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
部件: 卩 (主部件) 共 32 字

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
上一頁 | 下一頁21 - 30
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象一人跪坐,雙手被反縛,聽受審訊盤問。本義是審訊俘虜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象一人跪坐,雙手被反縛,聽受審訊盤問。本義是審訊俘虜。犯人的雙手縛於後,而前有「」問訊。「」字之本義與執拿俘虜,問取口供有關,後引申為訊息、消息之「」。又可直接指稱俘虜。
陳漢平認為後期金文訛變為從「」聲。秦文字「」旁改為「」旁,右旁簡化為「」形。
甲骨文或只從「」從雙手被綁於後的人形。金文或不從「」而從「」,又多加從「」形,「」形又往往訛變為「」形。
甲骨文表示訊問,《合集》1824反:「王訊曰」。《合集》36389:「己丑,王訊」。
金文表示執拿而訊問之,又可直接理解為俘虜,多友鼎:「執訊廿又三人」,《詩.小雅.出車》:「執訊獲醜」,鄭玄箋:「訊,言也。」𪓐簋:「訊訟罰」。
《說文》:「訊,問也。从言,卂聲。𧨼(𧧍),古文訊从卥。」
參見「」。
配字從「」從「」,象人坐在酒尊之側,疑本義是伴飲,引申表示匹配。
配字從「」從「」,象人坐在酒尊之側,疑本義是伴飲,引申表示匹配。
」字的初義未有定論,一說初義當為伴飲、伴食(金文形義通解),一說當與酣、釂諸字義近(李孝定),一說當為配偶之義,從「」省聲(陳劍)。一說義為釀酒調配得宜,酒色良好之意(季旭昇)。
金文表示匹配,㝬簋:「用配皇天」;又表示配偶,陳逆簠:「台(以)乍(作)厥元配季姜之祥器」;又用作人名。
《說文》:「配,酒色也。从酉己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當本是妃省聲,故叚爲妃字。」
此外,「」、「」古音相近,帛書有借「」為「」之例,《馬王堆.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》:「神聖是則,以肥(配)天地。」
甲金文象人跪坐,雙手上伸,整理披散的頭髮,使它柔順(參葉玉森)。本義是順。引申表示順從、應諾、應答之意,故加從「」。
甲金文象人跪坐,雙手上伸,整理披散的頭髮,使它柔順(參葉玉森)。本義是順。引申表示順從、應諾、應答之意,故加從「」。甲金文上部後來訛變為「」。《正字通.又部》引《六書精蘊》:「叒,順也。」從「」的「」字本義是擇菜,《說文》:「若,擇菜也。从艸、右。右,手也。一曰:杜若,香艸。」假借為順從、應允、同意,取代了「」的功能,「」便被廢而不用。
甲骨文表示順,《合集》34034:「若鳳(風)」,即順風。又表示許諾、同意,《合集》7075反:「帝若(諾)」,表示上帝允諾。又表示如此、這樣,《合集》32156:「王若曰」,意謂王這樣說。
金文表示順,[竹膚]大史申鼎:「子孫是若」,意謂子孫順從、聽從。中山王鼎:「智(知)天若否」,意謂知道上天順逆之意。又表示如此、這樣,毛公鼎:「王若曰」。又通假為「」,中山王鼎:「隹(雖)又(有)死辠(罪)及參(三)世,亡(無)不若(赦)。」中山王鼎:「詒(辭)死辠(罪)之又(有)若(赦)」,意謂辭去死罪之赦免(朱德熙、裘錫圭)。
