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甲骨部件分析
部件: ◎ (主部件) 共 185 字 | 主部件 | 包括子部件 |
漢字 | 部件 | 甲骨 | 形義通解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盜 | 甲骨文中通假為「衍」,表示淹蓋、淹浸、泛濫等義(于省吾)。《合集》8315:「洹其盜」,「洹」河流名,又名安陽河,在河南省北部。全句意謂洹水會泛濫。一說通假為「羨」,也表示衍溢、泛濫之意(張政烺)。金文通假為「延」,逆盜父辛觶:「逆盜(延)父辛」,表示迎接延請父辛。 至於偷盜的「盜」字,從「㳄」從「皿」,「㳄」象人張口垂涎、流口水(從「㳄」的「羨」字,表示羨慕、貪慕),「皿」是器皿,「盜」表示對別人的財富垂涎,貪慕別人的財產,引申為偷盜、搶劫。《說文》:「盜,私利物也。从㳄,㳄欲皿者。」段玉裁注:「周公曰:『竊賄爲盜,盜器爲姦。』〈米部〉曰:『盜自中出曰竊。』」簡帛文字表示盜竊,《睡虎地秦簡.法律答問》簡103:「子盜父母」,意謂子盜竊父母。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》第156行:「盜量(糧)」。 | ||||||
須 | 因「須」借為必須的須,故造「鬚」字表示「須」的本義。《說文》:「須,面毛也。从頁从彡。凡須之屬皆从須。」段玉裁改為「頤下毛也」。後來人面(◎)訛變為「口」,故從「兄」從「彡」。 早期金文從「大」,人面的兩邊都畫有鬍子,西周以後從「頁」從「彡」,「頁」象側立人形而突顯頭部,全字象人的面上長着鬍鬚。從「大」、「頁」表示人形之意同。 甲骨文用作人名,金文除用作姓氏、人名、族徽外,多用為「盨」,是古代盛載食物的器皿。白㲽其盨:「白(伯)㲽(梁)其乍(作)旅須(盨)」。 | ||||||
黃 | 「黃」是「尪」的本字,《呂氏春秋.明理》高誘注:「尪,短仰者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盡數》高誘注:「尪,突胸卬(仰)向疾也。」皆說明「尪」是胸腹隆起、身材粗短的病人。「黃」本義既為病人,亦可指疾病。傳世文獻中仍有訓「黃」為「病」,如《爾雅.釋詁》:「黃,病也。」按「黃病」一詞早見於說文,《說文》:「疸,黃病也。」「黃」或指人肚中長蟲,因而肚子鼓脹。 甲骨文「黃」字象人腹脹之形,舊誤釋為「交」,參見「交」。後來甲骨文或於腹上加飾筆,金文亦作這種寫法,另於字上加從「口」,以表示其仰天呼嘆之意(季旭昇)。 甲骨文多見「黃尹」一名,為商代舊臣,疑即「伊尹」,《合集》916正:「㞢(侑)于黃尹十伐、十牛。」意指用十個人牲、十隻牛來對伊尹進行侑祭。《書.君奭》:「成湯即受命,時則有若伊尹。」又用作顏色之「黃」,《合集》11167:「黃牛。」《易.遯》:「執之用黃牛之革,莫之勝脫。」 金文「黃」指黃色,曾白簠:「余擇其吉金黃鑪」,即我選擇堅固的青銅和黃色的金屬。「黃」又指人用以繫玉飾之帶,傳世典籍多寫作「衡」。毛公鼎:「朱巿(韍)、悤黃」,頌鼎:「易(賜)女(汝)玄衣、黹屯(純)、赤巿(韍)、朱黃」。《禮記.玉藻》:「三命赤韍蔥衡」,鄭玄注:「衡,佩玉之衡也。」唐蘭認為「黃」即指繫玉飾之帶,師𩛥鼎「朱黃」之「黃」加從「巿」,說明「黃」與絲織物有關,可證其說。又用作人名或國名。 戰國竹簡「黃」指顏色,《上博竹書三.周易》簡37:「畋獵晶(三)狐,得黃矢,貞吉」,意指田獵時能獲得三隻狐狸,能得到黃色的箭矢,貞問得吉兆。又用作地名,如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110:「晉簡公會諸侯,以與夫秦(差)王相見于黃池。」 「黃」本指疾病,後來解作顏色之「黃」,有以為純屬假借。梁東漢則認為患黃病者多皮膚蠟黃,《史記.扁鵲倉公列傳》提到黃病的徵狀包括「腹大,上膚黃粗」,所以「黃」才由本義引申有黃色的意思,姑備一說。 《說文》:「黃,地之色也。从田从炗,炗亦聲。炗,古文光。凡黃之屬皆从黃。」按許慎所述並非「黃」字本義。 | ||||||
