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㞢 |
|
UTF-8 | E3 9E A2 |
---|---|
大五碼 | |
倉頡碼 | 山一 |
Matthews | 0 |
漢語大字典 | (一版)1021;(二版)1094 |
康熙字典 | 232 |
Unicode | U+37A2 | |
---|---|---|
GB2312 | ||
四角號碼 | ||
頻序 A/B | -- | |
頻次 A/B | 0 | -- |
普通話 | zh |
金文 | |||
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甲骨 | 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
(部件樹) |
---|
《說文》 | 解釋 | 部居 | 相關異體 |
---|---|---|---|
之 | 出也。象艸過屮,枝莖益大,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凡之之屬皆从之。〔止而切〕 (127 / 123) | 之 | 𡳿 㞢 |
形義通解 |
---|
略說: 「㞢」字甲骨文象有角的牛頭之形(黃錫全)。 21 字 詳解: 「㞢」字甲骨文象有角的牛頭之形(黃錫全)。 甲骨文「㞢」字通讀作「有」、「又」,見於早期甲骨文,後期甲骨文用「又」表示,朱歧祥指出「㞢」、「又」是同一字的前後期寫法。卜辭「其㞢雨」,「其㞢風」,即其有雨,其有風。此外,又常常「有」、「無」對舉,如「㞢求」,「亡(無)求」,可見「㞢」等於「有」。又通讀為「又」,表示再又之又,如「旬㞢二日」、「九旬㞢一日」、「俘十㞢五人」、「十㞢六人」、「禽(擒)鹿十五㞢六」,相當於「旬又二日」、「俘十又五人」。又用作福祐之祐和表示祭名的「侑」。金文讀作「又」,子黃尊:「琅九㞢(又)百」。 後世《字書》多以「㞢」為「之」的古文,《玉篇》:「㞢,古文之字。」 298 字 相關漢字: 有,又,無,侑,之 |
粵語音節 | & 根據 | 同音字 | 詞例(解釋) / 備註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黃 | 周 | |||||
李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古通作「有」 | |
黃 | 周 | |||||
李 | 何 | |||||
HKLS | 人文 | 同聲同韻 | 同韻同調 | 同聲同調 | 古通作「之」 |
詞類 | 英文意義 |
---|---|
particle | an ancient form of the possessive particle 之 (arch.) |
v. | an archaic script meaning 'to have' (arch.) |
var. | archaic variant of 之, and in bronze script variant of 有 |
瀏覽次數: 1033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