戰國竹簡表示如同、好像,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5:「寵辱若纓(驚),貴大患若身」,表示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,重視身體好像重視大患一樣。《郭店簡.老子乙》簡14-15:「大植(直)若屈」,表示最正直的東西好像是彎曲一樣(陳鼓應)。《郭店簡.老子丙》簡12:「慎冬(終)若始,則無敗事」,意謂慎重處理事情的終結,一如開始時那樣謹慎,就不會失敗。又讀為「」,表示應允、同意,《上博竹書六.競公瘧》簡13:「安(晏)子許若(諾)」。又表示如此、這樣,《清華簡一.祭公》簡1:「王若曰」。
《說文》:「叒,日初出東方湯谷,所登榑桑叒木也。象形。凡叒之屬皆从叒。𠭚(𠭞),籒文。」
甲金文從「」省從「」,與「」字形近,「」疑象羌族人恭敬跪坐之狀,是「」的初文。
甲金文從「」省從「」,與「」字形近,「」疑象羌族人恭敬跪坐之狀,是「」的初文。古代羌人被殷人當作奴隸,故以羌人來表示恭敬。「」兼充當「」的聲符(于省吾)。後引申為謹慎、儆戒、警惕。「」與「」的分別在於,「」字的人形是站立的,「」字的人形是跪坐。
《說文》:「茍,自急敕也。从羊省从包省从口。口,猶愼言也。从羊,羊與義、善、美同意。凡茍之屬皆从茍。𦰶(𦯗𠷜),古文羊不省。」許說中的「」是警誡的意思,而「自急敕」則有「自省」、「自我警惕」的意味,這與後起的「」、「」等字都有意義上的聯繫。
甲骨文表示警戒,《合集》20390:「令茍(警)舊𠂤(師)」,意謂命令告戒舊地的軍隊。又用作地名。地名未必能反映「」的原義,反而可能是因為「」的正面意義而以之為名。
金文表示恭敬,大保簋:「大保克茍(敬)亡(無)遣(譴)」,意謂太保能自敬慎,沒有災譴。師虎簋:「茍(敬)夙夜勿灋(廢)朕令」,意謂朝夕虔敬,不要荒廢我的命令。又用作人名。
郭沫若曾認為「茍字缺口」的一字乃「」的象形字,而認為「」乃「」的初文,此一說法,我們認為不可取,其理由有幾點:一者,「」、「」只是隸變以後才共有「」,但小篆、金文以上都各有所本,「」是從「」從「」;「」從「」從「」,是一形聲字。由於「」、「」形義實都迥殊,故商承祚曾譏郭說「迂迴」。二者,從狗之「警衛」入手,雖或可解釋「」,但便不能回頭解釋「」;相反,「人自急敕」可解釋「」之餘,亦不難進一步解釋「」,如警惕實乃心之存敬。
最後必須指出,「」很容易與「」相混淆,宜加注意。《康熙字典》「」隸屬「」部,其實是混淆了「」與從「」的「」。因為本網頁字頭的部首都按照《康熙字典》來編排,限於體例,暫且仍把「」歸在「」部。但讀者應注意「」並非從「」。
宿
甲骨文從「」的初文(用◎表示)從「」或「」。象人坐或卧於席上,「宿」有即席而止息之意,後加「」,表示於屋內休息,後來再引申為住宿、宿舍等義。
甲骨文象人坐或臥於席上。或加從「」,表示坐在屋內的席上休息,本義是止息、休息。小篆簟席形訛變為「」,楷書又訛變為「」。羅振玉指出,「古之自外入者,即席而止也」,《說文》:「宿,止也。从宀,𠈇聲。𠈇,古文夙。」段玉裁注:「凡止曰宿。夜止,其一耑也。毛傳:『一宿曰宿。再宿曰信。』卽《左傳》之凡師一宿曰舍,再宿曰信,過信曰次也。止之義引伸之則爲素,如《史記》云宿將、宿學是也。」段玉裁認為,「宿」字本義是休息、止息,引申可表示住宿、過夜等義,後來又引申為素常之意,表示長久以來、平素以來。如「宿願」、「宿志」指平素之志願,「宿學」、「宿儒」指長期從事學問的人(白川靜)。
甲骨文「宿」字解作止息、止宿,如《合集》5356:「王宿𠂤(師)」,表示商王駐紥軍隊。又用為祭名。金文「宿」字少見,多用為人名,如[奚阝]子宿車盆:「[奚阝]子宿車自乍行盆」,「[奚阝]子宿車」是人名。「宿」又解作早,與「」字同音通假,如室叔簋:「用宿夜亯考(孝)于[言攸]公于室弔(叔)朋友」,意謂朝夕孝敬[言攸]公、室叔及其朋友。「」、「宿」古籍常通用,如「夙夜」又作「宿夜」,「夙願」又作「宿願」,「夙昔」又作「宿昔」等;《逸周書.寤敬》:「後戒維宿」,孔晁注云「宿,古文夙」。