黍 | 甲骨文「黍」字形雖多樣,但多從一株黍的象形,其穗散開下垂,穗部作一至三個三叉斜垂(于省吾)。字形特徵在於其「散穗」(參羅振玉、王襄、裘錫圭)。 有的字形或加從「水」,「水」的形態及位置多樣。一說從水會可釀酒之意(參《說文》引孔子之言、張哲、何琳儀)。黍可釀酒是殷人的常識。雖說黍字從水不見得必為酒(參徐復),但古人造字,多取其意象,若以黍之顆粒代整株黍之象形,則難辨其為何字(參張哲)。 另有字形或在黍形的線條隙間加數點或多個中空的圓圈(以「◎」表示此部件),一說小點表示水點,與「水」同(參于省吾、徐中舒)。有學者認為從「水」以表示黍生於水(商承祚、孫海波),或說黍子好水(劉興隆)。但這種說法與黍的屬性不符,因為黍是禾穀類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,而其種子發苗所需的水量亦很小。《字彙》有云︰「土宜高燥。」因此有學者(如李孝定)認為其字從「水」殊不可解,或以為其原因不詳(裘錫圭)。 一說甲骨文中所從之圓圈(或小點)代表黍穗或穀粒(參見「齊」)。增從小點或圓圈的字形,其「黍」時有簡化為「禾」,這算是形符改成義符的一個例子(參裘錫圭)。 金文及戰國文字保留「水」形,而「黍」形則簡化為「禾」形,構形元素仍承襲甲骨文。 《說文》以為黍字「從雨省」,不確。許慎有此理解,可能是由於他以小篆字形下部所從為據(因為其下部部件略似「雨」之省形。參李孝定)。許慎對於黍字的構形初義另又引用孔子(或借其口而言)曰︰「黍可爲酒,禾入水也。」觀察黍字小篆字形,可見上從「禾」,下從「水」,中間似是「入」形(按︰其字構形元素實承金文,只是元素的位置有所不同而已)。可見許慎對「黍」之釋形有明顯未通之處︰何以其字同一部件一方面釋從雨省,另一方面又釋從入從水? 至於黍的用義方面,甲骨文用其本義,即糧食作物。如︰「庚申卜,我受黍年?[庚申]卜,我不其受黍年?」(《合集》10020)是卜問黍的收成如何,是否會豐收之意。 黍亦作為祭品用,如「貞乙亥登囧黍祖乙。」(《合集》1599)意思是乙亥當日進獻囧地(出產)之黍給祖乙。又如「叀白黍登」(《合集》32014),意即進獻白黍。其中「白黍」當指有別於黃黍的黍類穀物,《禮記.內側》︰「黍、稷、稻、粱、白黍、黃粱」,鄭玄注︰「黍,黃黍也」。 有學者認為「黍」或作動詞用,意即種黍(參徐中舒)。卜辭中數見「眾黍于……」一語(如《合集》10),可解作眾人種黍於某處。 值得留意的是,在關於農業的卜辭中,黍的地位突出,提到的次數較其他農作物多。可見當時的統治者對黍的重視,但並不能因此推論說黍是種植得最多的作物(參裘錫圭)。 金文「黍」仍用其初義,如仲𠭯父盤︰「黍梁稻麥。」 | ||||||
黑 | 甲骨文「黑」與「」形近,屬異字同形,唯可據辭例上下文判別兩字。「黑」從墨刑刺字塗墨引申作黑白之「黑」,因此甲骨文用來表示黑色,如《合集》 29544 :「黑犬。」《合集》 29508:「黑羊」。《合集》 30022 :「𠦪雨叀黑羊」,指祈求下雨,用黑色的羊來祭神。金文「黑」字用作地名和人名。 「黑」從黑色引申來形容光線昏暗的情況,《漢書.五行志下》引京房《易傳》:「厥異日黑。大風起,天無雲,日光晻。」另「黑」、「白」對舉,又用來表示是非,《春秋繁露.保位權》:「黑白分明,然後民知所去就。」 「黑」可通假作「默」,馬王堆帛書《老子》乙本卷前古佚書《稱》:「言陽黑(默)陰」,上下文皆相對為言,指說話屬陽,沉默屬陰。 | ||||||
