議,見聖不能知,可保必也。」《後漢書.馮衍傳》:「傷誠善之無辜兮,齎此恨而入冥。」南梁江淹〈恨賦〉「齎志沒地,長懷無已。」

  「」通作「」。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齎,叚借又為資。」如《周禮.天官.外府》:「凡祭祀、賓客、喪紀、會同、軍旅,共其財用之幣齎、賜予之財用。」《漢書.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》:「今發兵行數千里,資衣糧,入越地。」顏師古注:「資,猶齎。」參見「」。
500 字


相關漢字: ,,
粵語音節 & 根據 同音字 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p9 p215
齎恨,齎發,齎送,齎遣,齎志而沒
p153 p59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

p154
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「齎」的異讀字
其他方言讀音
本字庫於「」字下錄有2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
成語彙輯
志而歿, 志以歿, 志沒地, 志以沒, 為盜糧… (5/27) 詳細資料
配搭點:
歿
詞類 英文意義
n. take in both hands and offer to; to present in both hands
瀏覽次數: 126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