戰國竹簡表示住宿,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28:「句(后)禝(稷)既巳(已)受命,乃飤(食)於埜(野),𠈇(宿)於埜(野)。」指后稷在野外吃和住。

宿又可指「星座」,即所謂二十八宿。《釋名》:「宿,宿也,言星各止住其所也。」
甲骨文從「」、「」聲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「」象跪坐人形的側面。象人持杵治事之形(季旭昇),本義為治理。
甲骨文從「」、「」聲,「」是「」的初文,「」象跪坐人形的側面。象人持杵治事之形(季旭昇),本義為治理。
金文加從「」,象在道路中之形。舊說「」象繮繩、馬策,會人持馬策,本義為馭馬(孫海波、羅振玉)。按「」本義才是駕馭馬匹,金文中「」、「」為二字,參見「」。
甲骨文用作祭名、地名、方國名,又表示抵禦,如「御羌方」,即抵禦羌族入侵。金文用義有六:一,表示抵禦,[冬戈]鼎:「王用肈吏(使)乃子[冬戈]率虎臣御淮戎」;二,表示侍奉、勸侑、招待,遹簋:「王卿(饗)酉(酒),遹御。」申鼎:「以御賓客」;三,表示治理,洹子孟姜壺:「用御天子之事」;四,表示用,攻吳王鑑:「自乍(作)御鑑」;五,用作人名;六,用作官名,如「御正」、「御史」。
《說文》:「御,使馬也。从彳从卸。馭,古文御从又从馬。」段玉裁注:「馭,惟見《周禮》。」
甲骨文上從二「」,下從「」,「」表示高而上平,「」表示高高的土丘。本義是高山,引申為高、高遠之貌。
甲骨文上從二「」,下從「」,「」表示高而上平,「」表示高高的土丘。金文上從一「」,寫作「」;戰國竹簡或從二「」,寫作「𡋰」;小篆上從三「」,寫作「」,表示很多泥土、土丘。本義是山岳高聳,引申為高、高遠之貌。後來加「」為意符,造「」字專門表示山高之貌的本義。《說文》:「堯,高也。从垚在兀上,高遠也。𡋰,古文堯。」段玉裁注:「兀者,高而上平也。高而上平之上又增益之以垚。是其高且遠可知也。」
」古書表示至高之貌,《墨子.親士》:「天地不昭昭,大水不潦潦,大火不燎燎,王德不堯堯者,乃千人之長也。」意謂天地不以昭昭為明亮,大水不以潦潦為廣大,大火不以燎燎為旺盛,王者之德不以堯堯為至高(形容王者之德不止於至高,其高深沒有盡頭),才能成為民眾的首領。
」是上古賢明的帝王,取義於至高。堯、舜常常並稱,二人一起被奉為古聖王,「」取義於至大。「堯舜之道」代表至高至大的治國之道。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「堯本謂高,陶唐氏以爲號。《白虎通》曰:『堯猶嶢嶢,嶢嶢,至高之皃。』按焦嶢,山高皃,見〈山部〉。堯之言至高也。『舜』,《山海經》作『俊』。『俊』之言至大也,皆生時臣民所偁之號,非謚也。」漢班固《白虎通.號》:「謂之『堯』者何?堯猶嶢嶢也。至高之貌,清妙高遠,優遊博衍,眾聖之主,百王之長也。」
戰國竹簡表示帝堯,《上博竹書二.子羔》簡5:「堯之取舜也,從者(諸)卉茅之中」,意謂堯從田野之中提拔舜。《郭店簡.唐虞之道》簡9:「忠事帝堯」,指忠心為帝堯效力。《郭店簡.窮達以時》簡3:「舜耕於鬲(歷)山,陶拍於河浦,立而為天子,遇圥(堯)也。」意謂舜在歷山耕種,在河邊製作陶器,被擁立成為天子,是因為遇到了帝堯。《清華簡一.保訓》簡7:「帝圥(堯)嘉之」,指帝堯嘉許、表彰舜。
成語「臨河洗耳」、「許由洗耳」出自蔡邕《琴操.箕山操》,記述堯想讓位給許由,許由不但不為所動,而且認為污辱了他,所以去河邊洗耳朵;故「臨河洗耳」、「許由洗耳」形容隱士志行高潔,恥於出仕,甘心隱居山林。