戠 | 甲骨文及金文又加從「口」,在◎兩旁加點為飾筆。《爾雅•釋宮》:「樴謂之杙。」郭璞注:「橜也。」邵晉涵《爾雅正義》說:「古謂之橜,又謂之樴,又謂之杙。其狀不一,或衺而銳,或大而長,其用至廣。」(參陳劍) 甲骨文用作祭名,又表示牲畜毛色,過去又讀為「蝕」或「食」,認為「日有戠」表示日食,陳劍認為不應表示日食,應讀為「異」,表示自然界的異常現象,又讀為「待」,表示等待(裘錫圭)。金文讀為「識」,表示知識,何尊:「爾有唯小子,亡(無)戠(識)。」又通作「織」,「織衣」即「繒衣」,表示衣服,豆閉簋:「易(賜)女(汝)戠衣。」 《說文》:「戠,闕。从戈从音。」 | ||||||
暈 | 甲骨文用作本義,表示陰天、雲氣蔽日,《合集》974:「丁卯暈」,意謂丁卯這一天陰天。《合集》13049:「酉暈,延雨。」意謂酉這一天雲氣蔽日,連綿不斷地下雨。 漢帛書假借「軍」來表示「暈」,《馬王堆.天文雜占》:「軍(暈)之所在,軍敗。」意謂日月周圍雲氣環繞,就會戰敗。《馬王堆.天文雜占》:「月軍(暈)包,戰不出七日。」意謂月亮有雲氣包圍,打仗不超過七日。 「暈」字的本義仍保留在後世的詩文中,李白〈橫江詞〉:「月暈天風霧不開,海鯨東蹙百川迴。」不過更多表示昏眩、頭暈,陸龜蒙〈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〉:「看花雖眼暈,見酒忘肺渴。」《水滸全傳》第三十六回:「(宋江)向前扶他,不覺自家也頭暈眼花,撲地倒了。」 | ||||||
會 | 金文或加從「彳」,表示在道路上相會之意。 甲骨文辭殘,疑為會合之義,《合集》1030正:「會我」。金文表示會合,𠫑羌鐘:「入長城,先會于平陰」。又表示記錄所斷獄訟的計簿,訓匜:「乃以告吏兄、吏曶于會」,意即將此案件結果記入會簿之中(李學勤)。 戰國竹簡表示會合,《郭店簡.語叢一》簡36:「所以會天道人道也」。《郭店簡.語叢一》簡40:「所以會古含(今)之事也」。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9:「會才(在)天地之間,而㯱(包)才(在)四海之內」。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19:「會天地之利」。《上博竹書二.容成氏》簡52:「以少(宵)會者(諸)侯之帀(師)於牧之埜(野)」。《上博竹書五.三德》簡17:「智(知)天足以川(順)時,智(知)地足以由(育)材,智(知)人足以會新(親)。」又表示會盟,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39:「秦晉焉始會好,戮力同心。」《清華簡二.繫年》簡61:「楚莊王立十又四年,王會諸侯于厲。」 | ||||||
歲 | 甲骨文「歲」表示年,一個收穫季節為一年(徐中舒)。金文表示年、歲,敬事天王鐘:「百歲之外」。蔡侯尊:「冬(終)歲無疆」。 小篆「歲」字從「步」,「戌」聲。從「戌」聲的「歲」見於居延漢簡。《說文》:「歲,木星也。越歷二十八宿,宣徧陰陽,十二月一次。从步、戌聲。《律歷書名》:『五星爲五步。』」 「戉」、「歲」、「月」古韻同屬月部,「戌」古韻在「質」部,「月」、「質」二部相近,聲母舌齒鄰紐,與牙音亦有相通之例,故可通用。 「歲」本指歲星(木星),蓋歲星運行約十二歲(年)而繞天一周,古人於黃道附近設十二標點以觀察之。從子到亥共有十二辰,歲星移動一辰(一個星次)為一年,故由歲星再引申為年歲。歲字從步,一來可突出歲星之運行之義,二來亦可引申出年歲之流轉之義。 | ||||||
督 | 由於「督」本義是日中,有端正之意,故可引申為糾正、從中道視察。後來「督」被用來表示觀察、監視,所以把意符「日」改為「目」。《說文》:「督,察也。一曰:目痛也。从目,叔聲。」段玉裁注:「督者,以中道察視之。人身督脈在一身之中,衣之中縫亦曰督縫。」 戰國竹簡通假為「篤」,《馬王堆.老子乙本》第231行:「至虛極也,守靜督也。」今本《老子.第十六章》作「致虛極,守靜篤。」意謂致虛(使心境空明)和守靜的工夫,做到極篤(極點、頂點)的境地(陳鼓應)。 |