而「堯廚萐莆」記述帝堯的廚房裏生長出萐莆,「萐莆」又名「倚扇」,古人認為是祥瑞之草,其狀如蓬草,薄如扇形,轉動時能生風,可使食物變涼,並驅殺蠅蟲。後人用「堯廚萐莆」來歌詠庖廚餚饌,又用來詠風。宋代楊億《武夷新集.次韻和李寺丞見寄之什》:「八珍伊鼎鹽梅味,九夏堯廚萐莆風。」意謂伊尹巧製八種珍饈美食(泛指各種佳餚),用鹽和梅子來調味;統領九州華夏的帝堯的廚房裏,萐莆草轉動生風。此二句形容國家有治國的賢才和明君。
堯是古代英明的君主,勤奮而節儉,是孔子心目中至高無上的聖人。在堯的統治下,國家太平,所以《論衡》記載堯治天下之時,有五十歲的老人在路邊玩擊壤游戲(用一塊木抛擊另一塊木)。後世用「擊壤堯年」來比喻太平盛世,百姓安居樂業。《論衡.感虛篇》:「堯時,五十之民,擊壤於塗,觀者曰:『大哉﹗堯之德也。』」相傳堯把大權交給舜二十八年後才死,人民聽到帝堯去世的消息,好像死去父母一樣悲痛。「」死後受到萬民的禮拜,今山西省臨汾市仍有「古帝堯廟」。「臨汾」古稱「平陽」,據《尚書.堯典》記載,帝堯建都平陽,故有「堯都」之稱。
」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,分布於今廣東之澄海、高要,四川之合江,福建之上杭、清流,安徽之貴池,河北之景縣,山西之太原,甘肅之永登、徽縣等地。漢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南宋鄭樵《通志.氏族略》:「帝堯之后也,支孫以為氏。望出河間、上黨。」「」姓是帝堯的後代,宋代有堯允恭,海陵人,詩人。「」姓出自「」姓,如國學大師饒宗頤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或加從「」,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從◎,◎是「」的初文,象圓形玉璧形,是「」的聲符。「」象鐮刀類的工具,是「」的初文(裘錫圭),有治理之義,疑「」的本義為治理。
甲骨文從「」從「」,或加從「」,金文從「」從「」從◎,◎是「」的初文,象圓形玉璧形,是「」的聲符。
季旭昇認為「」字從「」(刑具),象依法施刑於人,本義為刑法。按「」象鐮刀類的工具,是「」的初文(裘錫圭),有治理之義,疑「」的本義為治理。
甲骨文「辟臣」讀為「嬖臣」,指王親近的褻臣(陳夢家)。又用作人名。金文表示治理,牧簋:「令女(汝)辟百寮」。又表示君主,獻簋:「朕辟天子」,虢弔旅鐘:「秉元明德,御于厥辟。」又表示官長,盂鼎:「殷正百辟」。又表示法則,牆盤:「隹辟孝友」,即以孝友為法則(于省吾)。又表示臣事於君、事奉,師望鼎:「用辟于先王」,即臣事先王(楊樹達)。
《說文》:「法也。从卩从辛,節制其辠也;从口,用法者也。凡辟之屬皆从辟。」
《尚書·吕刑》:「大辟之罰,其屬三百。」孔穎達疏云:「《釋詁》云:‘辟,罪也。’死是罪之大者,故謂死刑為大辟。」
甲金文「」象人在水盤裏照看自己的容顏,故「」的本義是察看,這種盤子後來叫做「」。
甲金文寫出人形而突顯眼睛,「」上或加一點,指盛水的器皿,全字表示在水盤裏照看自己的倒影。本義是臨水照看自己的容顏,又表示器名,指盛水映照面顏的容器。後期金文「」形和人身分別被改為「」和「」旁,並排寫在盛水的「」的上面,為小篆字形所本。楷書「」旁變為「𠂉」,下面保留象水的一點。後來因為「」多表示監督、監視,故加「」為意符,造「」、「」字來表示本義。除了「」、「」,從「」為聲符兼符的字還有表示觀看的「」。
甲骨文用法有二說,《合集》27742:「令監凡」,姚孝遂認為「」表示監視,但沒有解釋全句。劉興隆認為「」是人名,「」用作「」,表示盤遊,全句意謂命令監去遊樂。姑備二說。
金文用作器名,又表示這種用來盛水照看的器皿,是銅鏡產生以前的用具,大者可以沐浴,亦可用以藏冰。攻吳王鑑:「攻吳王大(夫)差擇厥吉金,自乍(作)御監(鑑)。」意謂吳王夫差選擇堅固的青銅,自己鑄造日用的鑑。又表示監察,頌鼎:「監𤔲(司)新造」,馬承源認為「新造」是官名,意謂監察和管理「新造」這種官員。
戰國竹簡表示看見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:「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龏(恭)上帝」,意謂以往,周武王看見商王對天帝不恭敬。又通假為「」,《上博竹書二.子羔》簡11:「又(有)燕銜卵而措者(諸)丌(其)前」,意謂有燕子銜了鳥蛋放到她(指契的母親)的前面(季旭昇)。
《說文》:「監,臨下也。从臥,䘓省聲。𧨭,古文監从言。」許慎認為「」表示俯視下面,是「」的引申義。
甲骨文象人以手掩口,聳耳以聽之形,會聽聞之意。(于省吾)戰國時期出現形聲字,或從「」,「」聲,與《說文》古文相合;或從「」,「」聲的字形,屬於秦系文字,沿用至今。
甲骨文象人以手掩口,聳耳以聽之形,會聽聞之意。(于省吾)部分字形「」旁或「」旁有兩點,一說用來表示將入耳之聲音。(張世超等)金文的耳形脫離了人形,兩點演變為像「」或「」,人的腳下加上「」形(後又訛為「」形)。戰國時期出現形聲字,或從「」,「」聲,與《說文》古文相合;或從「」,「」聲的字形,屬於秦系文字,沿用至今。《說文》:「聞,知聞也。从耳,門聲。䎽,古文从昏。」
甲骨文表示知聞,如《合集》2422:「匕(妣)己聞。」「匕(妣)己弗聞。」貞問商王先妣有沒有聽到。「」引申表示消息。如《合集》6077:「𢀛方亡聞。」指𢀛方沒有消息。
金文用作本義,表示聽聞,如盂鼎「我聞殷述(墜)令(命)」、中山王鼎「寡人聞之」。又表示聲音、聲名傳揚,如䣄王子鐘;「其音悠悠,聞于四方。」王孫誥鐘:「肅折壯武,聞于四國。」
」讀為「」,「」、「」同源,欲聞則問,既問則聞,王念孫言:「『聞』即『問』字也,言不問,則所知之事少也」金文裡表示朝問、聘問,如陳侯因[次月]錞「朝聞(問)者(諸)侯」。「」也假借為昏庸之「」,如毛公鼎:「余非庸又聞(昏),女(汝)母(毋)敢妄(荒)寍(寧)。」又假借為「」,如善夫克盨:「隹(唯)用獻于師尹、倗(朋)友、聞(婚)遘(媾)。」「婚媾」即姻親之義。
文獻裡「」用本義的例子很多,如《尚書.君奭》:「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,時則有若伊尹,格于皇天。」《上博竹書五.君子為禮》簡3:「[虍壬](吾)新(親)𦖞(聞)言於夫子。」
」表示消息、見聞。如《論語.季氏》:「友直,友諒,友多聞。」《上博竹書一.緇衣》簡19:「古(故)君子多𦖞(聞),齊而守之。」今本《禮記.緇衣》作「故君子多聞,質而守之」。
」也表示被聽到,即有名、聞名。如《郭店簡.語叢四》簡24:「唯(雖)㦷(勇)力聞於邦不女(如)材。」《史記.五帝本紀》:「舜年二十以孝聞。」
」表示傳播、傳揚。如《詩.小雅.鶴鳴》:「鶴鳴于九皋,聲聞于天。」毛傳:「言身隱而名著也。」《管子.牧民》:「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,不祗山川則威令不聞。」
」表示嗅。如《韓非子.十過》:「共王駕而自往,入其幄中,聞酒臭而還。」《論衡.四諱》:「故鼻聞臭,口食腐,心損口惡,霍亂嘔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